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H&M和ZARA们,又干倒了一家百年牛仔厂
它为什么倒了?
就因为太慢了?
早在10月份,美国的International Textile Group(国际纺织集团)就宣布,旗下位于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的Cone Mills White Oak Plant,将在今年的12月31号停止生产。
White Oak Plant是什么?
曾经,它是一家影响着世界牛仔文化发展进程、堪称伟大的工厂。拥有112年的悠久历史,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牛仔面料厂,与Levi's、lee、Wrangler等知名牛仔裤品牌合作推出过无数经典产品,是美国牛仔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资深的牛仔发烧友,肯定拥有带着White Oak标签的牛仔裤。
后来,它扛过各种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成为全美国境内唯一一家生产selvedge denim(包边牛仔布/赤耳牛仔布)的工厂。
如今,过完这个月,它就会关门。以后就再也没有美国产的赤耳牛仔布了。
先跟着ACL的镜头
一起去工厂内部看看吧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520gm6tz5&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自A Continuous Lean
这个拥有112年历史的经典老厂, 终究没能逃脱关门的命运 |
1891年,Moses and Ceasar Cone两兄弟共同创立了Cone Denim。1902年,原有的工厂已经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兄弟俩借了60万美元买下了格林斯伯勒东北部的一块地,建造新的工厂。1905年4月,White Oak Plant正式投入运作。
3年以后,Cone Denim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仔面料供应商。最巅峰的时候,White Oak占地面积达到拥160万平方英尺,工人多达2500名。
1907年的White Oak
▼
采购White Oak的品牌中,最出名的要数Levi's。
最初,Levi's 501的面料由Amoskeag供应,为了追求更好的质量(加上Amoskeag的倒闭),Levi's在1915年获得了从Cone Denim使用Shrink-to-Fit (Selvage)面料的权利。1922年,White Oak成为501 XX的独家面料供应商,XX就是专属面料的编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合作是没有签署合同的,纯属双方的口头约定。
2015年,Levi's Vintage Clothing推出了名为“The Golden Handshake”的系列,来纪念双方的君子协定持续100周年(虽然中间曾一度因为Levi's将生产迁往海外而中止)。
除了LVC,Tellason、RGT、Nudie Jeans和Baldwin等牛仔裤品牌,也采用White Oak生产的牛仔面料制作丹宁服饰。
2016年夏季奥运会,Ralph Lauren为美国国家队打造队服,运动员们所穿的白色牛仔裤,面料就来自White Oak。
一红一蓝两条包边耳
与美国的国旗颜色对应
▼
White Oak使用1940年代美国Draper x3fly shuttle 织布机,这种老式窄幅梭织机能织出各个年代对应的牛仔面料,这种原汁原味,就是很多复古牛仔发烧友把它视作经典的原因。
同时,White Oak也是Cone Denim产品研发创新中心的所在地,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015年,Cone Mills在庆祝White Oak110岁生日的时候,还打出了“Still made in America”的标语,表达他们作为全美境内唯一一家包边牛仔布生产商的骄傲。
可也就过了两年的时间,这个唯一的骄傲终究没能撑下去。
致力于推广美国制造产品的A Continuous Lean创始人Michael Williams将White Oak的关闭称为“national tragedy(国家悲剧)”,他认为历史不能被改写,一旦工厂关闭,意味着美国人又将失去另一个身份象征。
牛仔文化诞生于美国,牛仔裤是美国文化的重要标签。在美国牛仔历史的发展进程中,white oak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的失去,代表了美国本土牛仔面料制造业的落没,是传统制造业衰颓的一个缩影。就像Michael Williams所说的,一旦工厂关闭,意味着美国人又将失去另一个身份的象征。
到底是谁撂倒了这个百年牛仔工厂? “慢”在这个时代,真的不行了吗? |
老式窄幅织机织出来的布幅很窄,效率也不如新机器高,这种“慢”在发烧友心目中,都是珍贵的。但在这个什么都讲求低成本高产出的市场环境之下,这种“慢”就成了White Oak关门的原罪。
慢就该关门吗?
私募股权公司的资本家说,不赚钱就滚蛋。
去年10月份,Cone Mills的母公司International Textile Group被私募股权公司Platinum Equity收购。
这个PlatinumEquity公司在业内最著名的,就是通过切掉高成本支出来提升利润的操作手段,之后再以一个更客观的价格把公司转手。
那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在ITG连年亏损的情况下,Platinum Equity是很难容许White Oak这样高投入低产出的工厂存在的,裁员或整个被砍掉,只是迟早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问,感觉经常可以看到牛仔品牌推出white oak的产品,它真的那么不赚钱吗?
和我们同样有这个疑惑的还有Tellason的主理人,他们在自己的官网上说,几个月前,得知自己是wo的第四大客户时,自己都惊了——
The big surprise came a few months ago when welearned that we were the fourth largest customer at White Oak.
越来越少品牌想采购这种慢慢做出来的牛仔裤了,订单日益减少,PlatinumEquity只能让它关门止损。
慢就该关门吗?
撑不住的made in USA品牌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
数据显示,1960年左右,美国市场有95%的衣服是本地生产的,而今天这个数字仅仅只有3%,97%被外包到发展中国家。
1994年正式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国内的纺织业产生重大影响,生产成本低廉的墨西哥成为了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之后的一系列政策,又使纺织业向亚洲转移。cone mills自身也顺应这样的趋势,相继在墨西哥和中国嘉兴开厂。
外包到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什么?更低的生产成本。
更低生产成本意味着什么?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想做100%美国制造(从原料到生产)的产品,已经越来越难,不少品牌已经被迫放弃这个标签。
以前一直以made in USA为荣的Unis New York、 Outlier等美国品牌,现在也开始在葡萄牙代工了。
尽管Tellason表示,他们订购的White Oak牛仔布足够维持2018年的生产。但再之后,他们的包边牛仔面料也只能全部从日本进口了。
慢就该关门吗?
享受着快时尚便利的消费者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全球化生产的本质是什么?哪里的生产成本低就去哪里开厂。
中国的生产成本低的时候,一大波订单涌进来,等到中国的生产成本逐年攀升,订单们就涌到更低的越南、缅甸、孟加拉。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H&M,Zara等快时尚品牌。
Tellason的直筒赤耳牛仔裤售价是230美金(约合人民币1520元),相比之下,只要花29.99美金(约合人民币198元),就能在H&M买到一条直筒牛仔裤。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当然是后者。
当地的环境被污染成什么样,品牌不管,消费者看不见;当地的劳工被压榨成什么样,品牌忽略,消费者看不见;产品的品质有多糟糕,品牌用低价一包装,消费者也可以选择性失明。
当一个地方的人和资源被压榨得所剩无几,资本就会迁移到下一个地方。说白了,White Oak也是这场迁移中的牺牲品,尽管它撑过了一次又一次。
消费主义盛行,快时尚泛滥,你看似拥有了很多的衣服,却没有变得越来越富有充实,而是攒下了越来越多的垃圾。
消费者永远也看不明白,在这场游戏里,唯一变富的,只有快消品牌的老板。
纪录片《The Ture Cost》
▼
曾经有读者在后台说:蝉市鼓吹花2000块买一件能穿10年的衣服,却不主张一年花200块买新的买10年,这不是矛盾吗?
2000块买一件衣服穿10年,每一年只要200块都能享受到好面料、好剪裁、好品质。
2000块买10年200块的衣服,看起来你拥有过10件衣服,可实际上,你买的每一件都是从快消品牌卖给你的垃圾中挑出来的,时间精力是花了,品位一点没长进!
慢,本不该倒,只是这个时代过度追求利润和速度,它只能被目光短浅的人牺牲掉。
别等慢工出细活的好东西,都被快的潮流冲垮了,才开始后悔……
“慢该不该倒,你觉得呢?
点赞或留言,选一个告诉我。”
主编|蝉爷 撰稿|Icy 图片|网络
微博|cicadahood蝉市集 Instagram|cicadahood
文章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一个有故事的剁手指南
蝉市淘宝:Cicadahood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
荒芜世界,饱满内心
Into the wild.Beyond the sight.
戳阅读原文,逛蝉市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