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仁康教授告诉你为何舒曼的《春天交响曲》不算标题音乐,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算!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Liebestraum,S541)。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爱》(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
1、《崇高的爱》(Hohe Liede)2、《幸福的死》(Seliger Tod)3、《爱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86zm618q&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何舒曼的《春天交响曲》不算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器乐曲。这种说明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和绘画。作曲家根据标题进行创作,并把标题告诉听众,让听众也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李斯特为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用使人易于理解的文字写成的序言,放在一首器乐曲的前面,用以防止欣赏者错误的解说,而使他注意到全曲或曲中某一部分的诗的境界。”简单地说,标题音乐是有标题的音乐。
但是标题并不等于题目,因为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如“进行曲”、“圆舞曲”、“小夜曲”、“浪漫曲”;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和形式,如“变奏曲”、“回旋曲”、“奏鸣曲”、“交响曲”。我国民族器乐曲的有些题目,也只是用来说明曲牌和板式的,如”柳摇金”、“夜深沉”、“十六扳”、“老六扳’。这些题目和乐曲内容无关,都不能算是标题。也有些器乐曲的题目和内容有关,但说明的只是作品的一般的气氛和情调,而不是具体的内容,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标题。如舒曼的《春天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等。但是,也有许多作品的题目同时也是标题,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因为“梁祝”代表了一个具体的民间故事,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了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
《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Symphony No.1 in B-flat Major "Spring" Op.38 在舒曼的创作中是很不寻常的,除了因为这是舒曼写的第一部交响曲以外,还在于它所表现的内容。舒曼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稍稍一丝微风都会在他胸中激起狂澜,更不用说他在充满惊风悸雨的时代中所写的那些作品了,总是那么疑虑重重,总是那么耽于梦幻,总多少给人一种虚无飘缈之感……。然而《春天》交响曲一扫往日的迷雾,碧空万里,澄澈坦荡,真是少有的好天气! 降B大调 《第一号交响曲"春天"》,作品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初演。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体裁。譬如在他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其中包括《诗人之恋》、《女人的爱情与一生》等富有代表性的名作)。本曲被称为"春之交响曲", 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而最初各乐章亦分别冠有"初春"、"黄昏"、"欢乐的游伴"、 "暮春"等标题。但在完成作品后将四个题名全部删除了。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初春":行板,活泼的快板,降B大调。活泼而有震撼力的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
第二乐章"黄昏":甚缓板,降E大调,3/8拍子, 一首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
第三乐章"欢乐的游伴":甚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
第四乐章 "暮春":快板,降B大调,2/2拍子。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演绎舒曼《春天交响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26cgppk0&width=500&height=375&auto=0
标题音乐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的,“标题音乐”的名称也是十九世纪的产物。但标题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以后,更出现了一些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品。如德国作曲家库瑙在170O年写作的描写圣经故事的《圣经奏鸣曲》,至今还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巴赫在1704年所作的《离别随想曲》,也是早期标题音乐的典范作品。贝多芬在1808年所作的《田园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先声。柏辽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则以鲜明的标题性、戏剧性和新颖的配器效果见称于世,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划时代作品。门德尔松在同一时期,也写了一系列描写自然风光和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序曲。这种标题序曲到了李斯特的手里,发展成为交响诗。
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
《F大调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由贝多芬亲自命名为《田园》。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田园的一片生机让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十分欢快,而贝多芬在平静安宁中,尔后大管吹出田园牧歌版的惬意。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而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美好。当然,在本乐章最后的部分句子里,你仍然可以感受到贝多芬有时似乎对生命的遗憾。
当你心情不好时,听到这个乐章,相信马上就会感受到贝多芬当时的“快乐”。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据贝多芬给他朋友的一封信中说,他当时就躺在溪边的草丛中,美丽的风景和四周的鸟鸣,贝多芬说:当时感到美妙极了。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大管对主题的重复,仿佛让人看到一个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画面。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如果俺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文化思维,在听该乐章时,也许会感到一种醉翁之意,就编者别人我也相信这一点,就37岁这时的贝多芬,他的思想完全成熟,他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却无处施展,拿破仑的称帝使他的绝望,相信在面对田园牧歌般的美丽风景的同时,贝多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丝欣慰、或一丝遗憾、或一丝忧伤……只有你仔细品读,才能体会贝多芬当时的心情。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开始是单个乐器的轮番接奏,非常欢快,单纯活泼,最后的乐队全奏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突然进入第四乐章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和旋乐器的上下半音阶滑奏,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和颠簸中,小提琴和长笛在底部的重复衬托一个非常紧张而又激烈的场面。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其间还可以听到做“背景”的小提琴所描绘的“雨”在不停地倾倒,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祥和的气氛中结束。 我们看到这这个乐章的中间,某些地方似乎又露出贝多芬原来英姿,就如同是,经历了一切(暴风雨)痛苦和欢乐后的贝多芬,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创作于1807年前后,那时他37岁,已历经了包括耳聋在内的许多噩运,而他的音乐创作事业仍在顽强地前行发展。在该曲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伟大的躯体躺倒其中,躺倒在淳朴的乡民当中,深切的呼吸,仿佛一个疲惫的人在清晨柔风拂过的原野中轻轻地睡着了。虽然他徜徉在山水之间,但我们仍然隐约中听到他的一丝惆怅,因为,胸怀世界的贝多芬就是贝多芬,他不会流连于山水之间,为了任何时刻,他都没有停止过思考,因此,该曲中,无论溪边的美景、欢快的聚会、狂烈的暴风雨等等,相信贝多芬一定会有另一番用意,让我们去极度发挥想象。但即便是忽略该曲的一切思想性,从音乐的角度出发,这首曲子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都是一道上等的、美不胜收的佳肴。(《田园交响曲》的文章介绍部分,来自闲云野鹤的博客)
一百五十年来,标题交响曲、序曲、交响诗、音诗、音画、交响童话、交响叙事曲等,成为标题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近代标题音乐不仅因借助于文字说明而通俗易解,并且有引人入胜的标题内容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因而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从柏辽兹的第一部标题交响曲,即《幻想交响曲》,可以看到标题音乐的一些重要的表现手法。《幻想交响曲》作于 1830年。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这个艺术家实际上就是作曲家自己,所以这是一部自传式的标题交响曲。当时柏辽兹热恋着爱尔兰的女演员斯米松,但遭到了她的拒绝,他在失恋的痛苦中写了这部作品。作者在这部交响曲的标题中告诉我们:“一个神经质的、富于幻想的青年音乐家因为失恋而吞服鸦片自杀,但因剂量不足,没有致死,只使他在长时间内昏迷不醒,因而梦见了许多奇幻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他所有的感觉、情绪和记忆,都变成了音乐和图画,他所爱的人也变成了一个‘固定观念’,即一个随时随地可以遇见和听到的旋律。”作者在这里所说的这个代表爱人的“固定观念”,就是贯穿在整个交响曲中的基本主题,它首先出现在第一乐章《梦幻和热情》中。 柏辽兹所创用的“固定观念”,就是在乐曲中一再出现的基本主题,它代表某一个人物或某一种思想感情,并在音乐的戏剧性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特定环境和情节的需要而作种种不同的变化。这是标题音乐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用了李斯特在协奏曲和交响诗中常用的“主题变形”的手法,起着类似瓦格纳在歌剧中常用的“主导动机”的作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中的哈罗尔德主题,也是同样性质的基本主题。
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
1 I Reveries: Passions
2 II A Ball
3 III Scene in the Country
4 IV March to the Scaffold
5 V Witches' Sabbath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戏剧版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62iukr2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幻想交响曲》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描写这位艺术家生活插曲中的一个场面。第一乐章《梦幻和热情》用奏鸣曲式写成。前面的引子是小调式的广板,一开头由木管乐器和圆号吹出平静的短句,然后弦乐器唱出了忧郁的独白,描写这个神经脆弱的青年的多愁善感的气质。接着,加进了圆号和木管乐器,音乐不断上下起伏。当引子结束时,音乐进入了大调性的快板,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部(第一主题)就是“固定观念”。副部(第二主题)是从主部派生出来的,但曲调比较婉转,更加富于柔情。在这里,主部和副部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同一个基本主题的正面和侧面。展开部把这个基本主题作了充分的发展,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热情的波动起伏。展开部的中段完整地出现了主部主题,表现爱人的形象在主人公的脑海中一再浮现起来。对爱人的思念,促使热情不断高涨。当展开部发展到高潮时,主部主题以满怀热情的姿态再现在我们面前。再现部省去了副部。但主部有很大的发展,感情的浪潮一个跟着一个,最后才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乐章的标题是“舞会”,描写主人公在参加舞会时,对爱人念念不能忘怀。这是一首辉煌的圆舞曲。在弦乐器和竖琴演奏的一段引子之后,小提琴奏出了圆舞曲的温柔典雅、优美动人的旋律。圆舞曲用复三段式写成。中间部分和尾声以前,两次出现了“固定观念”。这个贯穿在各乐章之中的基本主题,现在也改变了节奏,穿上了新的外衣,变成了圆舞曲了。基本主题按照标题内容的要求而移步换形,就是“主题变形”的手法。
第三乐章的标题是“田野风景”,描写主人公置身田野之中。还是念念不忘地思恋着爱人。这个乐章是一首田园曲。在开头的引子中,英国管和双簧管一唱一和。描写牧人在田野里吹着窗管,远处传出回声。田园曲采用三段式的结构:第一段由长笛和小提琴齐奏清新流利的旋律;中段出现变成了田园曲体裁的“固定观念”;第三段主题再现时运用了装饰变奏的手法;再现部结束时,田园曲开头的旋律和“固定观念”开头的旋律结合起来发展,田园景色和对爱人的思念融为一体。最后,在尾声中,英国管又吹出了牧人笛管上的曲调,但不再听到回声,代替回声的,是远处的雷声,由四个定音鼓打出来。这种模拟自然界音响的手法,是标题音乐中常用的“造型手法”。
第四乐章的标题是“向断头台行进”,描写主人公在神经错乱中杀死了爱人,被判处死刑,押赴刑场的情景。音乐是一首粗犷的进行曲。最后,在临刑前的一刹那,主人公的头脑里又闪现出爱人的形象,单簧管吹出了“固定观念”的开头一段旋律,它显得那么温柔而又凄切。爱人主题刚一出现,无情的刀已经砍下去了。全部乐器演奏的强烈和弦和弦乐器的拨弦,描写刀起头落,这也是一种造型手法。
第五乐章的标题是“安息日夜会之梦”,描写主人公的亡灵在妖魔鬼怪的聚会中,与死去的爱人相遇。开头的慢板引子,描写地府里的神秘和骚动气氛。当音乐进入快板时,C调单簧管和降E调高音单簧管先后吹出“固定观念”,这一回采用轮舞曲的节奏,加上了装饰音,变得十分粗俗。远处传来了半夜钟声,是由两口钟和钢琴一同打出的,一共打了十一下。与此同时,弦乐器奏出了断断续续的轮舞曲旋律,长号吹出中世纪的赞美诗《愤怒的日子》,这是为死者所唱的《追思曲》中的一个曲调,在标题音乐中常常用它来代表死亡。 第五乐章的主要部分是安息日的轮舞曲,是一首赋格曲,各声部此起彼落,描写妖魔鬼怪的舞蹈的狂烈情景。当音乐发展到高潮时,轮舞曲的主题和死亡的主题,即《愤怒的日子》的曲调同时结合,把一幅群魔乱舞的图画,渲染得有声有色。这个乐章运用了标题音乐常用的几种不同的手法:除了各乐章共有的“固定观念”以外,用《愤怒的日子》代表死亡,是一种带有抽象思维性质的表现手法。第五乐章比起前面几个乐章来,造型手法所起的作用也要大得多。
本文原题:标题音乐释义,编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讲座,钱仁康先生编著《音乐欣赏讲话》。钱仁康先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资深教授,更是一代音乐理论学家,在无数著作、作品中展现了他对中西音乐的深刻理解与延伸,以细腻的人文触角与中国文化积淀,展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也开启了中西文化音乐研究的深度认知。一九八○年一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以《怎样欣赏音乐》为专题,播放了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为这个专题节目撰写的系列讲座稿,配合着音乐的欣赏,深受听众的欢迎。后来北京、沈阳、云南,安徽等二十多个省、市的广播电台又重播了这个系列讲座。这便是本书的来源。
并不限于古典乐的音乐微信群正在招募成员,加入请联系古典刺猬!
穆蒂讲解柏辽兹幻想交响曲(英文字幕意大利语)
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