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手麻,竟被从面相上一眼识破……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现有社区医疗门诊项目
寻找合作伙伴
请联系: 18016247306
电话微信微信同号
阎喜换教授,师从人称“双桥老太太”的骨伤名家罗有明先生,潜心中医骨伤医、教、研工作三十余年。临床以中医传统手法为基础,结合现代运动医学、西医解剖学、肌筋膜理论等,通过多年研究创立了“拨筋通络”诊疗体系,治疗时以“解剖位起、定点卡位、筋骨并重、轻重有序、借力使力、自然还纳”为原则,手法细腻独特,稳、准、轻、快,痛苦小。
I导读:手麻是针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一般大夫不做多想从颈椎就治了。但在阎老师门诊上,颈椎的问题可能与鼻有关,与胃有关,与情志有关,然后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使患者不知其苦。(编辑/左滢竹)
中医正骨不止咔咔咔那点事儿
“揭露天机”的皱纹
今年1月,阎喜换老师接诊了一位双手发麻的患者。
患者刚走进诊室,在未详细问诊及查体的情况下,老师指着患者左侧鼻根对我们说:“你们看,这应该是寰枢椎的问题。”
这时一头雾水的我们在老师提示下才注意到,患者的鼻根部两侧是有明显差别的,左侧的鼻根部好像被什么东西拽着,在左侧内眦下方形成了一条斜向外下的沟。
(治疗前没来得及拍照,治疗后虽然还有一些痕迹,但是已经没有那种僵紧的状态了。)
随后的触诊查体证实了老师的判断。患者的寰枢椎确实发生了扭错,寰椎向左后方旋转然后卡着枢椎,局部筋膜张力高且压痛明显。
让患者转动头部时可以发现寰枢椎的异常张力与左侧鼻根部是相关的,两者是相互牵扯的。
这时再问病史,患者诉反复双手发麻数年,左侧较明显,近三月来较前加重,发作频繁,久坐或劳累后加重。老师问她最近三月有没有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
她说:“最近三个月,健身教练要求我推举杠铃。”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患者举铁时的画面。一位年近五旬的右利手女性,双上肢尤其是左上肢力量不足。当用力往上举的时候,左侧力量欠佳,于是只能梗着脖子拧着身子,通过躯体代偿完成动作,胸廓斜行支撑的力与原有的颈椎扭错力通力协作,加剧了患者手麻的症状。
损伤机制清楚了,治疗时只需要依应力关系还原结构就可以了。
治疗步骤:
①首先对错位的寰枢椎进行复位:一手定点卡位于左侧鼻根部,一手卡住偏歪的椎体,嘱患者轻轻左右转动头部,通过患者的力沿着异常牵扯的力线顺势将颈椎还纳。
②舒展平复鼻根部的筋膜。
③活动患者肩部,还原胸椎异常牵拉力。
④用“臀走路”的方法平衡了腰部和骨盆的张力。
没有电光火石般的“咔咔弹响”,一次治疗,患者不光症状解除了,浑身感觉都很轻松。
顺便一提,在对鼻根部的局部筋膜进行平复时,发现患者鼻骨与周围组织不太协调,追问下患者承认曾进行隆鼻术,仔细观察发现左侧隆得较右侧高一点点,假体的植入打破了局部的平衡,而鼻部筋膜的紧张可能也会牵拉颈后部筋膜,这可以解释患者手麻症状已持续数年,而这次加重是因为外力损伤造成的。
“身不由己”的骨错缝
提到中医正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咔咔咔的复位响声,甚至一些地方是听响声来收费的,响一声算复位了一个部位。临床有一些大夫也以能完成骨骼的复位为荣,甚至放言“我可以把你全身的骨头拆了,然后装上。”以此标榜其技术之高。但是中医正骨,只有咔咔响才有效果么?
治疗上面这个病人时,全程治疗并没有咔咔咔响,但是患者颈椎也复位了,症状也解除了,为什么呢?
我觉得这既不是手法的派系之别,也不是功力的深浅不一,而是思路上的本质区别。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大论》中说:“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中医正骨,自古以来便讲究筋骨并重。筋柔骨正,气血流通,方能病除痛愈。一些大夫对筋骨并重的理解,仅限于将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然后好复位。但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的。
刚跟阎老师学习的时候,我一直搞不懂骨错缝为什么不能自己回去。
关节脱位这样的骨错缝,骨头跑到关节囊外面,卡住了回不去,这很好理解,但是大部分的骨错缝,骨骼只是发生了偏歪,并没有卡住。但这种偏歪的状态却能稳定住,为什么呢?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被“筋”牵住了。
人体的筋和骨是按照一定序列平衡分布和排列的,当外力作用于人体,无论是静力还是暴力,都会引起结构改变,导致筋出槽、骨错缝。
通过对人体结构改变进行分析,最初造成损伤的力是能够被还原的,这就是阎喜换老师经常说的还原现场。所以筋骨并重所调整的不应该仅仅是患处骨骼与肌肉、韧带的简单连接,而应该将人体看作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综合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力学变化。
筋骨并重的治疗,应该是顺着损伤的力还原结构本来的序列。就像本例患者,要解除鼻根部与颈椎之间的异常牵拉力、胸廓及骨盆的不平衡。不然,仅仅是放松局部+正骨复位的话,复位的部分很快就会被其他部位的异常牵拉力重新拽回去。
其实,在“筋”的异常牵拉力作用下,错缝关节周围的肌筋膜都是紧张的,这时候对关节强行复位,便会出现咔咔咔的响声。当然,有时候咔咔的正骨也是有效的,但是很多都需要经过多次复位,这是因为通过骨骼的牵拉生生把出槽的筋“拽”归位了。
但如果筋骨并重地去思考,将筋出槽和骨错缝进行对接,将造成损伤的力还原,关节有足够的空间回纳,只需要顺着力线轻轻带动,并不需要那一声咔咔响。这大概就是吴谦所言“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吧。
经常会有颈痛的病人,老师一看会说这是胃的问题,这是心脏的问题、这是情志的问题……因此中医正骨不要仅仅局限于正骨,理论上它适用于所有因内力、外力引起结构改变从而引发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内外病症,因此我更习惯将之称为伤科。
当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认真观察、理解每一个部位之间的联系,筋骨并重的去思考,你会发现中医伤科真不只是颈肩腰腿痛那点事,它也应是有系统的理论指导的完整的医学体系。阎老师创立的拨筋通络疗法脱胎于双桥正骨,虽已在预防、保健、康复以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认可,但这还远远不够。希望广大同道与我们共同努力,将中医伤科建设成为一个理论完善、临床系统、手法多样的医学体系,让祖国医学在发展与传承中薪火相传!
本文改编自《中医正骨真不是咔咔咔那点事儿》,作者谢祥远,曾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形正神安”。改编/左滢竹、瓦力。编辑/左滢竹。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随缘随心
如果觉得好看
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