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搓按这里,能激发阳气,减轻体内阴寒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现代有的人为了漂亮,喜欢穿没有衣领的衣服,露出脖子,却不知道,疾病的种子由此留了下来:颈椎病,头疼,肩周炎……体质逐渐下滑,所以要保护好你的大椎穴。


大椎,它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给大椎穴适当刺激,可以通畅诸经,振奋一身之阳气,让你快速恢复体力,意气风发!



1


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简单的说,将头稍微往前垂下,不动肩膀只左右动头颈部,便会发现有的突起会动,有的突起不动,会动的突起就是颈椎,取穴时只要找会动突起的最下方即是。



中医认为:搓按大椎穴,能激发阳气,通行全身。阳气激发,温煦身体,能克制体内的阴寒。治疗各种虚寒症,比如肩颈僵硬、风寒感冒、鼻炎、咳嗽等等。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从这里发出,形成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大椎穴也是阻止风寒入体的第一道关口。



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地方。这里是阳经大会,是阳气升发的一个重要站点。


人体手三阳经有三对,共六条,足三阳经也有三对,也是六条。这六对十二条阳经运行着人体后天的阳气,温养人体周身。


这十二条阳经均与督脉相交于大椎穴,而督脉是人体阳气之总督,运行着先天之气。想想看,十三条经气、先后天经气在此交汇,此处可谓交通要塞。


如果打仗,此处定为必争之地,人体如果此处受害,此处不通,十三条经皆不通,自然百病丛生,当我们意识到这点之后,还会将这个要塞处于险地吗?


中医认为阳气一旦足了,就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经常搓按大椎穴,阳气流通宣发,则不会郁聚而发生热毒。还能退热、消热毒。也就是说,感冒时的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热痛,都可以按揉大椎,或放血搞定,内热引起的痊疮都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


所以冬天宁可不戴帽子,也要围围巾,目的就是要保护好大椎。


2


如何搓按大椎穴呢?


01手掌贴着大椎穴上下左右搓即可,也可用中指端轻转按揉,或者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无名指等对称用力,对大椎穴位做捏挤运动。每一次搓按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即可,一天重复做2次。


02 畏寒,怕冷的人,用艾条灸大椎穴,让艾条的热量在十三条经脉中流动,人很快就暖和起来!


03 对于长期穿低领衣服、夏天爱背对着空调吹的人,整个背部僵硬难受,这时在大椎穴贴上一小块风湿膏,解除大椎穴寒邪的封锁,很快整个背会热起来,两毛钱,轻松搞定!


04 出差在外地的人,艾灸和风湿膏都没有带也不用着急。拿着电吹风,在大椎穴吹几分钟,整个身体如同晒了太阳一般暖烘烘。


05 最简单的方法:感觉轻微受寒时,洗澡的时候稍微调高一下水温,冲洗大椎穴5-6分钟,或者拿热毛巾热敷几分钟,也可祛除刚刚入侵的寒邪.也能够达到提升阳气的作用。

3

大椎穴临床功效


一、温通诸阳 解表发汗

 

督脉为诸阳经之海,阳者主卫主表。


凡风寒之邪外束肌表,而现头痛、恶寒、发热之表证,可针刺大椎穴,起到振奋阳气,疏风散寒,解肌发汗,驱邪外出的作用,为治疗伤风感冒之有效穴。

 

例一:姚某,女,成人。因外感风寒,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脉浮紧,苔薄白。在大椎穴施以针刺,起针后并拔一火罐,起罐后,头痛遂止,鼻塞亦通,于夜间汗出热解,次日痊愈。

 

二、温经活络 通阳散瘀

 

督脉统督一身之阳,阳主表。


凡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发为痹阻,形成疼痛麻木之风寒湿痹诸症。大椎穴有通经络、和气血、散瘀滞、止疼痛之作用。对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及督脉疾病如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腰背疼痛等症也有一定疗效。

 

例二:一老妇,患臂痛不能举已十余年,自述因在野外坐卧湿地,感受风寒、夜露而得。症见周身倦怠,纳差,晨起恶心头昏,舌苔薄白,脉缓无力。施针肩井、肩髃、曲池、合谷诸穴不效。后因患疟疾针大椎穴,进针寸余,行烧山火手法,患者自述有一股热感自肩部直达患侧手指,针后不但疟疾未发,缠绵不愈之臂痛也随之而愈。

 

例三:患者周某,女,36岁。因产后气血未复,过早劳动,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时感脊背发凉有冷气冒出,项背常感冷楚不适,冬季虽重裘而不温,加之毛围巾防护亦不能御其寒。脉细弱无力,舌淡苔薄。经针刺大椎穴并用艾条灸治数次后,脊背发凉大为减轻,后又坚持治疗月余,数年之风寒背冷竟不药而愈。以后每遇风寒气候变化,亦无脊背冷楚不适之感。

 

三、回阳固脱 散寒救逆

 

凡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冷脉伏等阳虚欲脱的症候,以及寒邪中于肌表,阳气被寒邪所遏,不能外达,而呈现四肢厥逆,寒战鼓慄,脉微细或伏,皆可温灸大椎穴,以收回阳通脉、散寒救逆之功。

 

例四:1962年夏,正值麦收期间,曾遇一中暑阴症之男性患者,年约30左右,先伤于暑热之邪,后又在室内阴凉处休息而入睡,复感阴寒之气,以致阴气外束,阳邪内闭,营卫失调,醒后口不能言,心中明了,恶寒战慄,手足厥逆,腰背强直,脉伏而细数。先针大椎穴,后用艾条温灸之,半小时后,手足转温,诸症遂愈。

 

例五:患儿陈某,男,7岁。因吐泻过度,给予输液,但未及一半,患儿口唇发青,四肢厥逆,全身战慄、鼓颔,连声喊冷,覆盖棉被不能御其寒。改用艾条灸大椎穴,约10余分钟,寒战即止,又逾10余分钟,四肢转温,口唇变红,患儿竟揭被而起。

 

四、清热开窍 镇惊安神

 

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主通一身之阳气,可治邪客于表,致三阳经气闭遏之发热,以及热极生风,惊悸不安等症。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气血未盛,神气未充,肌肤薄弱,外感六淫之邪,极易发热,热极生风,而致惊风抽搐。

 

例六:患儿高某,男,2岁。发热已20余日,昼轻夜重,时热时止,某医诊为“无名高烧”,医治无效。经针刺大椎穴,行透天凉手法,一次而愈。

 

例七:患儿刘某,男,3岁。因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发热抽风,两目上吊,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哭闹不安。针百会、印堂、人中、合谷诸穴,效果不显,针刺大椎穴后,抽搐遂止,神清目爽,一切险象消除。

 

五、增强卫气 驱邪截疟

 

针刺加灸大椎穴,可提补诸阳,增强卫气,宣阳和阴,为截疟之有效穴。

 

例八:1963年秋,余赴农村巡回医疗,曾用大椎穴治疗疟疾250例,用针刺截治1~3次后,痊愈者204例,好转者39例,无效者7例。本法于疟疾发作前1~2小时,进行截治,进针要深达寸余,务必使针感向下传导方可停针,针后挤出血液一珠,在血液上敷胡椒面少许,用胶布加以覆盖,只要截治时间准确,疗效甚佳。

 

六、固卫安营 清热敛汗

 

凡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表虚易感风寒,而致发热、咳嗽、倦怠、午后潮热、夜出盗汗之患者,取大椎有益气固表、济阴安营、清热敛汗之效。故常灸大椎穴,对体弱易感风寒之人,有预防感冒的作用。此穴又为强壮穴,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大椎“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他对骨蒸潮热,盗汗喘促之虚劳证亦有较好的疗效。

 

例九:王某,男,25岁。平素身体虚弱,易感风寒,时患感冒而多日不愈,深为所苦。每日午后潮热,夜出盗汗,并伴有遗精、咳嗽、胸痛、倦怠等症。脉细弱而涩,舌质红而少津。针刺大椎、肺俞、曲池、内关、阴郄、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关元诸穴,除大椎、肺俞、关元、足三里四穴针后用艾条灸20分钟外,其余诸穴只针不灸。10次为一疗程,针灸数疗程后,其病渐愈。并嘱其常灸大椎穴,经常易患之感冒,亦随之而愈。加之摄生有素,调理适宜,体质渐复,且较昔日为健。

更多推荐
手诊入门:认识手诊的重要性
小儿食积可以这样治!
2味中药治疗牙痛、出血证 —— 寒温并用,反治法的治验
一气周流与情志病
中里巴人:鼻炎不能怪鼻子,各种鼻炎的中医调治法快拿去~~~
早调心肺,晚调肝肾,告诉你最简单的方子,人人都能做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