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夜猫子”更容易抑郁,更偏爱不健康饮食,或与其肠道菌群有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生物技术网 Author 生物技术君
根据昼夜偏好(时间分型)不同,人通常被划分为早睡早起型人(“百灵鸟”),或晚睡晚起型人("夜猫子")。个体昼夜偏好对睡眠模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疾病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
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睡眠模式与自然生物钟相违背的人更容易抑郁,主观幸福感也更低。也就是说,夜猫子型人更容易抑郁,自身幸福感也更低。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夜猫子”会显著影响发生情绪障碍、肥胖、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虽然在精准医学中利用个体昼夜偏好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具有巨大潜力,但对于影响这些模式的因素研究人员仍然知之甚少。
近日,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FASEB)》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以色列海法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与人类睡眠类型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组(菌群)特征,为开发改善夜猫子型人的肠道菌群功能和负面健康的饮食提供了第一步。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排便时间被确定为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变异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一特征。有44名参与者报告了排便时间。数据表明,“百灵鸟”们更有可能在早上排便,而“夜猫子”们更可能在晚上排便。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排便时间与相对细菌丰度之间的显著联系。
由于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饮食,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的食物摄入情况。他们报告了每周13种食物(例如牛肉、鸡肉、糕点、水果和蔬菜)与饮料(饮用水、含糖或无糖饮料)的消费频率。(注:以色列人不吃猪肉)
该分析结果揭示了参与者在“高纤维、水果和蔬菜”和“单糖与高蛋白”饮食结构上的显著差异:“百灵鸟”们对健康饮食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而“夜猫子”更偏向选择不健康的“单糖、高蛋白和含糖饮料”的饮食结构。
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根据汇总的饮食调查表,参与者被分为摄入量≤或>10种蔬菜和/或水果的人。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周内食用>10种水果和蔬菜的参与者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家族成员数目更多。
瘤胃球菌(Ruminococcus)在代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分解宿主肠道纤维素来获取营养,可以发酵葡萄糖和木糖。瘤胃球菌还是分解碳水化合物最有效的细菌属之一,它还具有稳定肠道屏障、逆转腹泻、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和减少肾结石等健康益处。
这一发现与此前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表明高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与肠道菌群中的瘤胃球菌科丰度呈正相关。
除了摄入较低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较少的健康饮食外,不同昼夜偏好型人在进食时间上也有明显差异。进食时间也已被证明是影响肠道菌群昼夜节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仅是饮食成分,进餐时间也影响着我们肠道菌群的健康状况。
最后,研究人员确定了几种在不同昼夜偏好个体间存在差异的代谢途径,糖异生尤为突出,已知它在宿主细胞中受到严格的昼夜节律调节。有趣的是,肠道糖异生是由肠道细菌发酵可溶性纤维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激活的,尤其是丁酸。新发现的证据表明,SCFA在充当肠道微生物组和宿主代谢之间的信号分子。此外,作为“夜猫子”标志物的毛螺菌属(Lachnospira)是已知合成丁酸家族的成员。此前的研究显示,在小鼠中观察到Lachnospira家族成员以及丁酸盐水平的强烈昼夜振荡;并且,SCFA参与了啮齿动物和人类的睡眠调节。这表明糖异生、肠道菌群和由SCFA介导的宿主昼夜偏好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假定的联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由于很多“夜猫子”们不得不早起去上班或上学,他们都存在各种潜在健康问题,如肥胖、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较高的压力。这项新研究也为开发改善他们的肠道菌群和健康的特定饮食提供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