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桑枝煲鸡,主治肝肾不足失风湿痹阻型颈椎病
经常上网和坐办公桌的人,还有常做案头工作,长时间学习或低头工作都容易造成颈椎毛病。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
做法:
1、鸡洗干净
2、飞水
所谓飞水,就是把鸡、冷水、姜片,一起放到灶上,点火煮到沸的过程。通过飞水不仅可以去掉鸡的生腥味,也是一次彻底清洁的过程,还能使成汤清亮不混浊,鲜香无异味。
3、冲冷水定型
飞水处理好的鸡,应迅速捞出,在冷水下冲洗干净。这样一方面可以冲掉飞水时,鸡身上附着的一些浮沫,二来还可以使鸡汤在煮的过程,肉不容易散烂、保持皮跟肉的完整性。
最好要用砂锅
熬制鸡汤应该用砂锅,而不是铁锅。因为铁锅会把铁锈的味道带进鸡汤中,不如砂锅能够聚拢鲜味,增添鲜美。
鸡、桑枝,姜,入锅(莲子、枸杞、香菇、黑木耳就看你喜欢)
水“生”火热
煲鸡汤宜冷水下锅,而且水要一次加足,切忌中途随意添加水。一般来说,一只3斤左右的鸡,应该放6斤左右的水。让原料随水温的慢慢升高而充分释放营养与香味。炖鸡汤应先大火约10分钟,打开盖子,在沸腾的状态下,撇去表面的浮沫,这样将来的鸡汤才会洁白清澈,没任何杂质。撇好浮沫后,再转文火,再就不要随便揭盖了,“跑气”了的汤就没了原汁原味。
火候要适当
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鲜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黑木耳、蘑菇之类吸油的食物一起熬,能起到降低胆固醇吸收的作用。
最后放盐
放盐的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能主宰鸡汤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说下锅时就放盐,还是半熟时放,都不对。盐煮时间长了会与鸡肉发生化学反应,鸡肉里的蛋白质被锁定,汤味淡,肉也炖不烂。盐和别的调味品一定要在鸡汤已炖好时放。放盐后转大火10分钟再停火,中途不揭盖,不光味道全进去了,而且鸡汤鲜味更浓。注意,放盐进去后不要搅拌,那会留下一股生盐味。
桑枝:
【桑枝功能主治】
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①《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②《本草蒙筌》:"利喘嗽逆气,消焮肿毒痈。"
③《本草汇言》:"去风气挛痛。"
④《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⑤《玉楸药解》:"治中风歪斜,咳嗽。"
⑥《本草再新》:"壮肺气,燥湿,滋肾水,通经,止咳除烦,消肿止痛。"
⑦《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疾,治老年鹤膝风。"
⑧《现代实用中药》:"嫩枝及叶熬膏服,治高血压,手足麻木。"
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二者同用,能补益肝肾,祛风利湿,通络止痛。主治肝肾不足失风湿痹阻型颈椎病,症见头痛,头晕,颈部后抑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甚至猝倒,猝倒后因颈部位置改变而立即清醒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多见于椎动脉型及混合型颈椎病。亦可用于肝肾不足夹风湿痹阻型骨关节病和腰椎病。
广东民间亦常用它辅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四肢挛痛麻痹、颈背牵引疼痛,慢性腰脊劳损。
相关阅读:
你的脖子也该“健身”了(点击阅读)
每一块颈椎,都是一个江湖!(点击阅读)
【每日一膳】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粉葛排骨汤(点击阅读)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