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季是拔罐的旺季,拔罐祛寒效果最快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为了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阅读与转发,即日起本公众号平台与陆氏药膳将发起一系列活动以回馈各位粉丝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参与方式:在文章底部留言并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获取您的朋友对您的留言点赞,超8个❤,即可获得奖品。


赶快去留言区留下您的精彩点评吧!!!

这次我们的奖品是:

夏季是拔火罐的旺季,和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因此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加之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内很容易湿气积聚,此季节拔罐不仅能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收到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


拔罐祛寒湿推荐穴位

一、大椎穴

【主治病症】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二、风门

【主治病症】

1.感冒,咳嗽,发热,头痛;

2.项强,胸背痛。

三、膏肓俞

【主治病症】

1. 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

2. 其它:慢性胃炎,胃出血,神经衰弱,胸膜炎,乳腺炎,贫血。

3. 本穴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四、脾俞

【主治病症】

背痛以及脾胃疾患: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

五、命门

【主治病症】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六、承山

【主治病症】

1、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自然标志取穴法腰腿痛。

2、便秘、脱肛、痔疮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为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的常用效穴。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大肠俞穴治痔疾。


七、委中

【主治病症】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小便不利,遗尿。

4、丹毒。



拔罐可以有效的祛湿外,还可以同时调理下面这些疾病。(按图拔就可以,不用刻意的找穴位)

1.感冒-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经常性感冒,气管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3.肺气肿,哮喘-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4.胃肠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5.胃病-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6.呃逆,胆囊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7.腹痛,结肠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8.便秘-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9.食管炎,泌尿感染-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0.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1.静脉曲张-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2.面神经麻痹,衰弱-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3.头痛,神经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4.偏头痛,枕神经痛-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5.低热,减肥-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6.干燥,落枕-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7.肩周炎,颈椎病-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8.手碗伤,腰扭伤-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9.腰痛,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0.腰肩痛,坐骨神经痛-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1.足跟痛,踝关节扭伤-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2.四肢发冷-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3.关节炎,关节增生-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拔罐后的身体反映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红
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
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火罐疗法又称“角法”,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当然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证。


中医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拔火罐的时间
一般在5-10分钟左右,似乎不是越久越好,不建议时间太长. 在家操作要讲方法


专家提醒: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火罐时应该注意什么?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罐印总结:


拔罐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罐印,每一种罐印都能体现出相对的应症,现给拔罐的朋友做个参考: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8)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9)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10)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11)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12)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

13)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

14)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


更多推荐
想快速减脂?这份高效减脂计划能帮你!
颈椎最怕吹,喝水最怕快,肠胃最怕凉,入夏身体最怕的5件事
腰椎间盘出现钙化,严不严重?
痤疮诊治验案4则:你用过这些经方治疗痤疮吗?
补脾,有十四种方法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如果觉得好看

请点这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