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蝗虫来了,大水来了,高邮太南了 | 千汪事30/1000

杨早 杨早讲史 2020-11-07

* * *  003期 * * * 


上篇正误

1)“堂曾叔祖母”,微博网友指正,当以“堂曾姑祖母”为是,即曾祖父的堂妹。

2)说善因寺方丈铁桥“1949年后被枪毙”,误,铁桥被枪毙是在1946年,其时高邮已解放。谢评论指正。


21

小学一年级国语课选了一首《咏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汪曾祺从诗中感受到了“美”,他后来甚至将自己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都归结于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来的。我小学时读张国良口述苏州评话《三顾茅庐》,也有这首诗,说是刘关张雪天访孔明时联句。实际诗作者不详,有郑板桥、纪晓岚等说。但诗简而美,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体会。 

张国良评话《三顾茅庐》


22

五小的音乐教师夏普天是高邮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是当时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但是汪曾祺只记得他是老师中很少的西装分子,另外就是夏普天在教课之外,帮人画炭笔肖像挣钱。汪曾祺小学毕业后,夏普天就被捕了。毫不意外,他是败落的大族子弟。现在五小后身城北实验小学,还有一角是夏家花园遗址。

城北小学一角夏家花园遗址


23

汪曾祺有过许多一年级小学生的尴尬经历(我也有过):大便在裤子里了。还正好是冬天。汪曾祺兜着一屁股屎,一扭一扭地回家。继母张氏一闻,二话没说,烧水,洗屁股,把孩子放进棉被里坐着。接着洗衬裤刷棉裤。“她不但没有说我一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这里有继母对继子的爱,但倘是亲妈,反而会说两句?我祖母当年一边洗裤子一边说:不是我孙子,我才不洗!小孩子很敏感,这种场景会记一辈子。


24 

二年级国文课本里有一则谜语: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是“画”。汪曾祺觉得“这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是有好处的”。即使不是谜语,这也是一首好诗。 


25

汪曾祺不是过继给了二伯母吗?二伯母病了,很重。外婆半夜将汪曾祺带到城隍庙去,去“借寿”,求城隍老爷将孩子的寿借十年给二伯母。两天后,二伯母病故。汪曾祺履行孝子职责,印象最深的是逢七,头七,二七,三七……他和弟弟曾炜各搬一个小板凳坐在灵堂里,陪着送鬼魂回来的鬼差吃饭。一碟白肉,一碟豆腐,两杯淡酒,两个小孩子坐在板凳上。


26 

1929年上三年级,高邮闹蝗灾。蝗虫遮天蔽日,学校里也遍地是蝗虫。小学生们捉住蝗虫,用两块砖头当做磨子,把蝗虫磨得稀烂。“蝗虫太可恶了!”


27

汪曾祺上完三年级,因为成绩好,跳了一级,这下坏了,本来各科成绩都好,跳级后只有语文成绩还是好,数学成绩掉队了。

 

28

1931年,洪水来了。8月26日,运河堤多处决口,仅挡军楼一处就死伤、失踪一万多人。泰山庙附近捞尸2000多具。这是一场全国性的大洪灾,中国被灾国土达3/4,受灾人口2520万人,相当于当时美国所有农民。高邮所属里下河地区是灾区中的重灾区,受灾民众约350万人,逃荒人数达140多万人。西方评论认为这是二十世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丁玲的《水》等名著反映了这次水灾的惨况。

 

29

水灾期间,汪曾祺一家住进汪宅旁边竺家巷一家茶馆的楼上,挨到一星期后水退才回家。是年粮食绝收,汪家虽然不至于挨饿,却老是吃茨姑汤、芋头梗子汤,而且茨姑不去嘴子,很难吃。此后三四十年,汪曾祺一直不爱茨姑。直到1980年代去沈从文家拜年,吃了一次张兆和做的茨姑,才重新对茨姑有了感情。 

水乡赖此救荒


30

江苏水灾义赈会在《申报》上刊登了题为《救命!救命!!救命!!!》的启事。美国传教士何伯葵发起成立了上海华洋义赈会,发放面粉2000吨,资金来源是一位匿名者捐出的20万元。汪曾祺父亲汪菊生每天出去参与救灾赈灾,拿一根很粗的竹篙,既可以撑船,需要泅水时也能当救生圈用,往边远的四乡八村送义赈会发放的面饼,救活了很多人。


高邮大水


本公号2020大动作,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高邮名人排行榜,汪曾祺未必能进前三 | 10/1000

敝乡于二百六十年之间出过两位皇上 | 20/1000


👇

1)新年快乐!

2)点个“在看”,就知道你来过

3)留言指正、批评或赞美,都是动力

4)愿意投稿,无任欢迎,包括插画。

邮箱:wzq1000s@126.com

5)来稿获用三条以上,任选《汪曾祺别集》一册


微博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