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嘉莹和女权

王芊霓 芊霓的咖啡馆 2021-01-22


想随便聊一聊叶嘉莹和女权。


在看电影之前我对她几乎不了解,我只知道是研究古典诗词的,我一开始更没期待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能教给我在当下中国如何做一个女人。但看完《掬水月在手》,就觉得,哇,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存在。经历了一个女人这一生能经历的最惨的所有事情之后,还可以活出不自怨自艾,也不怨天尤人的姿态。


这种美超越了价值观,让女权还是女德的问题只能退后了。



用今天的眼光看,肯定会觉得如果她丈夫那样对待她,肯定要离婚的,或者至少要愤怒啊控诉啊之类的,但是她就是那样忍下来了,她那一代人觉得不能离婚,她就没有离婚。


如果让她和当代的知识女性比较,后者她们也很聪明敏感,智识上很能提炼现在社会的问题,然后比如遇到了性骚扰,她们还能站出来去发声去打官司,你可能也会觉得她们有勇气,但是你不会说一句这个人活得美活得漂亮。



叶嘉莹她经历了这么多,少年丧母、中年丧女,但她只是像她的同事和好友刘秉松说的,她的表现只是眼睛红红的,然后匆匆跟同事们打了个招呼,就继续去图书馆工作研究。是不是只有那个年代的,并且只有是那个年代受过教育的人,才会这样子去面对一个苦难?


这就是君子的意思吧。


我当然希望自己能做到,能和她一样是平等看待悲和喜,我希望自己能做到,但实在差得太远,自己明明就是那种喜怒形于色的人,情绪化严重。


有人说,这就是人的性格,跟诗歌没有太大关系。但纪录片表达的很清楚,她的诗歌和她的生命是融为一体的,遇到丧母之痛,丧父之痛,还有女儿女婿的意外的去世,他都是用诗歌把他们写出来,然后慢慢去化解。她的哭母诗和哭女诗,我们不一定能看懂,但你听她吟诵,肯定会感觉到她。


有的人可能和诗歌产生不了共情,那你也会羡慕她有一种资源和工具能够去支撑她,能够去化解掉她生命中的那些悲苦。就像已故台大教授柯庆明评价的,叶嘉莹就像诗词的传教士,诗歌是她的信仰啊,是她力量的来源。


现代人好像很难找到那样一种方式,现代人的方式都是消费主义的,是要花掉金钱的,诗歌这种方式当然更美更纯粹,或者像戴锦华说的,是更内部性的,真的会因为这个感动。


现在很多女性身上会有矛盾,家庭和工作的矛盾,这种矛盾和张力,在叶嘉莹身上体现到极致。


她在公共生活领域是那么受人敬仰爱戴的一个人,但是回到家里要受到她丈夫阴晴不定的对待,要么冷漠要么呵斥,生孩子的时刻就把她一个人丢在医院,甚至可能也遭受过家暴,这是多大的矛盾,她还是给化解掉了。


这对很多女性来说当然会是一个启发,她说的弱德之美——你们可以欺负我,生活可以对我不公,我也不硬着跟你们去对抗,我就像风中的芦苇一样,我还是要做我自己,任凭生活怎么亏欠我,我还是要完成我这辈子要完成的事情。


她的自我是很强韧的,套用今天的西方心理学解释,她的原生家庭是很幸福的,父母的感情很好,她跟父母的感情也非常好,这是她幸运的地方。


纪录片渲染了一种氛围,里面的诗词是她自己字正腔圆北京话的吟诵,配乐渲染了一种穿越的感觉,你就跟着沉沦进去了,当然那些诗也不是字字句句都懂,我反而是靠英文字幕懂一个大概,但就是有种淡淡的哀伤、徘徊和熨贴的感觉,很难描述,但是眼泪就是会止不住。说真的谁活到30多岁没经历点事?每个观众这个时候可能都想到了自己遭遇过命运的不公、不愉快的情感,但是叶嘉莹那么大的事情能挺过去,我也跟着她把自己安慰了安抚了。




女性观众感触会更深,这个片子会让你知道她不仅是诗词大家,她还是一个普通女人。


弱德之美好像是跟现代的女性观念对立, passive virtue,一种被动的美德,不就是逆来顺受?但是又能够沉默的反抗,我理解就是能够在各种逆境中保持自我。


看了《红蕖留梦》,叶嘉莹自传中的寥寥数页,她先生可能是有点心理疾病的感觉,是要仰仗夫权作威作福那种人,越不成功越靠老婆养家越要在家里发威。

叶嘉莹的存在是让我曾经的女性主义的观念有一点松动。


比如我之前很坚持,你如果遭遇了性侵,你就要说出来,就各种转发,然后震慑伤害了你的人。这个跟弱德之美完全是不同的策略。


弱德之美这样的观念能打动其他的年轻人吗?可能很难。不过最重要的启示是,无论你是强德还是弱德,都别忘了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叶嘉莹她就是不断在事业上去追求并取得了成就,没有把精力耗费在跟恶龙缠斗上。


当然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可能会是如果大家都不斗争,到最后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就会有更多的女的受到侵害,是要aggressive、active,但号召active就会有一个问题,它会有一种取向,就是那些被动的人是不够勇敢甚至是在审美上不够美的,但叶佳莹太特别了,她打破了这个,她的存在在我的价值坐标里面是更美的。不知道这是不是说明我已经不算女权主义者了,该被逐出圈子了。


你可能还是想问,到底和诗歌有啥关系?她的诗歌一直在滋养她的自我啊,并不是说小时候有充足的安全感,就静态了满足了,这个诗歌是一直在不断滋养她的,她喜爱的像辛弃疾,杜甫,都是经历过忧患的,唐朝的这些诗人的经历也在激励她。


诗歌是她的一种寄托,她的远方,只要有远方,她就永远都不怕现实的残酷。在最悲痛的时候,还可以把自己封闭在诗歌的环境里面,就可以暂时把那种悲痛隔绝开来,然后慢慢溶解、释放。导演陈传兴说叶嘉莹的主题是诗歌与存在,我理解就是诗歌作为她的存在的方式,她的日常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是诗歌,诗歌就在生命里流淌啊。现在很多人报基于西方心理学的写作疗愈课,叶嘉莹早就在践行这个了。



除了叶嘉莹,很多讲诗词的人,我们看上去都会觉得他们很保守很落伍,但是叶嘉莹没有给人这种感觉,反而会觉得她超越了时代,这是为什么?


一个左派的激进的人也能get她身上普世的人性的美:就是面对挫折能够扛过去,能够不怨天尤人,不变成另外一个人,不失掉生命的光彩。叶嘉莹太耀眼了,面对她会顿感自己的渺小。


戴锦华说叶嘉莹是她心目中的大女主,虽然她很认自己的传统的角色,包括在家里还要做家务还要带孩子,但同时也去当家庭的 breadwinner。光凭这一点,女权主义者是没有理由去批判她。


叶嘉莹这么特别的人生经历到底有什么普遍意义?并不是说要学习她的忍,最关键的是要完成你自己这一点,无论你反抗还是不反抗,都不要忘了自己作为一个女性,这一生要完成什么事情?能不能把性别忘掉,不管不顾地去实现它。


戴锦华接受采访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叶嘉莹的存在其实会让我们反思究竟要如何重新对待中国传统社会的那种遗产,前现代的遗产,也许他离我们85后90后很远,但是可能弱德之美一直都写在这个民族的基因当中,我们是不是要抛掉,然后完完全全拥抱西方,拥抱来自西方的女权主义,叶嘉莹的“诗与存在”方式对这个问题是提出了一个挑战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