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人类意识只是大脑无意识的产物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意识可能是由高效的无意识大脑系统形成的。
来源: neurosciencenews.com
编译:brainnews团队|暮冬烤雪
校审:brainnews团队| Simon
长久以来,“意识”都是一个人们津津乐道却又存在着广泛争议的话题。在常识中,人们一般认为意识本质上是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回应。但常识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例如,当一个人感觉到截肢的疼痛,疼痛产生于哪里?如果疼痛在你的脑海里,那么腿没有被截肢的时候,疼痛还在你的脑海里吗?如果在,那么又有什么理由确定你没有截肢呢?
对于“意识”的解释很容易混淆,其原因之一是心理生活研究的常识和术语。争论往往出现在是有意识的主观过程或是无意识的非主观过程两者的二元分割之间,而后者不在人类意识之内。
例如,在步行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到某个地方去,然而将一只脚踏在另一只脚前的动作却是一种无意识的行动。
由此,大多数人认为,意识或者说人类的主观认知,负责创造或控制思想、记忆和行动。而一些心理过程超越了意识,例如当你拿起笔,你知道要写的内容,但是选择词汇和表达习惯却是无意识的过程。
用以区分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关键在于人类自己的信念。也就是说,主观意识与影响人类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日常经验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然而,在过去的100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开始质疑这种二元区分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大多数心理过程,包括思想,信念,感受,感知,情绪,意图,行动,记忆等,实际上都是由快速高效的无意识大脑系统形成的。
存在的无意识本质
在此之前,我们认为“意识体验”或主观意识就是认知。虽然意识是由大脑系统创造的,但它与心理过程没有因果或控制关系。伴随着个人经验的意识往往更令人信服。但这并不能证明意识与心理过程有关。
如果我们确实是“无意识创作的主体”,那么继续用有意识和无意识来划分心理状态就没有意义了。
George Miller(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举例有助于解释这一观点:“当一个人从记忆中回忆起某些事情时,意识不会给你提供找到答案的线索,找到线索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在意识中出现的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思考的过程“。
进一步来说,主观意识本身就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社会心理学先驱Daniel Wegner对此有很准确的描述:“无意识的系统创造了行动以及对行动有意识的思考。由于把思想视为行为的原因,所以产生了意志” 。
无论是意识的主观体验(个人意识)还是相关的心理过程(思想,信仰,观念,意图等)都是非意识过程的产物,这与无意识脑系统往往自动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条件下,有效而可靠地执行人类所有的核心生物过程(如呼吸和消化)的事实相一致。
这也与自然科学,尤其是神经生物学中,广泛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在这个领域中,意识的主导地位并不像在心理学那样普遍。生物中的复杂和智能设计不是由有意识的过程驱动的。相反,它们被视为自然选择产生的适应性过程。
继续争议
如果我们确实是“无意识创作的主体”,那么继续用有意识或无意识来划分心理状态就没有意义了。否则就限制了对心理过程的理论性解释。
此外,如果所有心理过程及其后续效应都依赖于无意识系统,那么大脑具有自动和受控两种过程的说法也需要重新审视。与其说它们是相互替代的系统,不如将它们的差异描述为是否属于持续的无意识处理过程更为恰当。
新的理论并没有否定个人经验的常识,也没有否定先前认知神经科学的发现。它可以用来减少对“意识”和“意识内容”等术语使用的混淆。而意识在区分心理过程中仍旧具有功能性作用。
参考文献:
The Conversation”What if Consciousness is Just a Product of Our Non-Conscious Brain.”
前 文 阅 读
1,“光遗传学大神”玩凝胶,溶胀一次,收缩一次,两篇Science;
Brainnews脑科学社群
添加管理员微信:brainnews_01,申请免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