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2017-04-27 语文日刊

2017年语文月刊AB卷二套题即将发布,欢迎团购!!

模拟试题满天飞,咋整?语文月刊二套题,必做!(详情戳这朝儿细看)


新考纲

新考纲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6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8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诗文阅读五、语言知识与运用六、作文七、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咨询电话:02085213337,微信13602424805(手机)

====

  根据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预测,新闻阅读很有可能爆冷出现在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试卷里。高考这种牵动千家万户神经的国家级考试,笔者可是不敢妄言的。之所以敢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新闻类阅读,在新考纲中排位超过了传记

  考纲中关于实用类文本要求的表述由“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变成了“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细心地你,一定发现了吧!传记和新闻的顺序调整了一下!对,就是调整了一下顺序。常年研究高考的都知道,考纲中的任何蛛丝马迹的变化都是一个提醒。顺序这么一调,那就意味着新闻逆袭成功,超跃了传记这个高富帅。想一想就激动,同志们,传记可是自有全国课标卷以来一直占据着实用类文本的头把交椅,年年考呀。新闻能撼动传记的位置,排位提前一个位次,实属不易。

  原因二:传记阅读自从新课改以来被畸形宠溺

  当初设置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选考的根本原因是,体现教学中对选修教材的设置,体现课标中对培养学生个性特点的要求,这也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的。但是,自从2007年有选考以来,绝大多数考生都选做实用类文本,在教学中一度出现了老师只讲实用类文本的传记阅读,不讲文学类文本的怪现象。这样,选做题的设置就失去了意义,大大出乎当初设计专家的意料,后来,几经纠偏,比如,加大传记文本的难度,增加相关链接加大阅读量等。结果都事与愿违,有一年某省甚至出现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选传记的现象。

  今年,终于使出了必杀技,选考变必考。这种情况下,实用类文本会接着考传记吗?尤其是在把新闻放到传记前面的情况下。我判断,考传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3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考情解读



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的统称,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的特点。新闻类文本阅读经常考查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五类体裁。



重点知识梳理




1.新闻的含义

(1)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上百种之多。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2)新闻的概念

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电子通讯工具等传播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2.新闻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准确

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②全面

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③深刻

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

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接近性

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具有接近性的新闻事实,受众才会关心。


3.阅读要求

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1)消息

①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②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③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④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具体新闻事实;“虚”是指介绍背景、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e.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

选材: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

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

事件通讯:以写事件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它的政策性、指导性较强,要求写出背景、做法、成就、经验、教训,概括好粗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比典型的报道更详尽,比工作总结要具体生动,富有文、情、理之长。

概貌通讯:也称风貌通迅,是勾勒某一地区、某条战线或某个单位面貌变化的一种通讯。报刊上标以“见闻”、“巡礼”、“侧记”、“纪行”一类字眼的通讯文章,大体皆属概貌通讯。概貌通讯是应用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文体,它以报道神州大地新风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呈现给读者的是某地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能开阔读者的视野,振奋读者的精神。


(3)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从篇幅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从表现手法上分,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或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物“群像”的。

事件报告文学:以事件作为重点,行文中,以事带人,人因事显。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为主,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的反面事件的,用意在于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险性,发人深思,促人警醒。可以分为三类:写重大事件的,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写社会上、自然界中突发性事件的。


(4)人物访谈

①访谈概念: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②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③访谈的要求

a.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b.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

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c.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d.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e.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

f.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④访谈的提问技巧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对比:在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结尾: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

⑤访谈形式

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a.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b.每个问题明确单一;c.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d.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5)特写

特写就是作者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的新闻体裁。

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断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比较充沛,爱憎分明。

高考选文要求1 200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解题方法技巧突破】

一、新闻文本的阅读方法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具备记叙文的特点。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再结合新闻的特点来解读。因此,在阅读新闻时,可采用以下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如上文杨澜对余光中的访谈,就访谈的四个方面分为四个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目的是解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以及“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如上文杨澜对余光中的访谈第一部分的主旨非常明确,那就是余光中关于“乡愁”的见解与理解。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如上述例题就以记叙和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叙议结合,观点明确。


二、新闻阅读题的答题方法

1.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①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②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③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④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⑤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2.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②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③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④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3.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

①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②理解层次,把握新闻要点;③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

4.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①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②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③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

5.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①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②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③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

6.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

①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②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③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7.如何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①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②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8.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

①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②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③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的影响,如:能否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群众体会出作者态度,能否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能否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等。

9.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

①概述相关事实;②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③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

10.评价新闻产生的社会功用

①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②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 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

③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④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

得分的关键,同时注意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三、阅读访谈的技法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的主要内容。

3.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答题步骤】

第一步,筛选信息,根据试题的要求淘汰相关信息,挑选合乎要求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整合信息,对筛选后得到的信息去粗存精,归纳、概括相关信息。

【解题技法】

阅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特定要求的信息并按一定的要求对其进行整合,这是阅读实用类文本首先要具备的能力,也是应对高考需要掌握的技法之一。相关信息分散在文章的许多段落里,这就需要根据要求进行筛选,然后再加以整合。要想把握文本信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句子主干。文本都是由句子组成的,分析句子主干的能力强,就能将长文章读短,这样就容易把握文本信息了。

在解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寻找题干涉及的段落,准确地确定【答案】区间。其次,对于筛选出的信息一定不要照搬照抄,要根据题目要求,加以整合。



本文由语文日刊公众号yuwenrika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

投稿:160280748@qq.com;

商务合作:Q160280748

[欢迎关注语文日刊公众号yuwenrikan!]

即时消息关注“语文月刊”微博,多转发、分享给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