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甘”不等于“甜”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医养百家谈的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
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
医养百家谈由衷的感谢大家三年来的信任和支持,关注和阅读。医养百家谈会更加的努力,为各位粉丝带来更多更好更实用的养生健康的资讯,敬请期待。
为了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阅读与转发,即日起本公众号平台与陆氏药膳将发起一系列的抽奖活动以回馈各位粉丝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参与方式一:长按下图识别第三方抽奖小程序 大象抽奖
参与方式二:在文章底部留言并转发,获取您的朋友对您的留言点赞,超过本次产品价值¥48,即获得48个❤,即可获得奖品,赶快去留言区留下您的精彩点评吧!!!
编者按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甘”味可入脾走肉,安五脏。
很多人认为“甘”=“甜”,认为多吃糖、冰激凌这些甜味十足的食物可以健脾。其实如果按照这种理解,加大对糖的摄入量,会导致糖尿病、肥胖、蛀牙等疾病的发生。
中医说的“甘”,是相对食物和药物的性味来说的,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是可以润燥的特点。
具有甘味的药物,可以起到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在日常生活中,甜味食物是大多数人的最爱。比如:银耳百合汤,八宝粥,糖醋鲤鱼,拔丝山药,豌豆黄,糕点,还有可乐、罐头、冰淇淋、雪糕等。
《黄帝内经》曰:“甘入脾,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中医认为,甘味食物有补气血、解除肌肉紧张以及解毒作用。
健脾运化在于甘
“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所以,治脾胃可以安五脏。
中医认为,甘属土味,与脾相配。在人体的脏腑中,脾的作用主要是运化水谷精微。即人体在摄入五谷饮食之后,通过胃的腐熟,变化成为水谷精微,再由脾将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
在水谷精微之中,脾最喜欢甘味。因为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作用,有帮助脾的运化作用。如红枣糯米粥可以健脾胃,补气血,利水湿;山药白糖饮可以润肺补脾,益肾固肠。
《内经》认为,“甘走肉,多食甘则痰溢,皮肤粟起”,意思是说,甘味有滋养肌肉的作用,但是过度进食甘味,不但起不到滋养的作用,反而会化生为痰饮,痰饮积聚于皮下,就会形成痰核,于是就有皮肤粟起的感觉。
“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脾运功能健全,则体丰满肤光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
陈润花说,应该注意的是,食用甘味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味过于甘,一则滞缓上焦,所以心气喘满;另一方面,甘从土化,土盛则水病,所以颜面发黑,肾气失去平衡,同时会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
春季是养脾的最好季节
就饮食而言,春季食甘,是养脾的最好季节。春季阳气生发,人体腠理疏松,阳气易外散发泄,加上气候转暖,人活动容易出汗,有伤津液,所以应及时使用甘味食物,补水补气,滋养机体,固护脾胃之阳气。
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应少酸味,多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宜多吃大枣、山药、藕、莲子、百合、芋头、萝卜、荸荠、甘蔗、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韭菜、香椿等健脾养胃的食物,这些平甘温补的东西,让脾胃更为活跃。
【每日一膳】酸梅汤:健脾开胃、消脂解腻、清肝明目、软化血管、除疲劳、降三高、去除自由基
陈润花分析,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素。
“思伤脾。”在七情之中,与脾脏关系密切的是忧思。如果长期、过度忧思,耗伤气血,则会导致脾气过度耗损。同时,忧思最大的特点是容易使气机郁结不动,而脾土以健运为特点,最怕气机的郁结。
《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因此,陈润花告诫人们,预防脾胃病要从节饮食、适寒热、调情志这三方面做起。
在临床中,利用春夏阳气升发时机,针对虚寒脾胃病患者,给予健脾补阳药物进行治疗,冬病夏治,可增强体质,防止或减轻寒冷季节发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五行理论中,土与黄色相配。她举例说,黄疸由肝胆病变引起。而在古代,中医认为黄疸属脾病。
在临床上,有些人因为内在脏腑的问题,会出现肤色、面色的改变。根据其颜色的不同,可以诊断其内在病变在脏腑上的归属。如果面色发黄,就可以考虑诊断为脾病。
血糖高者少食甜
如今,不少人得了富贵病,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就是控制血糖的升高,少吃甜类食物是人们的共识。
甜和甘是一个概念吗?陈润花说,中医所说的甘味并不等同于甜味。甘味药物和食物有一部分确实是甜的,但相当多的甘味药物或食物,吃起来并不是甜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不能因为不能吃甜的,就认为凡是甘味的就不能吃。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临床分为肺胃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虚湿滞型、阴阳两虚型、血瘀阻络型,并辨证施治。
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是因阴虚燥热。但在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脾虚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糖尿病患者往往有饮食较多的习惯。多食,超过了脾土运化的能力,也容易导致脾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确实应当注意养脾。至于具体的原则,就是少食,多运动,促进脾气的旺盛。
此外,专家为消渴患者拟了多款食疗方,如山药薏米粥,可以补气益阴,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对口渴善饥者为宜;又如葛根红枣绿豆汤,可以补养脾胃,清热降火,生津止渴,适宜形体消瘦的中消患者;黄精煲猪胰有降血糖、润燥、补脾养肺,是消渴患者较好菜肴。
陈润花说,目前,消渴患者有许多误区,如少吃主食,不吃水果,空腹运动,脂肪与糖尿病无关等等。对此,她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的。
她建议,消渴患者饮食总量要控制,每日坚持食用高纤维素、低盐食物;一般患者适当吃水果,重症患者禁止吃水果;不宜做空腹运动,饭后半小时散步为好;脂肪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注意脂肪在饮食中的比例。她说,甘味食物在口中停留久了,会伤其牙齿。因此,吃了甜食,一定记着刷牙漱口。
》》编后语
甘不是甜,但甜可以是甘。甜是舌头尝到甘的味道,甘是脾需要的营养。并不是所有的甜味属于甘,比如糖精等人工合成的东西,虽然是甜味,但却是酸性的,反而会伤脾。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甘能使人中满”。甘甜的东西吃多了,可以使人中气壅滞,气机通降出现问题,表现为腹胀、满闷、食欲下降等。尤其脾虚的人,本身运化能力就弱,无节制的补益就成为“壅补”,不能为人体所用,所以在补益时要适度。
▲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药膳养生调理群 |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随缘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