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病要好的快,须用三两三”——中医秘传“三两三”,疗效显著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各位好友是否知道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吾等 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希望大家多多点击“在看,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赞👍”

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不然的话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

详情:医疗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大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2期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病要好的快,须用三两三”,可见广大患者对“三两三”的评价很高。中医里面名为“三两三”的方剂很多大都属于秘传,多捷效。


机缘巧合之下,本文作者获得这些秘方,并促使它们公之于众。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结合临床实际应用,让这些宝贝能流传下去,造福更多患者


中医秘传“三两三”

作者/宋孝志


记得1961年新年,我在谈起《江西中医》熊梦“冷庐医话”载“三两三”用于一切久不愈之皮肤病经验有卓效.


熊梦说:“吾之开业期中,曾用此治疗数例荨麻疹,病程达十余年之久,服用此方月余,收到根治效果,诚良方也。”


我好奇地问宋老,“三两三”方出自何书?为何人所创?图书馆能否借到?


宋老说:“三两三”是民间医师秘传镇宅之宝,无创作者和书籍流传于世。你这一问,使我回忆起1936年资兴民间医生袁国华先生,他在宜章执业,与我性情相投,交往年余,因其年已古稀,没有著作,也不带徒,因恐家中秘传良方失传,才把“三两三”口传心授给我,今年我挤时间把它整理出来。”


1962年第2期《广东中医》刊登了宋老整理发表的袁国华先生的“三两三”,全文抄录如下——


“三两三”,亦称“三两三钱三”,很可能因为方剂分量而命名。


名为“三两三”的方剂很多大都属于秘传,多捷效,一般掌握在民间医师手里,草药医掌握的更多。


所以在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病要好的快,须用三两三”,可见群众对“三两三”的评价。


“三两三”的组成,一般都是四味药,君臣佐使配合很严谨,每一个“三两三”的汤方,都有三分保密药,由医师亲自加入汤内,虽然加的只是三分药,而疗效就高很多了。

—1—

“疮疡三两三”


全方组成列下:生黄芪30g,金银花30g,全当归30g,生甘草9g,川蜈蚣0.1g。


方解:金银花治一切风湿气;当归治一切风,除湿痹;黄芪能止诸经之痛;甘草通经脉,利血,坚筋骨,长肌肉;蜈蚣善走袪风。


蜈蚣辛温有毒而能除风攻毒,主治丹毒痜疮,便毒瘰疠,用于迁延日久之疮疹,更具殊功,此物虽有毒,但在能解百药毒的甘草协调之下,无不良反应。


黄芪、甘草宜生用,不宜炙用,炙则纯属内补,排毒之力转微。


功用:此方养气血解毒。


主治:疮疡,肌肉风湿,风疹。用于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及荨麻疹等。


医案两则:


刘某,男,40余岁,患肌肉风湿已十余年,更历多医,迄未根治,甚以为苦,后更生黄水疮,自以为疮疹小毒,未曾就医,迁延二年余,形体日惫,如来就诊。


详其病情经过,按辨证施治标本先后原则,先治其新病,与“疮疡三两三”六剂,药后不但黄水疮结痂告愈,肌肉风湿痛亦随之大减,遂教再将原方服六剂,肌肉风湿痛亦获全愈。


后经访问未复发。此后,每遇肌肉风湿痹痛之久治无功者,转予本方,莫不获效。


邱氏,女,20余岁,经闭三年余,多方疗法无效,时发风疹来诊,予本方服三剂后,风疹愈而经行。后曾多次用于体弱经闭患者,均得奇功。


—2—

“首风三两三”


发病有时的头痛或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病证,不易根治,如果气候有变化,或将要起大风时,先一日必出现剧烈头疼。


正如《内经•风论》所说:“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方药组成:麻黄30g(打碎节,先煎去沫),桂枝30g(去皮),罂栗壳30g,甘草9g


加减法:痛偏于左的加龙胆草0.1g;痛偏于右的加钩藤钩0.1g;痛头不偏的加陈细茶0.1g。


煎服法:用水约四碗,先煎麻黄,沸后去净沫(或连水都去掉),再用600g水纳诸药同煎,取水240g,分温作三服,一服痛已即止后服。


禁忌:服药六日内禁生冷、油腻、鱼腥酸辣,36日内禁房事,男女同法。


本方剂量不可减轻试用,否则患者容易产生抗药性,以后再足分量,亦不生效。


注意事项:麻黄必须打碎节,先煎去沫,或去头煎,桂枝必须去皮,不然会有鼻衄的后果。


头痛的原因

头痛、偏头痛久而不愈的主要原因是风寒入于骨髓,一般性头痛,其痛不会逾月的。


正如《素问•奇病论》中说——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


歧伯曰:“当有新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


又如《素问•风论》中所说:“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所沐中风,则为首风。”


法则:袪风逐寒为主。


方解:凡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故必使之从皮毛而出。本方麻黄散寒,桂枝袪风,更以罂栗壳固表止痛,甘草和中。痛偏于左为肝气上逆,用龙胆草泻肝火;偏于右者为百肺失清肃,以钩藤钩平肝风(左右以先天八卦定位:东方震木为肝;右为兑金为肺)。


陈细茶解结止痛,服之鲜有不效者。轻者一服即愈,重者二剂必愈。如服一剂不效,不可再服。


因尚有不属于风寒入里之头痛,如梅毒蕴结、胃热熏蒸等,就不是本方所可治疗的。


医案:


邓某,男,50多岁,患偏头痛10年,发则头面汗出,每遇气候将变,疼痛必甚,适有袁国华医师在宜章执业(时在1936年),我即介绍予之医治。袁医师予首风“三两三”,服药一剂,其痛即止,后屡经访问,迄今未复发


—3—

“跌打三两三”


病者从高树或楼上失足跌下,伤重垂危,看伤者没有破皮折骨,只用“跌打三两三”就行啦。


方药组成:全当归30g,金银花30g,大川芎30g,穿山甲9g,滇三七0.1g(研冲)。


煎服法:此药将酒一碗,水两碗,合煎取一碗半,分两次温服。服第一次约经四小时后,伤者必然大便,若便中带血,不必惊讶,继续二煎服下,次日必渐能行动,再将原方配服一付,静养2~3日就可以劳动了。


用药的理论依据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急虚身中,卒至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坠溺,不可为期……。”


就是说,扑跌、溺水这一类外伤,就由于本身虚竭,仓猝支不住而出现失足沉溺,以致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这在诊脉上是不可以预期的。


如由高坠下,必须一时出现目眩心悸才会失足跌下,这就是所谓急虚身中。


治则:通经脉,活气血。因为是急虚,所以着重通气活血;因为是身中,所以着重在解结去瘀。


方解:本方当归除客血内塞,温中止痛,破恶血,生新血,协同川芎理一切血,去瘀血,养新血;金银花通行十二经,消诸肿痛;穿山甲出阴入阳,通串经络,能直达病所;三七散血止痛,于跌扑未出血者,更为要药。


君臣佐使配合得宜,真有起死回生之妙。如果骨断筋折,就不属于本方范畴了。


论真脏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急虚身中”一段,句读不明,历来注家都解释为“内伤”,不想想在临床上的“内伤急中”是没有不出现真脏脉的,只有坠溺之类的外伤,虽由急虚所引起,但不会出现真脏脉。古人正恐人误会内伤,所以举例“譬于坠溺,不可为期”。


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脉虽不见犹死也。这里要指出的内伤脉象,一息5-6至是决不会死人的。


外伤就不同了,血伤之后,应当脉见迟涩,若有数象,证明瘀血入心,舌中必见瘀点,这就是很危险。


第二天我特地访问伤者,他说:“昨日吃了药后,大便下了两次血,当时觉得周身舒服,疼痛减轻。”


我问:“你怎样在树上摔下来的?”他说:“我在树上,忽然心中悸动,头眩眼花,手脚支持不住,就跌下来了。”这样对照袁医师所说,确实和事实相符,不能不令人心折。


以后这一“跌打三两三”,我常在临床上应用,都收到了如期效果。


验案:


1947年,有一曾姓者,由高楼跌下,牙关紧闭,气绝无声,其家中人请村中一跌打医师诊出,该医师见病危重,连摇头表示不可救药。


当时我正该村出诊,遂请同往救治,检查伤势后即处原方予之,那位跌打医师不信,并有激词,我即对伤家说:“吃了这三付药便可挽救”。药煎好,即将滇三七末调入汤中与服。


药后腹中雷鸣,过了三个多小时,伤者渐知人事,再将二煎药服下,又过一时许大便一次,便中纯为紫色血块;第二日原方继续服一剂,又下紫黑血块二次,疼痛消失,已能步履;第三日再服一剂,便中已无血,伤势也基本好了,那位跌打医师方才信服。


以后三四年当中他用此方治疗15例,没有不收到效果的。


1976年五建老工人队为中医研究院盖房,墙高2米多,夜间施工,一老工人失足从铁架跌下,上午八点多用担架抬至门诊,神志清醒。


跌下已五个小时,不见出血征象,受了点惊吓,臀部先着地,地下是从根基翻上的湿土松软,所以伤的不重,脉无涩象,方处以减半“跌打三两三”五付,七天假满就能来上班了


—4—

“溃疡三两三”


主治:痈疽溃后,久不敛口,或远年近日之溃疡均可敷贴。


处方:赤小豆30g,栝蒌根30g,浙贝母30g,大冰片0.1g。


用法:上药各研成极细未,称足分量后,再将药末和匀,视疮口大小分为二或三包,每包用鸡蛋清调敷,日换一次。


换下之药,不可扔掉,将脓血放置净土上,(地气)吸去其毒,次日仍以鸡蛋白合前药匀调包敷,以一料交替使用,至愈为止,药力始可用尽。


此药用后可保存,使用次数越多,效越大,看来不符合卫生和科学原理,但在实践中确是如此,原理在哪里,仍不可得。


医案:


彭某,男,60余岁,中医师,足生痈毒,冬愈春发,往始20余年,内服外敷,百药不效,后来求诊时自称为臁疮,遂予本方敷贴20余日,即告全愈。


吴氏,女,患手背发一年余,溃后肉腐见骨,更历十余医,均未见效,因家贫寒异常,遂教向彭XX家乞其余药,敷贴十余日,即生肌敛口而愈。


其邻居家有小孩,头部生一疖毒,已三年余,医药未效,吴氏以余药予之,敷贴六七日,亦获痊愈。


按语

“三两三”在《广州中医》发表后,还赠了一本杂志,即1962年第2期,我一口气将“三两三”读完。


晚饭后和宋老闲聊,问其是否全部把“三两三”发表,他说还有一些“三两三”,在临床上未验证,所以没有发表,加之已过26年,也忘掉一部分。现将宋老口述的整理如下。


—5—

“热痹三两三”


方药组成:益母草30g,透骨草30g,仙鹤草30g,知母9g,制马前0.1g


主治:热痹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等。


按语:我从此方化裁出一个痛风丸,专治痛风。


—6—

“安眠三两三”


方药组成:生地黄30g,酸枣仁30g,茯神30g,防已9g,朱砂0.1g(分冲)


主治:少寐易醒(即神经衰弱症),但朱砂不能多服,6~12付即可。


按语:本方有防己地黄之意,若温服后加白酒或黄酒一杯,则会“不安神而神自安”。

—7—

“自汗三两三”


方药组成:生芪30g,生龙牡各15g,黑豆30g,炒白术9g,灯芯0.1g


主治:自汗出。宋老常用此方,惜未将底方保存下来。笔者也常用,常去炒白术,加桑叶9g。


—8—

“镇衄三两三”


1964年,在汨罗为了治急性血吸虫病导致顽固性鼻衄,中西医皆束手无策时,我创制了“镇衄三两三”(生地30g,桑叶30g,白茅根30g,党参10g)。


用于治疗除阳虚以外的各种衄证,如鼻衄、耳衄、齿衄、眼衄、唇衄、指衄、肌衄(血小板减少)、精衄(精索炎症)腘衄、乳衄等。


特别令我高兴的是,“镇衄三两三”,每服一付,可提高血小板一万,一般七付,衄血可止


若阳虚则用甘草干姜汤(甘草6g,炮干姜15g),五付即可,再用附子理中丸善后。

更多推荐
太全了,五十多种病症穴位按摩(收藏篇)
金庸武侠里的名医,放到医院能干啥?
郁仁存:手术的癌症病人,可以吃中药吗?
别说中医都是慢郎中,中医也有急救法
春节说中医
肝木克脾土!脾胃闹哪样?马上就要到来的春天需怎么养?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