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舒曼的《童年情景》遇上姊妹篇库拉克的《童年情景》

2016-12-27 陈烨 西方音乐评论


全世界至今唯一一套珍藏特别版:

集演奏录音、全彩绘画、演奏指导于一体的精编乐谱

由世纪音乐·上海教育出版社




音频为随书CD库拉克《童年情景》(作品62)录音,由袁少白演奏


提起《童年情景》,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舒曼的那部钢琴套曲。舒曼的《童年情景》在音乐语气与风格上充满了浪漫的回忆色彩,仿佛一个成人在细诉着他的童年往事。其实,在欧洲钢琴文献中,还有一部被命名为“童年情景”(Scenes from Childhood)的合集,由德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钢琴教育家特奥尔多·库拉克(Theodor Kullak, 1818-1882)作曲。与舒曼版的《童年情景》不同,这部合集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和思想上出发,描绘了一个单纯而童真的世界。

库拉克的《童年情景》包含了1850年出版的作品62与1854年出版的作品81两部,其技术难度在三至六级之间。作品的篇幅短小精悍,结构完整;织体虽然并不复杂,但是音乐形象鲜明。更难得的是在音乐中,库拉克放下了作曲家的“身份”,以一颗童心面对世界,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与心中的感受。如果说贝多芬为代表的一大批德奥作曲家已然让我们对德奥严肃音乐形成了一种成见——其音乐思想都是深邃的,那么,库拉克的这套作品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看到德奥乐派那调皮活泼、单纯可爱的另一面。

 


库拉克其人

1818年,库拉克生于波兹南大公国(Grand Duchy of Posen)领地克罗托辛(Krotoschin),现位于波兰境内。他自幼在波兹南跟随阿尔布雷赫特·阿格泽(Albrecht Agthe, 1790-1873)学习钢琴。八岁时,他神速的进步激起了富有艺术品味的安东·拉齐维尔(Anton Radziwill)王子的兴趣,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贵族的关注,并得到他们的资助,从而使库拉克的艺术生涯在后来几年里得到顺利发展。

      1829年,拉齐维尔王子利用他的影响力为11岁的库拉克在柏林宫廷举行了第一场钢琴音乐会。在音乐会中,库拉克与当时享有国际声誉的德国戏剧女高音歌唱家亨利特·桑塔格(Henriette Sontag)同台演出。一向含蓄的国王弗雷德里克·威廉四世(Frederick William IV)看了演出后非常高兴,奖励了年轻的库拉克30枚普鲁士金币。库拉克在布雷斯劳(Breslau)的音乐会获得了高度赞誉,并以此结束了他在柏林为期六周的巡演。这次柏林之旅对于库拉克来说可谓是一次真正的冒险。为了让库拉克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善良的拉齐维尔王子开始资助他在苏莱胡夫(Sulechów,现属波兰)的学业。

    库拉克在13岁至18岁这个时期,失去了拉齐维尔的资助,只能依靠偶尔的钢琴演出来维持生活。到了19岁,在父亲的要求下,他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去柏林学习医药专业。这时,一位新的贵族朋友因根海姆(Ingenheim)给他提供了一笔奖学金,以资助他向德国音乐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德恩(Siegfried Dehn)与E·E.陶博特(E·E·Taubert)学习音乐。库拉克边学医边学音乐,但医药学并没有走进他的内心,他却是感觉到音乐的召唤更加迫切。1842年,国王弗雷德里克·威廉四世出资400泰勒供库拉克支配,特别作为他学习钢琴之用。

 

 

音乐生涯

在24岁那年,库拉克选择了到维也纳继续他的音乐求学之路。在那里,他拜在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门下学习钢琴,跟随奥拓·尼古拉(OttoNicolai) 与西蒙·施赫特(SimonSechter)学习理论,并深受弗朗兹·李斯特(FranzLiszt)与阿道夫·冯·亨塞特(Adolfvon Henselt)的影响。1843年,他回到了柏林,冯·赫尔维希小姐举荐他做了卡尔王子的女儿安娜公主的钢琴老师。但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库拉克在教这些王子、公主以及许多上流社会人物的后代时,他展示出了特殊的才能,贵族们也开始意识到他卓越的才华、精湛的专业以及无可挑剔的教学方式。

    1844年,库拉克在柏林创立了音乐家协会(Tonkünstler-Verein),并且亲自主持工作多年。1846年,,28岁的库拉克出任普鲁士宫廷的御用钢琴家。四年之后,他和他的伙伴朱利斯·斯特恩(Julius Stern)、阿道尔夫·伯恩哈德·马克思(AdolfBernhard Marx)创办了柏林音乐学校(也被称为库拉克学校Kullak Institute),但在接下去的五年里,复杂的纠纷让库拉克退出了他自己的学校,而这个学校后来也被命名为“斯特恩音乐学院”(Stern Conservatory),由汉斯·冯·彪罗(Hansvon Bülow)任主任。

1855年库拉克又创立了一个新音乐学院(Neue Akademie der Tonkunst),这个学校后来获得了持续的成功,被后世亲切地称为“库拉克学院”(Kullak's Academy)。这是一所欧洲最大的专门进行钢琴培训的私立学校,在成立25周年的纪念日上,学校宣称已经达到了百名教师和1100名学生的规模。1861年,库拉克被聘任为教授,并被选为位于佛罗伦萨的皇家音乐学会的荣誉成员,许多其他的荣誉也接踵而来。他所授的众多学生中,汉斯·比绍夫(Hans Bischoff)、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和菲利浦·莎尔文卡(Philipp Scharwenka)、尼古拉·鲁宾斯坦(Nicolai Rubinstein)等人都成为著名音乐家。

库拉克的儿子弗朗兹·库拉克(Franz Kullak, 1844-1913)也就读于他父亲的学院,并在巴黎的卡尔·维勒(Karl Wehle)与亨利·利托尔夫(HenryLitolff)门下完成了学业。但是,因为有怯场心理,他放弃了音乐会表演的生涯,转而在他父亲的学院投身音乐教育。在那里,他成功地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在父亲1882年过世后成为学院的主管。



寓教于yuè

从库拉克的生平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在钢琴教育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他在创作的100多部钢琴作品中,把宝贵的教学经验流传了下来。这些作品涉及浪漫派时期各种常见的音乐体裁。其中的《八度演奏教程》(Die Schule des Oktavenspiels,Op.48)格外著名,至今在国外仍为教师的选用作品。与《钢琴八度练习教程》一样,库拉克的“作品62”与“作品81”也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在这两部作品中,跳出了克列门蒂、车尔尼定下的以各种织体的演奏技能为终极训练目的的教学模式,而试图将音乐的内容具象地引进教学中。本书的乐谱是在德国Schott Music版和美国Theodore Presser版的基础上编订而成的。

从教学题材上看,两册练习曲都选取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与感受。这些内容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来讲,都显得格外亲切。为了给学琴者在形象塑造上以更明确的方向,作曲家在每一首乐曲的开头都加上了一个标题,以明确音乐的内容。当然,这只是个大致的方向,演奏者可以对乐曲中的各种音乐语汇展开更为细致的理解和想象。同时,因为每一首乐曲内部存在着音乐性格上的对比和内容上的联系,所以演奏者可以将这些作品以套曲形式进行表演。这样,就把学习与表演结合起来,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题材上来看,这两册练习曲都选取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与感受。这些内容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来讲,都显得格外亲切。为了给学琴者在形象塑造上以更明确的方向,作曲家在每一首乐曲的开头都前加上了一个标题。当然,这只是个大致的方向,演奏者可以对乐曲中的各种音乐语汇展开更为细致的理解和想象。同时,所以演奏者可以将这些作品以套曲形式进行表演。

从作品的结构上看,每一首乐曲的篇幅都不大,而且句法、和声、调式都非常清晰,具有“古典气质”。这对初、中级程度的习琴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和声感觉、结构意识是极有好处的。为了强化音乐形象与某一技术课题的学习,作曲家常常将一些乐段(句)直接重复或者变化重复。

从技术训练方面来看,作曲家将每一技术课题与其适合表演的音乐形象作了完美的结合。如《钟》中的“非连音”;《草地上的舞蹈》中的“前倚音”;《滑冰》《比赛》中的“音阶”;《友爱、纯洁的心灵将给生活带来快乐》中的“三度双音”;《花园里的夜莺》中的“颤音”;《梦中的天使》中的“分解和弦”;《烟囱里的幽灵》中的“半音阶”等。

另外,在Theodore Presser Corporation版本中,某几首小曲的乐谱上还写了一些演奏要点。如:在《盛大的阅兵式》题目下方库拉克写道:“在这支活泼的军队进行曲中,最重要的是弹出光彩的音色和强烈的节奏感。整曲需用一种轻柔的触键方式弹出,以表现出小号为主导的军乐队的效果。”又如:在《晚钟》的乐谱中,编者对谱子里几处作了如下注释:第1小节:描写钟声的同音反复语汇从一开始出现后一直贯穿了全曲,演奏时,右手要用温柔且逐渐蔓延开来的触键方式来弹奏。第4小节:为了达到用一只手演奏两种声音的效果,我们一开始必须慢练,并将断连音演奏成断奏。在我们通篇能做到之后,再逐渐加长断连音的时值,直到正常为止。第7小节:善于观察的演奏者会发现在此处,旋律从右手过渡到了左手,同时,伴奏也改变了它的位置。要获得良好的音乐效果,我们得学会技巧性地运用延音踏板。”

    这些无不反映了作品寓教于“乐”(yuè)的想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