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威:双减后的教育将更“费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螺社区 Author 滕威
滕威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人文学者,对“双减”政策出台后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等进行了剖析,针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在教育中的功能和位置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和忧虑。
她笑称双减后可能更”费妈“了的短视频也在前段时间刷屏了朋友圈。很多朋友觉得视频太短不过瘾,希望看到采访全貌。以下内容就是完整文字稿。
01
双减:对教育内卷的急刹车我是滕威,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同时也是一名刚刚经历了小升初的学生家长。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我是拥护“双减”政策的。
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减少校内课业的负担和课外辅导的负担,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它出台得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
我看到一份资料说,我们国家从1955年开始到今天为止,出台了至少7个以上关于“减负”的通知、规定、政策等,距离今年最近的一次就是2018年的“双减”通知,比如严禁各种学科类的竞赛,不允许把学科类的竞赛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标准;严禁校外辅导机构和学校进行挂钩;还有校内要减负,校外机构的审批要更加严格……
这些其实都是从18年就开始在做的事情,但在我的观察当中18年的那个政策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延迟到了今天国家才“重拳出击”,给人感觉好像突然一夜之间就暴风骤雨,所有的教培行业和教育的相关产业,好像一下子就遭遇了“重锤打击”,大家都用一个词叫“凉凉”。
但这个凉它有一个过程,它不是突然之间发生的,其实18年给信号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大机构仍然在扩张,资本仍然在疯狂下场,机构和学校以及相关行业之间的连结和互动还很密切,大家都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国家层面的这个信号,总觉得不会真正实行,还可以打擦边球,所以当国家真的要把精神彻底贯彻和落实的时候,人们才惊觉剧变。
为什么我欢迎这样一个政策的出台呢?因为我也是刚经历完孩子小升初的过程,我朋友圈里几乎所有的家长,最晚从孩子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都要投入到小升初这场战争当中。很多孩子之间的对话都是围绕各种考级杯赛,比如说考KP,考华杯赛什么的。连五年级的小孩子课间都会讨论比如说哪个哥哥姐姐成功上岸了。
当你看到10岁左右的孩子们一本正经在谈论这些。家长也特别焦虑,可能同时在十几甚至几十个小升初的群里面,每天汲取各种有用的、没用的、真实的、虚假的信息。
18年的政策当中明确规定的不允许学科竞赛,不允许和招生挂钩,但是现实中,如果孩子想被名校点招或者自己择校,那他们就要投入到杯赛和密考中,无数的家庭把时间精力投入其中。
我是2018-2020年亲身在这个过程中跟着摸爬滚打了一圈,我发现当政策不允许的时候,家长的焦虑是翻倍的,因为一切是不公开不透明的。
首先就是你要懂很多暗号,要有专人辅导你,大家好像有这样一个传帮带的传统,比如你的孩子今年小升初结束了,你就会把这一套知识传给我,比如说这个缩写是什么学校,去秋游意味着什么,集体到哪里参观又意味着什么,然后怎么能抢到那个大巴票,我甚至听说有在地下停车场密考的,这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了,不是网上的段子和网络小说里面写的。
那为什么家长会趋之若鹜?哪个家长真的会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但是家长停不下来,孩子停不下来,学校也停不下来,全社会都被卷到里面,越卷越紧,但是谁也停不下来。
我在“硬核读书会”录的那期谈电视剧《小舍得》的播客中,谈到教育内卷的问题,引起很多共鸣。这个时候唯一能够让这件事刹车的是什么力量?就是国家层面。所以国家就说,现在必须刹车,紧急刹车。
我觉得这是必要的,但这叫硬着陆,硬着陆肯定会带来很多很多的痛苦、很多很多的紧急问题,但是它必须得着陆了,必须得刹车了,否则的话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家庭的稳定,影响全社会的和谐,把整个民族带上一条不归路。
因此,转型是必要的紧迫的,但我也还是要说,我们教育出现的问题,不是光从“双减”就能一杆子解决掉,它需要一个系统回顾、整理、调整甚至转变整个国家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结构、教育的文化。
开始改了,这是一个好事,总比大家明明看着不正常,但是谁也不说,谁也不动要强吧。
但是教育改革不是别的改革,因为它牵一发动的可能就是一代孩子。所以,它应该讨论得更充分,谋划得更周全,应该因地制宜,应该原则当中也有灵活度。最担心它成为一个搞运动式的或者是互相比拼政绩的事情,比谁更积极,每个地方都去比谁更雷厉风行,这个没有意义。
一场改革光有好的出发点不够的,真的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不容易。所以尽管我拥护和支持这个政策,但我看到文本表述是毫无异议,但它在落地过程当中,它的每一步,我现在都非常焦虑和担忧,因为我的孩子就是这个政策落地最直接受影响的这一代人啊。
这个焦虑是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的,它涉及到他接下来怎么面对他的中考,面对他的高考,我怎么和他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教育观、人生观,这都是我要面临的问题。
02
机构训练出的做题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学习能力我和朋友们同事们在校园里做了一个教育实验田,做了差不多4年,我在那里每年接触大概一两百个孩子,都是我们大学老师亲自带他们,我们希望给孩子们一种不是应试性的、真正有启发性、成长性的有氧的人文教育。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接触到非常多有潜力、有才华、有想象力、有悟性的小孩,他们也带给我们老师很多惊喜和灵感。但到了四年级以后家长可能就不再送他们来了,为什么?
首先是因为开始面临小升初,很多学科补习占据了他们的时间,我们这种人文底蕴的素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东西在一些家长看来不是必要的;第二,你发现这些孩子再来的时候,他们也没那么开心了,注意力也没那么集中了,因为他们在想一会儿还有什么课,还有多少题没刷。
还有,你会发现孩子难以进入到真正体现教育和学习规律的那个过程当中去,他们更习惯补习机构的方式,比如说老师给你做好了思维导图,划好了重点,然后总结好知识点,拿回去背,背完了以后老师再给你一套试题刷刷,完了以后再给你一套提高资料再继续刷。但比如说,我们让他去好好地体会一首诗,让他去画一个《山海经》里的怪兽,让他去想象一下《海底两万里》的海底世界。
他们开始变得没耐心,他们被那种压缩饼干似的教育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不再是我们试图从小培养他们成为的一个自发自觉、乐于探索的学习主体。
这些机构喂养或训练出来的做题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学习能力,也不一定有自主学习的兴趣,但在成功学的鸡汤浇灌下,竞争意识很强,从小深谙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道理。
国家出台禁令是为了解放家长解放孩子,但是一系列文件、政策怎么去改变甚至终结常年形成的教育观念和惯性?这套东西已经根植在每一个成为父母和即将成为父母的好几代人心中,我们怎么去改变它,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所以这个政策出台后,有一些家长很开心,有一些家长非常愤怒,他们觉得,我们家孩子学有余力,学校这点知识对他们来说早就学会了,为什么不能继续往前学,凭什么一刀切不让学,那让我们家孩子干嘛?比如孩子就不喜欢弹钢琴,也不喜欢到外面去跑步,就愿意做物理题数学题,为什么不让学?
还有一些家长觉得这个政策把孩子们的一些路堵住了,因为不让补课,不让培优和拔高,但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现在还没改变,而且考试题还越来越难,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如果说普职比真要达到5:5, 一半孩子将进入到职业技术教育这个系统当中去,但很多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初中毕业就进入职业教育,他们觉得就是拼了命鸡娃,也要让孩子进入到高中、大学这个体系当中去。所以,这些家长现在非常焦虑,这里面也包括我。
观念上的改变不是几个政策几场新闻发布会就能改变的,靠家长自己消化领悟政策精神以及国家的良苦用心,我觉得也不太可能。
我认为需要更细致更深入的文化动员和宣传,单纯地投诉、举报、查处,可能某种意义上会激化焦虑和矛盾。所以我观察到,最近我身边的很多家长几乎都在想辙,大家凑在一起也是讨论怎么办。
一面是各种文件接踵而至,一面是周一到周五的机构门庭若市。各种渠道打听好老师,各种形式打算自组班。甚至有一些教培业网红在鼓吹说,赶紧抄底儿娶教培行业的女老师,或者各大公司国企赶紧招聘一批教培行业的员工,作为员工福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有些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也反映出现在普遍的社会心态,大家还没真正想停下来,都在寻找空间。
03
双减对中间阶层影响最大我的一个老师,他说我的父母是农民,我是名校博士、美国大学教授,然后我的孩子可能又去当农民或者蓝领,这有什么不对吗?
理论上讲,我觉得通过教育去不断地震荡阶层,这也是社会公平的一种途径,谁说教授的孩子就必须得是教授?如果这样的话教育就成为了世袭的一种途径,你爸你妈是北大教授,你至少应该是一个211大学的教授,教授家庭一定出博士,公务员家庭一定出公务员,那这个社会就没有什么前景也没有什么动力,没有什么公平可言,对不对?所以教育用来选拔人才,教育用来改变社会阶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社会公平的一个体现。
但震荡到我们头上,我们可能不太心甘情愿。我们作为跻身中产或者所谓社会精英阶层当中的一员,可能没有办法那么容易接受自己的孩子阶层跌落,所以才会不断在教育上去投入,不断地去push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些中下阶层,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跃进,也不能说人家就不对,是吧?所以我觉得双减可能它对社会中间阶层的震荡和冲击是最大的,特别有钱的人是不受影响的,因为人家孩子本来也不上学而思这些机构,底层受的影响也不大,因为很多三线或者是县城、乡村也没有这些培训机构,家里也没有那个钱。
底层孩子的教育几乎全部都是在学校完成的,他们如果能考上北大清华,那全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和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这两头的家庭都不受影响,最受影响是中间。但是现在中间本来就最焦虑,最没有安全感,股市一轮熊市、学区房的取消、疫情、行业不景气等等这些都可能让一个中产家庭坠落。
所以今天我们谈论“双减”,我们对这个政策的种种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不单单是针对这个政策本身的。你说让孩子少写点作业,让孩子少去课外辅导机构不好吗?家长肯定都愿意啊,又省钱又省事儿,孩子也开心自在。
但家长一细想,作业变少了,补习班全取消了,但中考高考还是那么难,好中学好大学还是择优录取,那自己孩子光靠校内学习是不是能挤上独木桥。家长不是反对双减,而是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感到困惑,比如整个家庭日后是否会面临的阶层变动,未来的是不是向下流动感到焦虑。
所以如果不能让中间阶层的家长感到有安全感,他们是很难打心底里拥护双减的。有人会说,底层拥护就行了。但受双减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底层的家庭啊。
04
双减后更“费妈”了有人说课外补习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延伸,那如果课外补习没有了,家长当然就更有压力。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妈妈更辛苦了。我们妈妈群里面用两个字来概括这种变化叫“费妈”。这个政策出台以后更“费妈”了。前几天有个朋友在公号写了篇文章叫《孩子在家5分钟喊一次妈,影响妈妈进步》,我非常同意,太影响我的进步了。
很多朋友说,你们大学老师寒暑假在家干什么?你们不用996,不用上课,你们多舒服啊!我们就靠寒暑假在家写论文,搞科研,结果孩子5分钟喊一次妈,你说能写出来吗?我多少本书“胎死腹中”,都是因为陪孩子在家过寒暑假。
大家会问那爸爸去哪了,不是说爸爸不参与家庭教育,我们说“费妈”其实是一个代称,可能也“费爸”,但是考虑到今天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上面投入得更多,介入得更深,所以我们才说“费妈”。
有的人分析说“双减“政策也是给家长减负,教育成本降低了,养育成本降低了,才会缓解生育焦虑,大家才愿意多生孩子。
但是我们忘记了一件事儿,就是今天我们这个生育焦虑不光是养得起、养不起的问题,这跟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一代人不一样,那一代人生五个还是生三个,主要是看养不养得起,至于孩子怎么长大不会多想。
但是90年代以后,随着育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种精致育儿的文化中,当然这种文化的形成可能有消费主义的影响。所以这种文化惯习之下,今天的很多人即使生二胎三胎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放养。这个观念一时半会是很难改变的。
而且年轻的父母很多自己是独生子女,上面有四个老人,下面有两个或三个孩子,它不仅仅是说“双减”政策有可能降低成本,然后他就没有了生育焦虑,没有生育焦虑他还有养老焦虑,他还有自身作为“社畜”的生存焦虑。
就像网上那个流传的段子一样,上联是一个家庭,两个夫妻,生三个孩子,养四个老人;下联是八点上班,晚九下班,费十分力气,还百万房贷。看着就很悲惨。
我作为女性,还要多说一句,二胎三胎家庭的妈妈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她还有没有机会重返职场,如何公正地评估她在家庭中的劳动与情感付出?
我希望不管二胎还是三胎的政策最好都不要对母职、对母亲、对女性形成一种道德绑架,比如不生或不多生就是自私,就是不为社会做贡献之类的。2021年了,这种论调就不要卷土重来甚嚣尘上了。
05
双减后的教师处境如何?另外一个问题,双减之后校外辅导被禁止,政策导向是希望把孩子们推回到校内,我觉得没错。
我身边也有一些孩子是从来不上课外补习班的尖子生,但这些孩子的家长会抓得比较紧。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政策文件出来了不少,可是校内准备好了吗?校内的资源配置是不是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么多年来在校外培训机构受训的学生大潮的回归并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这是家长们现在很焦虑的问题。
我们学校里的老师也是人,他们不是AI,我看我那些做老师的学生们,非常心疼他们,他们已经到了身心疲惫、越来越丧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的程度,全靠一口气吊着上班。
一线教师,他们又要带班,又要教课,又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还要进行思政教育,还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还要防疫管理,每天各种家校沟通,要管学生的身还要管学生的心。我们家长在家面对一个两个孩子一天,都叫苦连天,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学生,还要完成那么多工作,承受那么大压力,现在还要延时服务,寒暑假还要托管学生。
现在很多一线教师本身已经处于这样一个不堪重负的状态,很多老师都是每天睡不到六小时,一周工作七天的状态。我的学生们大四去贵州青海支教一年没叫过苦喊过累,回来公立小学教一年书,累崩溃了。不是身体受不了,是压力太大了,这个社会对老师要求太高了。
今天很多老师都如履薄冰,全社会对教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关注,老师、学校的一丝一毫举动,都可能会引发一个你想象不到的舆情,这个舆情带来的压力是这个老师、这个学校甚至这个地区都没有办法承受的。
现在社会和网络各个层面对老师的要求已经不是对一个职业的要求,而是对一个360度没有死角的完美的人的要求。别人都可以有多面性,老师不行,必须表里如一。你说你下班着急,孩子等着你去学校接,你插个队,别人可以,老师不行;比如说开着开着车,突然有个车别过来了,然后坐车里怒骂一句脏话,被摄像头抓拍了放到网上,别人可以,老师不行。
但老师就没有情绪吗?就不是人了吗?我上课带给孩子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教的都是我毕生所学,我下课了出了校门我不能做个普通人吗?我们今天的网友对老师是一个道德完人的要求, 360°无死角,24小时没间歇,哪一个年轻人受得了这种对待?
你白天上课,晚上你蹦迪被人拍下来了放到网上,你看这个老师穿个吊带在那蹦迪呢?或者这个老师抽着烟在酒吧喝酒呢。有明文规定老师不能蹦迪吗?没有吧,但是网络上可能不这样认为。我发了个朋友圈抱怨了一下什么事,也不行。你要光是比如说在学校里的教学压力,说怎么把孩子的成绩搞上去,我觉得这个是工作范围之内的压力,这个种职场压力大家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所有人在放大镜下面看你,你这个人的全部都被放大了,这就很难承受。
我们不能要求老师成为一个道德上、语言上、行为方式上的完人,这个任何人也做不到,机器人也做不到。
而且从9月1号开始,所有的中小学生从校外回归学校,这个趋势是好的,我也希望孩子们都在学校完成必须的教育,但是学校的软硬件准备好了吗?如果学生是早八点到晚六点十个小时在学校的话,老师至少要在学校十二到时十四个小时才能大致处理完全天的工作,回家还要熬夜备课改作业。
老师延时服务的报酬是学校出还是教育局出?我听闻一些学校上学期的延时服务补贴还没发放,甚至有的学校还没落实钱从哪里来。
老师也是人啊,凭什么老师担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然后如履薄冰每天担心被投诉被批评。老师也有家庭责任要尽,老师也要供房这些生存需求要解决,老师的付出要求合理的酬劳,这不是社会应该对教育做的投入吗?
这些工作都没有落实的时候,孩子们就都挤回来学校了,那你想想老师的积极性能有多大,学校的积极性又能有多大?当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性都没有那么大,只有一纸文件要求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能为孩子提供的校内教育资源和生态又是什么样的?
原来校内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还有一个校外教育作为补充或衔接,但是今后校外机构没有了,出了校门就变成只能以家庭教育为主。而且这个家庭教育还就必须是自己家的,不能是私教或家教。
那有的家长就说,这不是彻底进入拼家庭教育的时代了么?即使孩子们都接受同样程度的公立学校教育,也没有重点班,也没有重点校,老师也轮岗,教育资源分配尽量公平。但是回到家关上门那一刻,不同背景的原生家庭的孩子就将面临不同的教育环境。
很多家长质疑“双减”政策是否能带来教育公平,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质疑的。以前爸爸妈妈不是高知,还可以通过送到机构去提高。现在没有机构了,那爸妈又不会,请私教家教也不许,那怎么办呢?比如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学英语来说,送去一个英语戏剧班,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比如我自己也说不好英语,如果孩子学校也没有这类课程,那我的孩子可能就没机会再有这方面的提高。一对一外教,国学等等这些可能都是这种情况。那如果家里没有英语、人文方面的专家或老师,这些孩子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在校外进行有益的提高和补充。所以很多家长对一刀切的做法,对学科类培训的认定等方面都有一些不理解和不支持。
虽然严重内卷这类问题已经暴露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硬着陆、急刹车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但是它仍然是要着陆在一个准备好的地基上,仍然要尽力排除可能的隐患,否则容易出事故哦。特别希望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能虚心耐心广泛充分地听取一线教师、学校和家长的意见。
有人说,改革嘛,必然要有代价有牺牲啊。话是没错。但教育改革,事关一代代孩子,尤其是现在初二初三和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正面临升学,突然双减,家长和孩子们都有点儿无所适从,根本停不下来。他们说作业减了,辅导班没有了,但升学考试难度没降低啊。
现在跟北上广的家长们说,你们完全不用补课,不用额外增加学习任务量,就学校留的作业,就学校教学的内容,就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上985,他们肯定是不信的。所以很多家长的态度是,你减你的,我家孩子该学还是得学。你不能说这些家长不识时务,或者不知好歹,或者说他们蓄意阻挠,一家一个娃,谁放心让自己孩子当文件的小白鼠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引导,要给家长们吃定心丸,让家长们看到可行性。
从产业结构和国家未来的产业转型来讲,我们确实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我们现在有很多数据表明,我们的技术工人缺口巨大,那么国家有这样一个导向,让更多年轻人去接受职业培训,成为未来专业技术工人的劳动力资源。
但这个分流政策的实施还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要先准备好,如果职业技术教育它是一个好选择的话,那么普职比一半一半没有问题。但之所以现在这么多家长一定要鸡娃,一定要让孩子冲破中考那一关挤到高中的赛道里,不是真的觉得自己家孩子是读书的料或者自己家孩子一定能考上大学,他只是不愿意他的孩子初中毕业就进入职业技术学校,为什么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认为去职校的那些孩子,他们就是“坏孩子”,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认识,去那种地方孩子就废了,就是去混的。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因为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师资,没有足够的教育投入,软硬件都不行。今天说普职比5:5,哪个家长愿意自己孩子去那种地方混日子对不对?
我这样说可能一些做职业教育的朋友会不同意,他们觉得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是,每个省都有一些职业教育的示范院校,但是中国整个职业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一个能够让家长觉得可以接受的状态了吗?
如果职业技术学校都做成了蓝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孩子在这里真的学到本领,学到知识,学到技术,出门就业能独当一面,我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一定要鸡自己的孩子去考大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而朴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件精密和复杂的事情。把孩子培养成人,培养成才,都非常不容易,它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地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新学期开学快一个月了,“双减”政策后续的许多配套还在加紧制定和实施,我们希望孩子们和家长们都从中获益,更有效地学习,更放松地生活。
文章|滕威、海螺社区
转载时有删减
微博:@芊霓的咖啡馆
B站:@芊霓的咖啡馆
小宇宙:@直来直去
延伸阅读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得到的“在看”越多,最新推送的文章在信息流中出现的位置就越靠前。所以如果喜欢,就动动小手点一下“在看”。另外,也可以把公众号加为星标哦,更方便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