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脾胃不和百病生!9个调理脾胃小方法,简单实用,值得收藏!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当脾虚失健,导致清阳不升,湿浊不化时,人体就有可能九窍不通。那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在家就能做的脾胃调理方法呢?
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简单的小方法,帮助大家健脾养胃,一起来看看吧~
自我脾胃调理法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
总之大部分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不一一列举,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其九、南师肚脐贴

调理脾胃、驱寒湿、补阳气


在中医里,肚脐叫做“神阙穴”,是我们身体的一大要穴。现代医学更证明,肚脐皮肤最薄,而且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最容易透入
 神阙穴(肚脐)连通着我们的五脏六腑,胎儿时它是生命营养的唯一入口,出生后它是全身经络的总枢。
这款肚脐贴,使用的就是“脐疗”的原理。通过肚脐,把药效送遍全身,达到去除身上的寒气和湿气的效果。


 | 南怀瑾的“万病方” |  南怀瑾老先生在《我说参同契》道出了一个秘方:“用桂圆肉,花椒,艾绒,捣烂,睡觉时敷在肚脐上。”
暖暖的三味药,将真火通过肚脐传递到全身,让我们身体整个暖起来。
▲南怀瑾(1918-2012)中国当代诗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这个方子在民间可谓是享誉盛名,被人称为“万病方”。它可以调理肠胃,养血安神,对手脚发凉、宫寒、痛经、失眠、风寒感冒等症状也能很好地改善。
更多推荐

入睡难,顺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调肾!

口腔溃疡怎样治好得快?

春季吃一宝,百病自然好

中医:清粥小菜,价值连城 | 中医角度看营养

俗话说“不时不食”——我们春天都会吃什么?

一个穴位疏通全身气血~

五指通全身,秘密都在这

每天踮脚尖走路15分钟,四个问题可能悄悄“走没了”!

打开人体8个“总开关”,百病都逃开!

两种菜是失眠帮凶,两种果是助眠高手!睡不好、睡不踏实的人一定要吃对了!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