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眩晕的中医辩证及办法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流感多发季节,多饮金银花茶有利于增加抵抗力。

眩晕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症状轻微的患者发作时间短暂,休息片刻就有好转,严重的患者有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晕倒。当眩晕排除由贫血、高血压、颈椎病等引起时,中医在治疗时,一般是根据眩晕的类型对该疾病进行辩证施治。那么眩晕中医辩证怎么办?





发生眩晕的症状时,中医在治疗时应辩证论治

眩晕(排除腰椎、颈椎等问题后)主要分为:风火上扰型、痰浊中阻型、阴虚阳亢型、心脾血虚型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眩晕由于其发病的原因、患者体质等均有不同,因此也应选择不同的方剂治疗。

  一、风火上扰型眩晕

  这种类型的眩晕大多是由于患者虚阳上亢、阳盛火旺引起的,或因恼怒郁闷引起风火上扰,从而发病。临床上多表现为烦躁易怒、头晕涨痛、多梦少寐、面赤耳鸣、舌红苔黄、口干口苦、脉弦数。 

      治疗此类眩晕应以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为主,推荐天麻钩藤饮加减。


  二、痰浊中阻型眩晕

  这种类型的眩晕大多是由于患者饮食不节,从而使脾胃受到损伤,导致水谷运化失常,湿气在体内聚集而生痰。又因痰阻中焦,引起眩晕。临床上多表现为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头晕头重、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肢体沉重、脉濡滑。

       治疗时应以祛痰化湿为主,推荐半夏白术天麻汤。


  三、阴虚阳亢型眩晕

  这种类型的眩晕大多因患者肾阴不足,或久患热病伤阴,导致阴津不足,使肝阳上亢而引起。临床上多表现为多梦、心烦失眠、头晕目涩、耳鸣、面赤、口干、舌红少苔、手足心热、脉细数或细弦。

      治疗时主要以滋阴平肝为主,推荐杞菊地黄丸加减。

  

      四、心脾血虚型眩晕

  这种类型的昡晕大多因患者思虑过度引起,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耗损气血,使气血不足,从而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乏力、心悸神疲、纳少、失眠、唇舌色淡、面色无华、脉细弱。

       治疗以补气血、益心脾为主,推荐归脾丸。


眩晕袭来怎么办?膈俞穴一敲即好

选自:栾加芹《不生病的智慧2》


母亲曾有眩晕的毛病,每当眩晕发作时,她都会感到天旋地转,胃中欲呕,眼也不敢睁,只能闭眼躺在床上休息才感觉稍稍好一点。

当时,我苦苦思索:眩晕的根源,是因为人体内部的气循行失常,进入脑部;太多的气何以不循常轨而要进入脑部引发晕眩?健康的人,身体之气大多存在于血中,并没有太多在血脉之外。所以,晕眩之病,也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使气从血中过度溢出后跑到了血脉之外。如果把气引入血中让其回归本位,能否奏效呢?思虑很久,我最后想起一句话:“血会膈俞。”既然“血会膈俞”,那么好好处理这个穴位,也许能够重新引气入血,解除晕眩症状。

于是我找出小保健锤,站在母亲身后,扑通扑通,在背部两侧膈俞敲了十几下。敲后,母亲马上说她已经不眩晕了。没想到真的有效,而且是如此快速,我不免也为之惊讶。

膈俞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置很靠近肩胛骨下方尖部。把双手自然背到背后,往上稍抬,刚好达到这个位置,可以自己用拳头敲打。我教给母亲这个方法,让她自己平时多多使用,后来,我再未见母亲眩晕发作过。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也很容易操作。我以前曾遇见过几位眩晕病人,均为老人。当时,我的衣服口袋里常常带着小保健锤,见了便在他们后背膈俞位置,隔着外衣用力(力度随衣服多少而定)敲上十几下,每一位病人的眩晕当即就会减轻。由此看来,我当初关于眩晕机理的推导没有错,所以在此给大家介绍敲打膈俞这个方法。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吧,某日我乘车旅行,因太过疲惫,晕车发作,头晕晕乎乎的。当时我想,晕车的机理应该也与晕眩机理相同,于是在下车之后,我马上把双手背到后头用双拳敲击,没敲几下,头晕随即消失,马上感觉清爽了。看来治疗晕车,敲击膈俞也十分有效。

反正也不花一分一毫,所需时间也是以秒计算,所以,凡遇晕车或眩晕症状,大家尽管放心使用。


更多推荐

不是所有的怕冷、手脚凉都要补阳,来看看自己是真阳虚还是假阳虚

吃醋的注意了!这么吃,体内病气一扫光,癌症三高绕道走,都看看!

老中医的临终馈赠,有病无病都看看,很有用

锉刀脚、鱼鳞腿、蛇皮肤,你以为只是皮肤缺水?病根在这里!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