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膳】治疗咽喉疼痛的甘桔汤


自古以来甘桔汤就被历代医家认为是治疗咽痛的通用方。

如《医学心悟》中说:“凡咽痛,通用甘桔汤。”


生甘草性甘、味平,归心、肺、脾、胃经。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


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可见二者相配,能宣肺、利咽。




做法:将桔梗6克、生甘草3克切成小片或者磨为粗末,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2次。


功效:甘桔汤首见于《伤寒论》,原名桔梗汤,治疗“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后被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引用,可治疗“温病少阴咽痛者”。


变化方:

1.甘草汤:本方除桔梗治同。(金匮方)

2.甘桔防风汤:本方加防风。治同。

3.如圣汤:本方加防风、荆芥、连翘。治上焦风热。(宋仁宗方)

4.桔梗泹:笨方加连翘薄荷、竹叶、栀子、黄芩。治上焦风热。

6.诃子清音汤:本方加诃子。加童便服。治中风不讈。

7.枳桔汤:本方除甘草,加枳壳。治胸中痞塞,噫气吐酸或欬。

又附方:桔梗、桑皮、贝母、栝楼、当归、枳壳、苡仁、防已、黄耆、杏仁、百合、甘草,加姜煎,亦名桔梗汤。(济生方)治肺痈吐脓,嗌干多渴。如大便闭,加大黄;小便赤加大通。


自古以来甘桔汤就被历代医家认为是治疗咽痛的通用方,如《医学心悟》中说:“凡咽痛,通用甘桔汤。”生甘草性甘、味平,归心、肺、脾、胃经。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可见二者相配,能宣肺、利咽。


中医儿科的奠基之作、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记载煎药可用于解小儿肺热、风热上壅、咽喉肿痛。该茶饮用于未成年人可小量频服,即用1/3量,每日服用3~4次。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书背景

自古中医儿科便有“哑科”之称,因小儿正值呀呀学语之际,不便交流,且小儿在诊查时经常哭闹,给诊断增加了难度,即阎季忠在《小儿药证直诀》序言中所说,“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中医儿科自南北朝以来逐渐发展,到了北宋,钱乙以丰富了临床经验著成《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确立了中医儿科的诊疗体系。


流传版本

《小儿药证直诀》现存仿宋本、聚珍本、互校本、加注本四种版本。仿宋本是照宋本影刻,现有康熙年间起秀堂影刻本,清光绪年间有重校复刻本,即为这种版本;聚珍本是清代纪昀等人从明《永乐大典》中的辑佚本,名《小儿药证真诀》,清乾隆年间有三原李氏校惜阴轩从书本,清光绪年间惜阴书局重刻本,都是这种版本;互校本是清代周学海取仿宋本与聚珍本互校后的版本,保留了宋本原貌,又参考了聚珍本,所以较为全面,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此本影印出版;加注本是对《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的内容加以注释的版本,如明代薛己《校注小儿药证直诀》、清代张骥《小儿药证直诀注》等。


校注、整理

《小儿药证直诀》为宋代阎季忠根据钱乙著作整理而成,明代薛己《校注小儿药证直诀》、熊宗立《类证注解钱氏小儿方》将原文重新归类后加以注释,清代张骥《小儿药证直诀注》按仿宋本原文次序加以注释,近人张山雷《小儿药证直诀笺正》按互校本加以注释。


作者简介

钱乙(1035~1117年),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其父颖(亦作“颢”)善医,然嗜酒喜游。钱乙母早丧,姑母哀而收养,长而随姑父吕氏学医。其业医以儿科见长,至京师视长公主女疾,授翰林医学,任太医丞,后因病辞归故里,专业儿科六十余年,是杰出的儿科医学家。除《小儿药证直诀》外,还著有《伤寒论指微》 《婴孺论》等。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所有材料均有人工筛选,人工入袋

拒绝劣质、过期、廉价食材

我们只做放心食材,安全,安心

【默认快递】全店满38包邮,默认快递为天天或者中通,随机安排
【发货时间】24小时发货
【客服电话】15000695391
【微信客服】230211717    24288623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