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洛克时期钢琴艺术风格的几大特色丨节奏严谨平稳、律动周而复始

2016-10-13 刘方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32rovbld&width=500&height=375&auto=0巴赫《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 BWV.542

探析巴洛克时期钢琴艺术风格的特色

导读: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的萌芽时期,乃至近代音乐文明的催生时期,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这一时期的钢琴艺术风格特色可圈可点,值得细细品味。 

 巴洛克时期是从公元1600年到公元1750年的150年时间,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期,代表着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源于西班牙语,译为汉语的意思是“变形的珍珠”,代表了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意思和别开生面的意味。 

 巴洛克时期正值西欧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虽然在这一时期已经摇摇欲坠,但当时的封建君主影响力还残留,皇权的威严还有市场,所以,此时的音乐艺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尽管从艺术风格的特点上有了恢弘大气、神圣庄严的重大变革,但在内容上,尚未脱离以皇室生活、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为题材。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在欧洲发展迅猛,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科学定理的发现使人们前所未有地认识到宇宙的秩序之美和均衡之美。所以反应宇宙的秩序和均衡之美成为当时艺术家争相追捧的创作潮流。同时,接踵而来的启蒙运动,又引领人们崇尚理性,追求严谨和秩序,这一切又造成了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在宗教神学和皇权的外衣下,表达着艺术家对个人享乐和精神满足的诉求。 

一、节奏严谨平稳、律动周而复始 

 启蒙运动带来的理性之风影响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钢琴艺术创作同样受到了影响,理性信仰至上的思潮带给钢琴艺术创作以突出的结构严谨规整的艺术风格。其中,巴赫的作品最有代表性。他的作品的主基调从始至终都保持在一个基本的节奏之上,仿佛一直在叙述和沉思着什么,不再具有浪漫派的自由奔放、速度时快时慢的节奏特点。但是,作为钢琴艺术又决不能总是处于同一风格的基调上,那样,艺术的魅力将无从实现。因而,巴赫在追求音乐的严谨平衡的同时也注重自我的表达,它以艺术创新的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将他的作品大都分为严格节拍和自由节拍两个部分。贯穿于巴赫作品始终的节奏特征必定是严谨平稳的,但是在自由节拍部分则是即兴的,突出了华丽而变化多端的演奏技巧。这样的特点可通过欣赏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来品味。 


二、主题充盈实验性,内容体现民俗性 

 巴洛克时期是自然科学不断取得进步,让人们挣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让人性在神性的压抑下解脱出来的初始时期,人们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开始感受到人类自身所蕴藏的能量是无限的,人类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于是,从过去的重视对宗教神学的讴歌,转而为关注对人的自身情感、能量、欲求的表现,音乐中的人性味道浓烈起来。音乐作品开始逐渐关注到人自身和市民生活。作品内容体现着民俗化的趋势。如这一时期巴赫的《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就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英国和法国市民生活的画卷。【编者按:这个显然是瞎说了。因为巴赫将乐谱献给某英国贵族,所以被称之为《英国组曲》,而《法国组曲》则是巴赫为第二任妻子安娜而写,充满了温柔和甜蜜。如果说有什么异域风采,其实也是有的,这些组曲中的乐章,比如德国的阿勒曼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英国的吉格,都显示出了丰富的国际色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43iwxl2y&width=500&height=375&auto=0席夫演绎《法国组曲》

   同时,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还充满了实验性质,吸收了包括了吉他、响板、曼陀铃等民间乐器的特色,在作品中常常出现以钢琴模仿这些乐器演奏的段落。这一时期的钢琴家所体现出来的实验精神也正是反映了那一时期物质资料的丰富,自然科学的发展让人类思想逐步解放,在艺术领域也获得了表现。但是,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的规律性,乃至人类自身能量的认识毕竟是稚嫩的,所以,艺术作品的创作技法、主题、表现形式的推陈出新充满实验性和想象性,甚至于显得离奇怪诞。尽管这些尝试明显暴露出人类认识和音乐艺术创作能力的不足,但这样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的解放无疑是进步的,在极大地焕发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带给艺术欣赏这些新鲜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为之后的古典主义时期钢琴艺术风格的出现作了铺垫。 

三、乐曲表现力深沉雄浑,富有空间感 

 在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的重大发明接续问世后,世界的规律颠覆了人类满足于现状的认知,激发了人类思想中不断挑战和了解世界未知的意识与渴望,进而使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最初形成的严谨、抑制、规整、平衡的音乐风格也逐渐发生变化,冲击力和动力感的因素悄然进入。如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序曲的低音部分由一个深沉雄浑的长音贯穿,而高音部分是由响亮的高音缓慢下行的旋律。一高一低的落差营造出了一种开阔的空间感,使听众仿佛是置身在空旷的大教堂之中,而中音区又让人感觉到力量的汇聚,有蓬勃进取之感。这种律动感和活力是由于复调织体中声部的不同间歇而造成的,可谓之余音绕梁、盈耳不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无限的动力之感和进取之感正是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势头的势不可挡的势态和活力无限的精神世界的缩影。 

四、演奏风格的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虽然说受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注重表现人本身,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没有脱离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的框架。在演奏时还是注重平衡和节制,在规整平衡的韵律中表现人性。在演奏方法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注重“断连性”,即在演奏过程中既要流畅又要层次分明,根据需求用断奏和连奏处理不同的段落,每个音符都处理得细致入微,把高雅的格调和丰富的色彩感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在触键技巧上,巴赫实现了创新,他在弹奏时用上了拇指,并且让手指弯曲,改进和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而这一新的钢琴弹奏用指方法基本和现代钢琴演奏技术相差无几,可以说是巴赫奠定了现代钢琴用指方法。 

五、结语 

 任何客观事物的发展都必定汇通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尽显时代特点,其艺术内蕴彰显了时代的气息,也为今天的钢琴艺术提供了更切合时代需要的启示。

本文作者刘方,原载《音乐时空》,2014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241zecra&width=500&height=375&auto=0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奏鸣曲k.531

欢迎关注古典音乐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加入联系微信17098908309

北、上、广音乐会门票转让群欢迎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学琴必读丨傅聪谈如何"表达"音乐丨既忠实又生动丨演奏者的个性要渗入原作中丨一个人的个性越有弹性,能体会的作品就越多。傅聪深圳访谈丨我练琴的时候在想什么丨谈钢琴学派丨谈阿劳丨减压的惟一办法是投入丨很多学生缺乏整体知识丨面对大师作品我永远战战兢兢。傅聪写给父母亲的一封家书丨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我内心的东方气质古典音乐的德法之争丨“音乐纯净,但音乐界是名利场”丨“海顿以来音乐家一直迷失在激情里,自我太大,上帝只对寂静之声言说。”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社会 丨“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词,直达内心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周广仁谈钢琴演奏风格问题丨朱晓玫谈海顿丨《傅雷家书》教你学习钢琴丨我心中的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集》丨世界动荡之际,她却借钱录制《哥德堡变奏曲》丨朱晓玫说:“30段变奏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我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陈萨读过很多音乐家传记拉赫的音乐是在“没有胜利希望的地方开始的斗争”丨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钢琴音乐丨朱晓玫首次回国巡演访谈丨勃拉姆斯的恋母情结与偶像情结丨纪念维瓦尔第丨从舒曼早期钢琴套曲《大卫同盟之舞》看他的双重性格丨论格里格的音乐风格丨倾听拉赫的自我救赎丨肖邦说:“必须让每个音符歌唱起来!”丨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高雅、严肃,就是这俩字阻碍了古典音乐的普及丨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