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补丁的衣服千万别扔,在日本能卖一两万!
就一件破烂衣服,凭什么卖这么贵?
现在的时尚,真是越来越难懂了。
用三色购物袋、塑料凉拖、洞洞鞋刷新大众时尚观的同时,各大品牌的脑洞也没停过,开始往衣服鞋子上打补丁,越破烂的还越贵,随便一件都要上万块。
Kapital Savannah BORO Ring Coat(限一件)
售价 $4437 约 29283 元
▼
有人就问了:这不就爷爷奶奶家才有的“百衲衣”吗?难道经济已经如此萧条,连时尚都露出这么艰苦朴素的一面?
穿得光鲜没什么了不起
敢穿破烂才是真牛逼
这些所谓的“补丁衣”,可不是品牌们一时兴起搞出来的新花样。他们用的,是来自日本已有 150 年历史的 Boro(褴褛)工艺。
而从各大品牌近几年的动作不难看出,Boro 已然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ConverseFirst String Jack Purcell
“Boro” 限量鞋款(2013)
▼
左右滑动查看
FDMTL x Vans
(2016-2017)
▼
左右滑动查看
Eastpak Padded Pak'r®
Boro Limited(2016)
▼
左右滑动查看
看了一圈下来,是不是觉得 Boro 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入目,反而有种独特的美感呢?
那么这个工艺到底牛逼在哪里,惹得大牌潮牌争相采用?
破烂成这样还有人爱
这Boro究竟有什么来头?
Boro(ぼろ),指“褴褛”,是一项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青森县的传统工艺。
17 世纪到 19 世纪,日本发布并执行了一项名为“Sakoku”(锁国)的政策,禁止所有与外国的贸易往来。而寒冷的日本东北地区(尤其是青森县最北端)是无法种植棉花的,劳动人民只能以麻来纺织制衣,并借助能抗菌防虫的蓝染工艺来延长衣物的寿命。(有丝绸和棉花的上层社会就不存在这种烦恼)
但麻的保暖效果微乎其微。为了御寒,他们会不断缝补加固衣服,并将珍贵的棉质碎布缝在衣服的衬里或缝隙中。越补越厚的衣物,随着长期缝补与穿着使用,会变得愈发柔软。
图片来自 Kuon 官方 ins
Boro 工艺制成的睡衣 donja
父母和孩子相拥睡在里面
用体温互相取暖
▼
图片来自 Visvim 官网报道
Boro 床单被称为 bodoko(生活布)
在妇女分娩时作为垂帘使用
作为迎接新生儿的第一块织物
▼
图片来自 Visvim 官网报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Boro 的制作技术愈发成熟,并延伸出更多工艺。
为了提升 Boro 的美感,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在缝补的过程中,以针线为画笔,创造出如水波、如花卉、如龟壳等的纹样。这种手法被称为刺子绣(Sashiko),丰富多彩的纹样则被统称为和柄。
刺子绣
▼
和柄
▼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面料,他们还会将布头撕成细条,重新纺织成面料用于制衣。在这个过程所用的,就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裂织(Sakiori)工艺。
裂织
▼
即便在今天,用纯手工制作一件 Boro 服饰也要花费数月的时间。而那些推出 Boro 服饰的品牌,所用材料皆是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古布。也难怪随便一件都能与奢侈品等价了。
这项承载了人民智慧的传统工艺得以为今人所知,多亏了民俗学家田中忠三郎的努力。他用了 40 多年的时间收集了 2 万多件藏品,其中有超过 1500 件(包括 Boro 服饰)于 2009 年开始在东京浅草的 Amuse 博物馆展出。
图片来自 Visvim 官网
左右滑动查看
近几年,有关 Boro 的主题展览开始陆续在世界各地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这一斑驳却震撼人心的美丽。
The exhibition Boro – The Fabric of Life
法国巴黎,2013
▼
Boro: The Art of Repurpose
美国纽约,2016
▼
在日本火起来的Boro
和中国的百衲衣有什么区别?
虽然日本的 Boro 与中国的百衲衣乍看之下确实有些相似,但实际上两者的材料、用色、针法和寓意都有很大不同。
中国的百衲服饰广泛使用多种材质,包括棉布、绸缎、皮毛等,尽量选用规整统一的几何形状裁片,用色缤纷大胆,缝合时采用不露痕迹的暗线。发展到后期,出于美好的寄托或对美感的追求,会另外绣上精细的吉祥图案。
19 世纪晚期 汉族女装
▼
除了生活所迫,不同的使用者也会给其寓意带来变化。古代僧侣穿着“百衲衣”是为了“苦修”;婴儿降生,家长会向左邻右里讨要布头制作“百家衣”给孩子挡灾,并在孩子成年后还人家一整块面料;而明代出现的女装款式“水田衣”更追求美感,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流行。
前面提到,日本的 Boro 主要的材质是麻和棉,用料大小不一,多用蓝染工艺上色,以明线缝合,呈现繁复整齐的刺子绣图案。
由于物资匮乏、制作周期长,一件 Boro 服饰往往会穿用一生,甚至在世代传承。那时候的一件衣服,和粮食金钱一样珍贵。即便不再穿用,也会送到寺庙,或将缝线拆开,制成头巾、包袱布等小物件。
这样不断循环、物尽其用的生活方式,正体现了日本精简极致的惜物文化,并成为了这个民族的一大精神内核。
那些穿 Boro 的人
都是怎么想的?
大部分人即便能感受到 Boro 服饰带来的精神冲击,却并不太愿意将它作为日常着装来看待,心里还是觉得它就该供在博物馆里当艺术品。
图片来自 ins 上的收藏博主 @srithreads
但现在,已经有不少接受 Boro 服饰的人,开始把它大大方方穿出门。
在这些人之中,有一部分意在表达对主流审美的反叛。追着潮流跑实在无趣,还不如穿他人不敢穿,享受一种与众不同的快感。
而如果在街头遇到穿 Boro 服饰的人,也完全不存在撞衫的情况。没有相同的裁片,呈现的效果自然也不同。你还可以自行修补,让它呈现出属于你自己的味道。
图片来自 ins @kami_hitoe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真心热爱 Boro 服饰背后的精神文化。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留给自我的时间与精力越来越少,往往会忘记自己为何坚持。但 Boro 服饰,始终清晰地呈现时间的印记,让浮躁的心灵感受到来自生活的沉淀与温暖。
ins 上的博主 @kami_hitoe
用 Boro 工艺来改造常见的品牌服饰
打造出极具冲击力的作品
▼
新消费时代,人们在意的已经不再只是生活需要、物质所得。是否能通过消费获得不同的体验以及精神满足,才是大家更加关心的。而 Boro 服饰的再现,就是其中一种表达。
这些品牌
让我们见识了当代Boro的魅力
提到曾推出现代 Boro 服饰的品牌,最瞩目的莫过于 Visvim 和 Kapital 这两个在工艺和设计上玩得出神入化的行业先驱了。
而接下来要介绍几个品牌,更是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 Boro 的研究与推广上,令这一工艺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点击文字查看文章
Kuon 是设计师高桥真一郎于2015年创立的。虽然品牌相当年轻,作品却一点也不俗。在他们手中复活的 Boro 工艺,结合做旧、蓝染、刺子绣等工艺的辅助,使成衣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不仅是出于对古法技艺的迷恋,他们更从现代审美出发,将面料拆解后用巧妙的手法重新组合,形成丰富的层次与对比,让传统手艺也能时尚起来。
*价位参考:夹克约 16200 RMB;T 恤约 560 RMB;帽子约 1500 RMB
- FDMTL -
FDMTL全称为“FUNDAMENTAL AGREEMENT LUXURY”,是日本设计师Gaku Tsuyoshi(津吉学)于 2005 年创办的。
所有产品由日本牛仔之都冈山的工厂手工制作,品质出众,因此更有新晋丹宁牛王之美称。在传承 Boro 工艺的同时加入了不少时装元素,整体呈现休闲化的街头风格。
*价位参考:外套约 1252 RMB;衬衫、牛仔裤约 1600 RMB;袜子约 153 RMB
- Kiriko -
出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热爱,两位美籍日裔设计师 Dawn Yanagihara 柳原小姐和 Katsu Tanaka 田中胜先生于 2012 年共同创立了美国品牌 Kiriko。
成立以来,品牌一直将创作的重点放在面料与工艺上,例如单宁、蓝染、Boro、刺子绣等,让经典的日式元素与精致的传统工艺能再度散发他们的光芒。
即便是制作服装剩余的边角料,他们也会利用起来,巧妙镶嵌在配饰上,完美呼应了 Boro 工艺丝毫不浪费的精神内涵。
*价位参考:夹克约 5500 RMB;帽子约 1220 RMB;围巾约 1511 RMB
见证了人民智慧、承载着家国记忆的 Boro,经历了岁月的冲刷,在当代被赋予了更深厚的含义。
而如今,Boro 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不被主流审美所捆绑的人。他们借传统工艺之手,创造出新旧交融的另类时尚,并乐于把它穿出门,将其作为取悦自我、表达态度的一种方式。
而你,又会如何看待它呢?
主编|蝉爷 撰稿|Chihyan 图片|品牌官网&网络
微博|cicadahood蝉市集 Instagram|cicadahood
文章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一个有故事的剁手指南
没看够?没买够?
到蝉市商城浏览最新上架商品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
心存浪漫的人,都值得拥有这款邮差包
皇家皮革,五层鞋底,成就鞋中爱马仕
以经典设计与极致细节,打造复古绅士风范
荒芜世界,饱满内心
Into the wild.Beyond the sight.
猛戳阅读原文,看看蝉市商店又上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