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 Commun:梁毅/刘聪合作解析渐冻症致病蛋白质SOD1构象转化分子机制

brainnews 2023-04-13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7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梁毅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刘聪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全球首先解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纤维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渐冻症(ALS)致病蛋白质SOD1构象转化分子机制,为发展新的基于SOD1纤维结构的ALS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又称渐冻症,是一种进行性的、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皮层、脑干以及脊髓中的上、下运动神经元进行性的退化,它们的退化伴随而来的是肌无力、肌肉萎缩导致的瘫痪,以及最终因为呼吸衰竭而导致的死亡。SOD1和TAR DNA结合蛋白43(TDP-43)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形成纤维样聚集体是ALS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

SOD1主要位于细胞质中,也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膜间隙中,是真核细胞抵抗活性氧(ROS)的抗氧化应激酶系中的重要成员,sod1是最早被鉴定出与家族遗传型ALS相关的致病基因。随着年龄的增大,细胞中特别是SOD1半衰期较长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中,SOD1受到损伤的风险增大,极易发生病变,造成ALS等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野生型朊蛋白及其病理突变体E196K淀粉样纤维冷冻电镜结构及功能前期工作(2020年6月8日和2021年9月9日分别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 Struct. Mol. Biol. 2020, 27, 598-602)和《科学进展》(Sci. Adv. 2021, 7, eabg9676)中,梁毅与刘聪团队合作解析了全长野生型朊病毒蛋白纤维和全长E196K纤维的结构,首次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朊蛋白由细胞型朊蛋白(PrPC)向病理型朊病毒蛋白(PrPSc)结构转变的机制,揭示了朊病毒蛋白病理聚集多态性的分子机制。SOD1是一种类朊病毒蛋白,然而非常稳定的天然SOD1蛋白到底是怎么转化为具有致病结构的SOD1的仍是困扰科学界的谜题。

“冷冻电镜(Cryo-EM)技术为蛋白质错误折叠与疾病带来革命性的进展,解析全长SOD1纤维的高分辨率结构将为理解ALS的发病机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论文作者指出。

但迄今为止,由于SOD1纤维的不溶性和异质性,仍无高分辨率的全长SOD1纤维的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基于SOD1纤维结构的ALS治疗药物的研发。

梁毅介绍,为了阐释SOD1由生理型向病理型转变的结构基础,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制备了高度均一的全长人SOD1淀粉样纤维,发现这些纤维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能够诱导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紊乱,并运用冷冻电镜结合三维重构技术在原子水平上解析了全长SOD1纤维的高分辨率结构(2.95 Å),发现SOD1纤维由单股原纤维以左手螺旋的方式缠绕而成,纤维宽度为12.3 nm,纤维核心直径是11 nm,半个螺旋周期为73.1 nm。纤维核心的疏水氨基酸侧链向内折叠形成5个疏水空腔,起到了稳定淀粉样纤维结构的作用。


图1:全长人SOD1纤维的冷冻电镜结构


图2:全长人SOD1纤维的原子结构模型

进一步研究发现,SOD1纤维核心由其N端的3-55区域和C端的86-153区域组成,而且这两个区域主要通过Lys36和Asp109之间、His43和Asp101之间以及His46和Glu100之间形成的3对盐桥紧密结合在一起。

对于这样新奇的结构,研究人员对于其病理学意义进行了探索,发现在SOD1纤维结构中形成盐桥的五个关键氨基酸残基His43、His46、Glu100、Asp101和Asp109都是与ALS相关联的病理突变位点。

通过比较脱辅基SOD1二聚体结构,研究人员提出,在SOD1错误折叠过程中,脱辅基SOD1亚基的一个α-螺旋和由8个β-折叠组成的β-桶状结构转变成SOD1纤维的13个β-折叠结构。

图3:脱辅基人SOD1二聚体和SOD1纤维结构比较

该研究首次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SOD1由生理型向病理型结构转变的机制,启示不同的病理突变体在调节SOD1构象转化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使得发展新的基于SOD1纤维结构的ALS治疗药物成为可能,为SOD1聚集体结构与致病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分子基础。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梁毅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刘聪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王利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博士生马烨阳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袁菡烨为共同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殷平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博士生赵焜和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王正直副教授等参与了该论文的研究工作。


相关论文信息:

DOI: 10.1038/s41467-022-3124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