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发表后循环机械取栓高级别循证证据—BAOCHE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卒中视界 Author 卒中视界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3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牵头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国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临床试验(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Chinese Endovascular Trial,BAOCHE)研究结果正式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该研究显示,对于发病在6-24小时之间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取栓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从而为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取栓治疗提供了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宣武医院卒中抢救中心博士后李传辉及首都医科大学荣誉教授美国Rowan大学Cooper医学中心TudorG. Jovin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吉训明教授为独立通讯作者。
欢迎加入
全国脑血管学术讨论群
全国神经内科学术讨论群
添加小编微信
brainnews_09
-留言:脑血管、神经内科研究群-
对于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已经有充分的循证证据支持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比较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单纯药物治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而取栓治疗对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却始终缺乏高级别的循证证据支持。
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于2015年牵头发起了中国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临床试验(BAOCHE)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终点评估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价对于发病6-24小时内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血管内机械取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针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内治疗,先于BAOCHE研究发起的BASICS、BEST两项随机对照试验分别选择了6小时和8小时的时间窗。为了与这两项试验的时间窗互补,BAOCHE研究选定了发病6-24小时的时间窗,同时将入组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定为≥10分(排除了轻型卒中患者),并首选使用CTA原始图像和磁共振DWI成像对入组患者进行后循环ASPECTS评分和桥脑中脑指数评分,从而更准确地筛选患者,克服了后颅窝平扫CT成像容易受到颅骨伪影影响、核心梗死区评估不准确的缺陷。入组患者按照1:1的比例,应用最小化随机法分组到取栓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入组后根据最新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给予标准药物治疗,随机进入取栓组的患者应用可回收支架进行取栓治疗。
在纳入统计分析的217例患者中,取栓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6%和24%的患者达到主要疗效终点(90天mRS0-3分),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校正风险比1.81;95% CI,1.26~2.60,P<0.001)。在安全性结局上,根据SITS-MOST标准定义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在取栓组高于对照组(6% vs. 1%;风险比,5.18;95% CI,0.64~42.18)。90天的死亡率在取栓组为31%,对照组为42%(校正风险比,0.75; 95% CI,0.54~1.04)。取栓组手术并发症的比例为11%。
BAOCHE研究最终证实了血管内取栓治疗对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有显著获益,填补了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的空白,为后循环取栓的临床工作及未来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高级别的循证证据。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中国人群缺血性卒中发病的主要病因,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占比更高。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起病症状常不典型,容易误诊、延迟确诊,待到明确诊断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时常常已经超过了常规的取栓治疗时间窗。BAOCHE在国际上首次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取栓时间窗拓展到发病24小时,也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取栓治疗机会,这将对未来后循环取栓的临床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该研究受“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1502)资助。
吉训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学者和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担任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主任等,兼《Brain Circulation》《Neuroprotection》《Conditioning Medicine》等杂志主编。长期从事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创建了脑卒中预防新技术-主动适应;创研脑卒中急救新技术-靶向低温;攻克疑难重症脑卒中-静脉性卒中。以通讯作者在《NEJM》《Nature》《Lancet neurology》《Circulation》等发表SCI论文两百余篇,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吴阶平医学创新奖和何梁何利奖等。
相关阅读:
吉训明等三位脑科学家入选2021“北京学者计划”拟入选人员榜单
首医大吉训明团队:拥有7000年历史的“低温疗法”如何保护神经功能?
吉训明教授团队《Neurology》揭示肠道微生物参与支架术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
2021年中国工程院最新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脑科学专家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