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占堆谈养生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现有社区医疗门诊项目
寻找合作伙伴
请联系: 18016247306
电话微信微信同号
在第二届国医大师评审大会上,西藏藏医学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占堆从11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医大师”,这是继强巴赤烈之后第二位获得“国医大师”称号的藏医药专家。
生于1946年的占堆是全家11个孩子中的老大,12岁时考入门孜康(旧西藏第一家藏医教学兼医疗机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西藏民主改革后,门孜康变身为藏医院,占堆从这里开始了藏医生涯。从药剂师、外科医生,成长为藏医院院长。
占堆(资料图)
年近古稀之年的占堆身体很好。说到养生,他的诀窍是多活动。“我平时除了工作外很少呆在办公室里,喜欢到处走走,活动活动,这样可以活络筋骨。人老了就该多做运动,晒晒太阳。平时我也不会乘坐电梯,坚持爬楼梯。”占堆说,饮食上他每天坚持吃一次糌粑,但是不建议饮用太多酥油茶。
“西藏这边的人每天最不能缺的就是酥油,酥油茶里加了盐,每天喝太多的话,人体盐的摄入量就会超标,这对人体是不好的。我每天必吃一点糌粑,这对身体很好。”占堆说,除此之外,与家人相处和乐,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是养生的秘诀。
占堆认为,藏医学的代表医典《四部医典》的理论基础是“三因学说”。藏医学认为,“气、火、粘液”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在正常人体内,宏观的这三大因素与微观的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髓、红白两种精液)及三种秽物(汗液、尿液及粪便)之间保持着协调和平衡的关系。平衡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持平衡是藏医药防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国医大师”占堆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认为西藏藏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融入新的科研诊疗理念,拓展藏医药发展新空间。他希望年轻一代的藏医要多到基层去锻炼,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需要临床经验。
翻山采药曾“落单”
当年近70岁的占堆出现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院子中时,路人总是托起右手同他打招呼。在西藏,这是一种表达敬重的方式。
占堆是西藏藏医学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2014年11月,他成为第二位获得“国医大师”称号的藏医药专家。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也是占堆从医的第57个年头,他见证了藏医药事业半个世纪的发展:从当年骑马四处巡诊,夏季亲自上山采药,到如今藏医体系建立起来,制药厂得到迅速发展。
医生夏天上山采药
“门孜康”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也是占堆与藏医结缘的地方。
在藏语中,门孜康意为“医学历算院”。191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创建“门孜康”。当时的门孜康建立了较为严格的教学制度,学员由各地寺庙选送,最多时一度达到150人。
8岁时,占堆就随着作为僧人的叔父在寺庙学习藏医基础知识。1958年,叔父回到“门孜康”当代课老师,12岁的占堆搭上“尾班车”进入“门孜康”接受系统的藏医教育。占堆是“门孜康”年龄最小的学员,在这里首次接触到正规的藏医教育。
当时,“门孜康”招收的学生不多,生源主要是农牧民子弟。毕业后,除留下个别成绩好的学员外,其余学员均回到原籍。学习内容主要是四部医典、天文历算等。占堆还记得毕业那天,他站在全院师生面前,把四部医典从头背到尾。背诵持续一个上午,之后就算是初步毕业了。
这种依靠藏医院培养医生的模式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改变。1989年9月,西藏大学藏医学院成立,1993年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药王山藏医学院,200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藏医学院。目前,在校生逾两千余人。
除了医学教育的改变,占堆也见证了藏医药的发展。占堆开始工作时,西藏还没有成规模的制药厂。当时,藏医院只有一个制剂室,相当于一个“小药厂”,承担着门诊、住院、巡回医疗所需的300多种药品研制工作。
上世纪60年代,藏药还需医生亲自采集和研制。一到夏天,医生们带上粮食结伴上山采药,一去就是20天。占堆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上山采药行动。那次采药的固定路线从拉萨北边的夺底乡开始,随后雇牦牛背着行李翻山到达孜县。其间,医生们在山上搭帐篷,有时还会遇到冰雹和雷雨天气。占堆在一次采龙胆花的过程中遇到了冰雹天气,他和另一位医生缺乏经验,速度也慢,在撤退过程中“落单”了,成了最后才到达帐篷的人。
如今,藏药生产已经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藏医院还保留着制剂室,但几乎不再组织医生上山采药了。
有手术室无人会做手术
1975年,占堆被派到距离拉萨65公里的林周县人民医院工作。那里平均海拔4200米,比拉萨的海拔还要高几百米。
“所有的房子都是铁皮房子”,占堆对林周县的第一印象是,整个县城就像一个运输站。林周县人民医院也在铁皮房子之中,一共10间房,医护人员11人。医院只有综合内科和综合外科,没有住院的地方。医院虽然有两间手术室,但外科医生紧缺,没人可以做手术。
占堆回忆,一次有位农民耕地时被牛顶伤腹部,由于没有外科医生,无法对病人做手术。当时,恰好拉萨市委一位领导在林周调研,病人才及时地转移到拉萨市人民医院。
占堆到达林周县后不久,中央派8省市医疗队进藏。湖南邵阳地区内科和外科、妇产科、检验、五官科8位医生来到林周县,重病患者基本上不需要再送去拉萨治疗。占堆回忆,第一批医疗队都是专家教授级别的医生,在西藏一待就是3年,这为西藏的医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一些藏医医生还到湖南邵阳交流学习。
虽然医生紧缺的问题解决了,但硬件设施依旧落后。占堆说,那时林周县白天没电,只能晚上用发电机发电。病人需要做透视时,医院就把有发电机的电影队找来发电。
由于西藏地广人稀,一些农村牧区的重病患者难以来到医院看病,就让周围的人骑着马带上病人的尿液来医院诊治。尿液放在牛角里,牛角上方用羊皮盖住,再用绳子挂在马背上。医生用准备好的白色器皿盛放尿液,再用细木棍搅动,看尿液的颜色和泡沫以及沉淀物。询问病人的症状后,医生就开药给病人带回去。
也有一些藏医医生骑马巡诊。占堆回忆,当年林周县有个藏医老医生一周在医院只待一两天,其他时间都在骑马巡诊。
基层缺乏藏医医生
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将“门孜康”改名为藏医院,并与“药王山利众医学院”合并成为拉萨市军管会第二门诊部。
当时,拉萨藏医院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还没有开展分科医疗业务,每天看病患者不到100人次。1965年,西藏藏医院在拉萨修建的第一条马路旁边建成,医院有了规范的病房。
占堆回忆,“文革”之后,藏医药事业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政府为扶持藏医药事业,拨出50万元兴建了第一所藏医门诊大楼,建筑面积达2871平方米。1980年9月1日,拉萨藏医院正式更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近10年来,国家对西藏自治区和6个地区藏医院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仅自治区藏医院投资就高达2亿元;同时,新建了21个县级藏医院,2014年和2015年共安排5700万元对9个县级藏医院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
在医疗规范化管理方面,藏医院开始分科诊治。目前,藏医院已设立内科、外科、五官科、妇儿科等。占堆认为,藏医在其他省市区也得到了一些发展,如“七十味珍珠丸”等药物已经成为较为知名的藏药,一些药企也经常在内地展开宣传活动。
占堆认为,西藏基层的医疗条件比较差,越往基层,越缺少人才。一些西藏藏医学院培养的学生到了基层后改为行政工作,比如当上乡长,或者在医院从事管理工作。“医改的第一句话,就是强基层。”占堆对于基层人才紧缺一事呼吁多年。他希望年轻一代的藏医医生要多到基层去锻炼,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需要临床经验。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随缘随心
如果觉得好看
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