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木丁谈女性,你的情绪感受并不低级

王芊霓 芊霓的咖啡馆 2021-12-19



从博客时代一路红到豆瓣和微博的水木丁,通过作品《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只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我们心中的怕与爱》等成为微博上拥有七十万读者的人气作家。


她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诉说生活的困顿,而这些读者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女性,“陪伴女性”成了她一直坚持的事。


2017年,她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做了半年的心理咨询实习。当她看到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这篇论文时,醍醐灌顶,原来“自我”之下隐藏了太多的奥秘。


于是迫不及待地要与这些姑娘们分享。


计划中的微信直播,从预计的五个小时扩展到了十几个小时,最后,荣格这篇短短七十几页的论文被讲成了一节心理科普课,又集结成了这本十二万字的书——《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


不久前,我在一家咖啡厅见到了水木丁,和她聊了聊这本书。这些心理自助工具,甚至是看起来鸡汤的书,真的能帮助到我们吗?




成为职业作家前,我当过初中老师,在国企上过班。职场就像一个战场,要往上走,你必须好斗才有竞争力,因为越往上职位越少。


但我的性格更崇尚和谐,就算我有能力,很多机会我也不会去争取,因此我在职场里不是一个能往上爬的人。


这可能跟性别也有关系,女性从小受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不能太有野心,不能去争抢。一些男性朋友告诉我,他们会直接跟老板谈去争取职位,我很惊讶。


在职场我不敢说加薪,也不敢说升职,我觉得上司应该去发现我的才能,主动来跟我提。我不好斗,攻击性也不强,所以我就去寻找了另外的发展方向,比如写作。反正世界很大,并不只有一种方式。



看了荣格的论文以后觉得太有启发了,就想分享给我的读者,这篇论文虽然只有七十多页,但我讲了非常长时间。


在我刚开始讲课的时候,我发现这篇论文里涉及的很多基础知识许多人都不知道,比如说情绪和理性的区分,认知和逻辑的区分。基础如果没铺垫好的话,读者根本不可能看懂这本书,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铺垫基础。


大师真正干货的东西,就在于他的思考路径。我们要了解一个大师的结论非常容易,但是如果我只是把结论告诉你,你只会似懂非懂。


我当时去学了心理学,又做了半年的心理实习,才真正看懂了这篇论文。我这本书是带着大家跟着荣格走一趟,把荣格的思考路径展现出来。


我不是什么权威,我在心理学上是业余的,但只有业余选手才懂业余选手的痛。他们卡在哪个点我都知道。因为我走过这条路了。


书名里“不卑不亢”的意思是:认识自我可以让自己宣布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不卑;认识自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不亢。


很多人认为书名很鸡汤。其实读完了以后,会觉得标题是没有问题的,“不卑不亢”强调的是个体的状态,这本书也是想让个体的生活状态更好一点。












我在书里写了,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太重视逻辑和理性,反而会忽略本能的感觉和情绪,这很可惜。


我先在自己身上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在学心理学时突然发现我的逻辑思维太强了,我的感觉和潜意识都没有释放出来。


而荣格说你要相信你的直觉,你的潜意识是你的天赋。


我认识很多作家,太知道他们的问题在哪里了。


作家比起普通人,应该要更敏感,更强调情绪。但写作本身其实是逻辑化的,因为文字需要逻辑理性。而对于作家来讲,如果文字里理性的东西太多,感性的东西就会少,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减少。


不只是作家,学者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写论文的过程是非常程式化的,开头是一个论点,下面是几句论据,然后再重复和升华一下论点。


对于逻辑和理论功底比较强的人来说,应该在这样逻辑的基础上,去重视和尊重自己的情绪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相信自己的感受,觉得感受比较“低级”,需要用逻辑论证,没有论证过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但其实人的感觉比逻辑思维敏锐几千倍。




人的感觉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可能就是来自于某个人一个微表情、某一个瞳孔放大。这就是潜意识的直觉,其实在科学上也解释得清,因为人在撒谎的时候,瞳孔会放大,如果是感觉敏锐的人,能够看到对方瞬间的微表情。


当时他可能没察觉,但过后一个瞬间会有感觉冒出来,这就是还没完全被理性吞噬的人。


我们都是人生的囚徒,人其实最容易被自我困住。如果没有参照物的话,你是没有办法判断对与错的。


这时候你会特别需要一个旁人把他的感觉告诉你,专业的咨询师就是这样一个作用,我也是想提供一本“越狱指南”。


我当时实习是荣格学派的一个分支,意象对话,意象对话和文字没有关系,他主要就是看你脑海里的图像。我当时就想把旧的自己扔掉,去打开新的东西,重视图像的过程让我抛弃了逻辑,意识到了直觉的重要。


我做咨询师的助理,咨询师让我画一张画,让我描述画的意思和看到画的感受。


我当时说了一句我感觉如何如何好,但马上被打断说这个叫做评价不叫感觉。


人类的感觉只有4种,喜怒哀惧,如果我说我想哭,这才叫感觉。


心理咨询其实是在解决情绪情感上的问题,只不过是解决情绪情感问题可以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逻辑知识。


我们很多人对于自我是非常的无知的。尤其是书念得比较多的人,自以为学到了一堆关于自我的知识,用这些知识讲道理、贴标签。


比如说,一些理工科男生的逻辑思维很强,但他的认知不一定对。有时候女生只是想要疏解一下情绪,但他开始讲道理,还告诉你哪里做错了,这样女生只会更火大。


有情绪的时候要去安抚情绪,而不是讲道理。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会觉得在跟神明对话,他会赐给我一些灵感,


我是一个泛神论者,对“道法自然”深感敬畏。我们可以说自我很渺小,也可以说自我很大。因为我们是生态链的一部分,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这个“我”是跟神灵一体的。


现在风行的心理学鸡汤、灵修与冥想都是精神领域的刚需,人心里总是需要有一个寄托的。


我在书里用了ABCD四个同心圆,A这个点代表我们每个人自己,B代表社会关系, C代表大的社会环境, D代表了人类社会和地球上的万物的那个世界。


任何个体可能都会跟B和C有所冲撞,因为个体实在太渺小了,动不动就被B和C碾压,然后你就会想找一个更大的力量去支撑自己。


比如社会和你身边的人都认为你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组成家庭,都应该生育。我希望读者可以问自己,哪些东西真的是你想要的,哪些是集体或者是社会内化的,或者是绑架了你的。


这其实挺难区分的,比如我们说女人要有生育自由,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是享有生育自由,在生育上的主体性是百分之百,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呢?


一种绝对的自我其实是奢侈,并不是看了任何一本书,这个人就能马上找到自我了。我不会声称能帮你解决问题,哪怕是心理咨询也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我做的工作是帮你区分:这是感觉,那是逻辑。分清楚这个是社会的要求,那个是我的要求。只有先分清楚,才能够做取舍。


什么是倾听自己的声音?其实很多人只能选择到一个70%符合自己意志的生活,虽然不够完美,但至少出自自己的意志。


最痛苦的是ta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也不是必须与外界对抗才叫有自我,很多一直在对抗的人可能是青春期的一个滞后。关键是要主动去选择,而不是要别人来替自己选择。


很多人对荣格有误读,认为他过于强调个体,否定集体。


荣格写这本书的背景是二战之后,当时极端的集体主义引发了世界大战,这是对当时纳粹德国的一个反思。荣格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调个体的重要性,是在纠偏,他希望在整个集体走入癫狂的时候,个体能保持清醒。




荣格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好集体的,在一个好的集体里,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


回到现实生活,有一个银行的男孩,拒绝行长的劝酒就被打了耳光,这里银行就是一个集体,行长就是权威。谷歌公司也是一种集体,那里的氛围非常自由,工作期间你也可以随意玩,比如你可以冥想或者打乒乓,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创造力。


集体和集体是不一样的,荣格不会去否定谷歌这种集体,荣格是告诉你集体有好有坏,而你作为个人,不要被集体的东西洗脑,丧失了你的判断能力,比如行长打你耳光让你喝酒,你还觉得这是我是集体里的人,我要顾全大局。


年轻人其实是有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和的,你甚至也可以退出这个集体,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本文首发澎湃新闻)王芊霓 葛诗凡/采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