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克强教授:研发小分子化合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先行者
本文来源于“脑科学与脑技术”,brainnews经授权发布。
1
PI介绍
2
成果概述
01
2017年
《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了叶克强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Delta-Secretase Phosphorylation by SRPK2 Enhances Its Enzymatic Activity, Provoking Pathogenesis in Alzheimer’s Disease”,首次揭示了δ-分泌酶(也称天冬酰胺内肽酶,AEP)在翻译后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通过SRPK2介导的δ-分泌酶磷酸化诱导其从溶酶体向细胞质转移,并激活酶活性使其剪切各种底物包括APP和Tau,加重了阿尔茨海默症病理过程。
02
2017年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叶克强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Inhibition of delta-secretase improves cognitive functions in mouse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报道了该课题组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发现δ-分泌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症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03
2017年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刊发了叶克强实验室的研究论文“Asparagine endopeptidase cleaves α-synuclein and mediates pathologic activities in Parkinson’s disease”,报道了AEP在N103 位点剪切α-突触核蛋白促进其聚集与神经毒性是帕金森疾病中α-突触核蛋白病理学效应关键介质的重要进展。
04
2018年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叶克强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EBPβ regulates delta-secretase expression and mediates pathogenesis in mouse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首次发现了炎症调节转录因子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C/EBPβ)作为一种关键的年龄依赖性效应因子,在介导AD小鼠模型的发病过程中,提高了δ-分泌酶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05
2019年
《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发表了叶克强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Initiation of Parkinson’s disease from gut to brain by δ-secretase”,报道了δ-分泌酶在N103和N368位点分别切割α-Syn和Tau,并介导它们的纤维化和从肠道到大脑的逆行传播,触发与路易小体相关的黑色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失和运动功能障碍。
06
2020年
《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了叶克强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EBPβ/δ-secretase signaling mediates Parkinson’s disease pathogenesis via regulating transcription and proteolytic cleavage of α-synuclein and MAOB”,首次报道了C/EBPβ/δ-分泌酶信号轴通过调节参与帕金森病的关键因子表达,在老化与神经毒素诱发的帕金森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077
2020年
《神经生物学进展》(Progress in Neurobiology)刊发了叶克强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BDNF and Netrin-1 repression by C/EBPβ in the gut triggers Parkinson’s disease pathologies, associated with constipation and motor dysfunctions”,报道了慢性肠道炎症引起C/EBPβ激活,导致BDNF和Netrin-1减少并触发α-突触核蛋白在肠道上病理学改变,诱导帕金森疾病的重要进展。
3
成果介绍
NO.1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小分子类的双重抑制模式解释了δ-分泌酶的双相快-松与慢-紧模式,与已报道的肽δ-分泌酶抑制剂使用反应弹头共价靶向活性位点亲核试剂相比,这种独特的抑制机制提供了巨大的特异性优势。此外,共晶体结构数据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和优化这一有前景的口服生物活性与脑渗透性先导化合物铺平了道路。
因此,我们鉴定出了一种AD小鼠模型中有效、有针对性的、且无毒的δ-分泌酶小分子抑制剂。药物化学和药物开发优化的数据均显示#11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
NO.2
哺乳动物体内的AEP是一种内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可在天冬酰胺残基后切割蛋白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神经元AEP在兴奋性毒性期间被酸中毒激活并促进神经元凋亡,增强Tau过度磷酸化,并在残基 N255 和 N368 处切割 Tau从而介导AD患者脑中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且大脑中的 AEP 蛋白水平以年龄相关的方式增加。因此,AEP 也可能在衰老过程中影响PD 患者大脑中的α-突触核蛋白的水平。
相比之下,抑制 AEP 介导的α-突触核蛋白(野生型和 A53T 突变体)裂解会减少 α-突触核蛋白的病理作用。总之,这些发现支持AEP作为PD中α-突触核蛋白相关病理学效应的关键介质的作用。
图2. AEP 裂解的α-突触核蛋白促进了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毒性作用。
在本研究中,叶克强团队揭示了AEP切割人源性α-突触核蛋白,触发其聚集并增加其神经毒性,从而导致小鼠模型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
NO.3
另一方面,近期课题组也报道了PD患者大脑中AEP的激活,及AEP在N103 剪切α-Syn并介导其在P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叶克强教授团队发现α-Syn N103片段与Tau N368片段能够发生强烈相互作用,而Tau N368片段在PD患者的肠道和大脑中升高(图1)。
图1. α-Syn N103/Tau N368相互强烈相互作用并触发小鼠原代神经元内源性α-Syn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