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痰湿美食大聚会,看你能否管住嘴?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流感多发季节,多饮金银花茶有利于增加抵抗力。


I导读: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对于中国人最重要的春节来说,更是各种美食轮番上阵,考验你的脾胃的时候。今天我们就列出几种容易生痰湿的美食,看一下为了健康,你能不能抵住诱惑?(编辑/Anne)

过节了,哪些美食容易生痰湿?
  作者/王蓄之

每逢佳节,亲朋间你来我往的聚会,总少不了美味佳肴作陪。不过,美味虽好,太多了就会容易出问题,比如痰湿。这里我将最容易化生痰湿的一些饮食物,归归类,以便参考。

1、茶

先说茶。不知是否留意过这样一个现象:单纯喝白水的话,喝水量通常不会太多;而且即使多喝,喝完不久,也会通过小便,把多余的水排出去。但如果是喝茶,半天时间,要喝下一壶水,也不在话下。这就会容易带来一个问题,大量饮水,但小便不多,体内必然会留下较多的水湿。据我临床所见,但凡嗜茶如命者,无论形体胖瘦,往往脉象大濡,时见滑象,是体内痰湿盛的表现

2、啤酒、饮料

除饮茶外,大量啤酒和饮料,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凡每周饮酒三四次,甚至更多;每次饮酒四五瓶,甚至更多者,体内往往有大量湿痰停聚。又有以可乐、北冰洋等饮料当水喝者,几听入肚,不过两三个小时。我曾遇到一位酷爱北冰洋的朋友,家里时时备着几箱饮料,兴致来了,半天一打(12听)也是常有的事。观其形体之肥胖,痰湿一定是少不了的。不过,大量饮用这种以可乐为代表的饮料,化生痰湿的机理,除了水,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糖。

留意一下可乐等饮料的成分表,会发现其中的一项叫做“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仔细看一下,基本讲的都是100ml饮料中,含糖多少。比如100毫升冰红茶的含糖量是9.7克,北冰洋是9.8克,可乐最多,是10.6克,大体都在10克左右。那么,常规的听装饮料330毫升中,含糖量大约是30克。30克有多少呢?

一块普通的大白兔奶糖,大约是5克;30克糖,大约相当于6块糖的量,纯糖不含奶。回顾上面那位半天12听北冰洋的同学,相当于半天喝了3.5公斤以上的水,和七十多块糖。这样的数量,是不是很惊人呀?

甘甜引起痰湿的原理,和大量饮水有所不同。甘性缓,缓和,缓慢,正是甘味药缓急、补益作用的关键所在。遇到性急的病如剧痛,或者性急的药如附子,用甘药和缓是我们需要的。不过,如果平日里偏好甜食,过于缓慢,就会令气行不畅,进而水与血的运行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痰湿瘀血等问题

此外,甘甜之物,性多粘腻。这种粘腻,一旦与人体内素有的痰浊相遇,反应往往会十分明显。有患者只要一吃上述的甜品,甚至只是一个苹果或梨子,咽喉中随即就会有痰涎涌出,通常就属于这种情况。

 3、油腻和粘腻食品

油腻者,从地三鲜、烧茄子之类的油泡菜,到炸鸡、油条之类的煎炸品,再到红烧排骨、东坡肉之类的纯肉食,但凡菜夹起,油下滴;餐已毕,油不已者,即是油腻。油,本是植物、动物之精华所聚。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这些精华的油,不可多得,珍惜备至。而今生活的充裕,虽然身体已经不再缺乏,但内心深藏的渴望,不会在一两代人之际轻易消除。于是,过量的精华,就成了油腻。因油腻与甘甜的食物,其味多浓厚,常为人所好,中医常并称为“肥甘厚味”之品,最易引起痰湿

粽子、汤圆之类的粘腻,又有些不同。这些粘腻之物,多由糯米制成。对于糯米粘腻的属性,历代医家多有认识,如《本草纲目》所讲:“糯米黏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之所以要禁忌,就是因为脾胃要运化这些粘腻之物,需要耗费更多的气;对于平素气偏不足的人,这种食物很容易带来气滞,进而出现痰湿不化。同时,或许性相近的缘故,这些粘腻的食物多与甘甜相配,不妨一同归入肥甘之列。



本文转自“天下无疾”公众号,作者/王蓄之。辑/Anne。校对/龙眼。


更多推荐
中医谈五脏之疾
党参能代替人参吗?
冬天吃菠菜加它,变成了钙片、强心剂,现在不吃,吃亏的就是你!
复发性口疮、贫血、乳腺增生的中医辩证用药心得
相互提醒,每年180万人因它而倒下,春节最多,就在你饭桌上!
给高血压者的12条医嘱,每句话都能降压救命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