查看原文
其他

巴洛克音乐的特征与新意丨维瓦尔第《四季》

2016-12-22 邢继元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29t7ea6z&width=500&height=375&auto=0维瓦尔第《四季》,朱莉娅·菲舍尔与圣马丁学院乐团


从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分析其音乐创作特点

维瓦尔第(Vivaldi)是巴洛克时期最富盛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是个天才,自幼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便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而《四季》正是他的杰出作品,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罗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本文从小提琴奏鸣曲《四季》中音乐技巧来分析维瓦尔第的音乐创作风格和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



一、巴洛克时期音乐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16世纪末的意大利巴洛克时期艺术风格便已经兴起,维瓦尔第便是这个时期的杰出音乐代表人物。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但一般来说,反映了力图寓感情于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愿望。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

音乐上,古代风格虽然继续风行,但后来仅用于圣乐,而现代风格则逐渐用于非宗教音乐。由于音乐语汇的扩大、圣乐与非宗教音乐之间、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之间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因此,音乐领域中的巴洛克时期,如同其他艺术领域一样,也体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歌剧、清唱剧和大合唱是声乐方面最重要的一些新形式,而奏鸣曲、协奏曲和前奏曲则是为器乐而创作的。巴洛克时期的主要音乐体裁形式便是协奏曲,协奏曲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应用就十分的广泛。这时的欧洲艺术氛围很广泛,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都有较大的艺术空间发展。这时期几位大师的音乐影响了此后的音乐走向。德国有巴赫和亨德尔,意大利有维瓦尔第。——1、纪念维瓦尔第丨他的创作如何与一所孤儿院密切相关丨他的《四季》如何代表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所有特征和新意,并为后来音乐发展奠定基础的?2、巴洛克时期钢琴艺术风格的几大特色丨节奏严谨平稳、律动周而复始


二、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其人

维瓦尔第算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巴蒂斯特·维瓦尔第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维瓦尔第的一生正处于欧洲巴洛克艺术鼎盛时期。一向不如声乐那样受到重视的器乐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小提琴音乐的发展尤为迅猛。他的音乐作品流传甚广,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乐队来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两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乐器来演奏的协奏曲和实为管弦乐重奏曲的大等,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


三、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音乐特点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分为4个协奏曲:

  1. E大调第一协奏曲,Op. 8,RV 269,《春》("La primavera")

    快板(Allegro)

    广板(Largo)

    快板

  2. G小调第二协奏曲,Op. 8,RV 315,《夏》("L'estate")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molto)

    柔板及弱拍-急板及强音(Adagio e piano - Presto e forte)

    急板(Presto)

  3. F大调第三协奏曲,Op. 8,RV 293,《秋》("L'autunno")

    快板

    极柔板(Adagio molto)

    快板

  4. F小调第四协奏曲,Op. 8,RV 297,《冬》("L'inverno")

    不太快的快板

    广板

    快板



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 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誉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

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664ju8cn&width=500&height=375&auto=0《四季》,穆特,卡拉扬,柏林爱乐


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以E大调第一协奏曲《春》为例,乐句长度不一,旋律都空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节奏还是以最基本的4分、8分、16分音符为主,律动鲜明、规整。调式采用大小调体系,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多采用“教会调式”,这也是巴洛克音乐的特点之一。《四季》中有完整主、下属、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这种运用与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说到音乐织体,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织体复调占主要地位,其复调写作技术在巴洛克时期达到新的顶峰。作为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的成名作《四季》,虽说大量的运用的复调,但也加入比较多的和声色彩。《四季》的四个小提琴协奏曲都分为三乐章,在音乐的处理上,每个乐章之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或者基本的旋律,在乐章与乐章之间形成对比,突出整首协奏曲的起伏和表达不一样情感和意境。巴洛克时期音乐不追求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而是采用较为清晰的“阶梯式力度”。以f小调第四协奏曲《冬》为例,在第一乐章中,采用不太快的快板,有连续的同音递进,使用不间断的16分音符,阶梯式的音符形成这一乐章的副部,最后通过和声形式直至结束。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截然不同,采用慢板形式,突出乐曲的不同,第三乐章采用快板。这种巴洛克音乐形式影响了古典音乐的乐章构造,几乎以后所有的音乐家都遵循这个原则。


维瓦尔第所代表的巴洛克时期音乐,影响了自此之后音乐的发展。这一时期除了与后期古典音乐相比,节奏死板、旋律多以阶级和琶音为主,但是在音乐体裁、音乐织体、音乐构造上比之前的教会音乐有很多新的地方,也为之后的西方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维瓦尔第这首《四季》,代表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所有特征和新意,在协奏曲开始盛行时的一部佳作,承接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的桥梁,完美的过度,使得这部协奏曲地位不可撼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01wjs3l6&width=500&height=375&auto=0Shayaka Shoji演奏维瓦尔第《四季》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西方音乐评论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放映厅

每晚一张音乐CD

期待您加入自由分享的古典音乐交流微信群

与我们一起聆听音乐,请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四季》的歌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