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

青苗法鸣 2023-09-28

您的招募需求,我来扩散

(发布信息,请点这里)

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 

29家院校刑法学科合作共建


2022年7月28日,由北京大学牵头、29家法学院校刑法学科合作共建的“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仪式暨“课程创新与资源共享”教学研讨会于线上举行。


一、启动仪式

“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仪式由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北京大学法学院车浩教授主持。车浩教授以一段开场视频拉开会议帷幕,视频简要描述了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筹建过程、前期活动和未来规划。随后,五位嘉宾先后致辞。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剑锋教授代表北大法学院祝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成立和正式启动,并感谢法学教指委和北大教务部对申报的大力支持。潘剑锋教授指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由29家国内顶尖院校共建,其成立不仅是北大法学院的喜事,也是全国众多法学院校的喜事。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组织一大批优秀青年刑法学者举办系列活动,为培养优秀学生作出了极大努力,值得赞赏。

(潘剑锋院长致辞)


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树忠教授阐述了成立虚拟教研室的重大意义,北大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始终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之中,难能可贵,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在申报前已探索相应运行机制,获批具备深厚坚实的基础。李树忠教授对建设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提出三点期待:其一,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二,探索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其三,协同共享,让更多法学院共享成功经验。

(李树忠秘书长致辞)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教授用“突破”“创新”“教学共同体”和“问题导向”四个关键词阐述了虚拟教研室的功能和目标。她指出,虚拟教研室要突破原有框架,吸引更多专家,推动教学创新,构建包含教师、学生、业界专家等在内的教学共同体,通过课程教学梳理出法学教育的难点、关键点,服务培养高水平法学人才的目标。傅绥燕教授肯定了北大法学院“常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期待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探索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傅绥燕部长致辞)


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邓云认为,建设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对加强刑法课程建设、促进课程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刑事检察工作离不开刑法理论的支撑,作为专门培训检察人才的机构,国家检察官学院愿意积极参与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最后,邓云书记提出三点期待:其一,国家检察官学院与各院校法学院共同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贯彻,推进刑法研究与教学;其二,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有机融通,共同开发更多优质刑法课程;其三,让更多高校教师走进国家检察官学院,分享科研成果、教学经验。

(邓云书记致辞)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指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对刑法教学建设至少有三重意义:第一,利用网络技术,为刑法课程内容、方法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第二,打破校际、学界与实务界的屏障,推动刑法知识更新,促进课程理论与实务活动结合,为刑法知识共享提供技术支持;第三,为教学风格迥异、各有侧重的各校展示教学成果提供平台。陈兴良教授认为,各共建院校应保留自身风格,同时寻求彼此间的共性并予以打通,通过交流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我国刑法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陈兴良教授致辞)


各位嘉宾致辞后,车浩教授宣布“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正式成立。随后,车浩教授介绍了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未来发展规划:其一,建设交流平台。把虚拟教研室打造成一个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平台,包括共建单位在内的全国刑法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尝试推进网上集体备课,强化教师间交流,激励更多老师投入、热爱教学,建设教学共同体。其二,推动课程开发。联合共建单位的师资力量,共同研发新型刑法课程,创新刑法教学体系,特别是推进专题类、案例类与实务类三大类课程建设。其三,坚持公益授课。集中优势资源,面向全国法科学生公益授课,打破传统师资布局、物理空间的限制,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无界限流动,履行刑法学者的社会责任,实现教育公平理想。

(车浩教授主持启动仪式)

在车浩教授宣布“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正式成立之后,与会嘉宾在线上合影留念。

(线上集体合影)


二、“课程创新与资源共享”教学研讨会


启动仪式后,“课程创新与资源共享”教学研讨会正式开始。本次研讨会由五个单元组成,共有27家共建单位刑法学科的带头人、负责人或学科代表,以及多家出版机构和媒体平台的代表与会发言。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于改之教授主持。她指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不仅在资源共享、成果产出、授课便利与成本支出等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也为其他高校进行教学改革起到引领性、标杆性的作用。

(于改之教授主持第一单元)


清华大学法学院黎宏教授认为,北京大学一直以来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在刑法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为全国法律人学以致用树立了良好榜样;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将北大刑法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一流成果推向全国,是一个良好的开头。黎宏教授表示,清华法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积极参加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黎宏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左坚卫教授指出:鉴于全国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一背景,成立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将令众多法学院校受益巨大;成立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能够避免向学生传播错误知识和结论,有利于刑法学科就教学内容等形成广泛共识,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司法实务水平。

(左坚卫教授发言)


四川大学法学院魏东教授认为,成立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推进刑法课程创新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行举措。他表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前期组织的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务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高质量法学人才。他指出,进一步深化法学教学沟通交流,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刑法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

(魏东教授发言)


吉林大学法学院王充教授侧重从三个方面表达了他对“教研室”的思考:首先,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应尽力协调教师个性化科研和共识性教学之间的关系。其次,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一大使命是集各校之力形成能够传授给学生的共识性知识。最后,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评价机制和成果量化问题。

(王充教授发言)


北大法宝创始人赵晓海总经理介绍了北大法宝助力智慧法学教研的努力。他指出,北大法宝收录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文件与裁判文书,近年来,北大法宝访问量增量显著表明互联网和法律信息在法律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他表示,北大法宝将继续为法学教育、交流、讲座、培训、公益课程提供技术平台,更好地支持全国法学教育建设。

(赵晓海总经理发言)


《法制日报》首席记者蒋安杰女士向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设立表示衷心祝贺,同时对车浩教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于青年人才的培养表示钦佩。蒋安杰女士建议,虚拟教研室的活动应当关注新近热点案件,以此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共识和个性的协调。

(蒋安杰女士发言)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王新教授主持。王新教授表示,尽管教研室是虚拟的,但其所讨论的法学教育问题却是真实的。

(王新教授主持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明祥教授指出,教育主管部门设立虚拟教研室,能够积极推动教师重视教学质量。他认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虚拟教研室提供了各校教师切磋交流教学技艺的良好平台,亦能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实现“教学相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良好契机。

(刘明祥教授发言)


南开大学法学院刘士心教授认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平台的建设,弥补了国内刑法学罕有教学交流的不足。线上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受众面广、经济投入低,是线下教研不能替代的,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在未来也会大有作为。他指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不仅应当加强本科教学交流,还应当加强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交流。

(刘士心教授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石经海教授认为,刑法本科教学存在着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脱节、学生逃课率高、听课率低、低头率高,学生课外投入学习精力少等问题,他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的课程改革经验。他提出,虚拟教研室下一步应着力思考如何拓展功能、分享课程内容、形成刑法教学共同体等问题。

(石经海教授发言)


东南大学法学院欧阳本祺教授围绕未来平台如何协同创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要充分激活现有合作共建单位的师资资源,打造刑法学科课程群。第二,积极搭建数据库,整合全国优质在线教学资源。第三,通过学分互认、夏令营加分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员关注本平台,培养未来一代刑法学人。

(欧阳本祺教授发言)


法律出版社教育分社吴昉社长就教学资源共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与教学相似,出版也是一种资源共享。教学内容应考虑教学目的,根据不同受众的接受能力合理设计。出版作为固化知识的手段,能够整合、提炼知识,延长教学效果。因此,吴昉社长建议,将虚拟教研室的成果予以体系化,更好地服务资源共享和推广。

(吴昉社长发言)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何荣功教授主持。他表示,武汉大学刑法学科很荣幸成为虚拟教研室的一员,将来会尽力做好虚拟教研室的工作。

(何荣功教授主持第三单元)


南京大学法学院孙国祥教授肯定了虚拟教研室成立的三重意义:第一,借网络平台促进教学交流,集各家之长推动教学改革,最终形成教学共同体。第二,打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推广、示范、传导可复制的课程,推动教育公平。第三,有助于提升学生刑法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能力,缩短教学与实践的磨合期,令广大学子受益。

(孙国祥教授发言)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孙万怀教授认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具有开放性、协同性、共享性,是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刑法教学既涉及法教义学与实证问题,也需关注体系问题、前置法领域问题与前沿问题。较之于带有较强个人标签、可能造成局部知识空白的传统教学,虚拟教研室能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刑法体系与前沿观点,充分感受说理的魅力。

(孙万怀教授发言)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付玉明教授认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能够惠及更多地区的教师与法科学子;能够做到教授者与收听者分离,使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授课,有利于进行刑法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他还指出,线上教学也凸显了线下教学的重要性,应当思考如何增加教学活动的亲密性和互动性。

(付玉明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叶良芳教授指出,虚拟教研室的服务对象是共建高校和非共建高校的教师,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应围绕教学中的问题展开。针对虚拟教研室的共建,他认为,需要区分不同阶段设计教学,兼收不同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叶良芳教授发言)


海南大学法学院阎二鹏教授认为,虚拟教研室的任务不限于课程建设,还包括创新教学形态、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学培训。除优质课程资源外,共享资源库还可考虑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视频和电子课件等内容的互联互通。他提出,还应形成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促进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

(阎二鹏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蒋浩副总编认为,线上专题讲座的传播力是以往线下教学不可比拟的。在推进教学改革方面,当前出版社正面临导向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的分叉路口,希望虚拟教研室平台能为法律人找到一个出路。案例教学是当下法学教育的重点与改革方向,出版社将为法学教育提供合适平台,推出能够引领法学教育改革的产品。

(蒋浩副总编发言)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林维教授主持。他表示,希望借助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进一步加强社科院大学刑法教研室与北大法学院的交流、合作,期待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在形成教学共同体、学术生态共同体、学术价值观共同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林维教授主持第四单元)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李晓明教授认为,虚拟教研室站位高、层次高、追求高,联系广、影响广、涉猎广,立意新、形式新、内容新。他表示,在互联网技术的机遇下,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改变了以往散兵作战的状态,形成了一个交流研讨的共同体。刑法教学的网络化、虚拟化与共享是必然的,将在联办共享、追踪热点、理论升华等方面发挥推进作用。

(李晓明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法学院金泽刚教授认为,虚拟教研室的活动应重视体系化,令29家共建单位自由发挥,最终形成一个“形散神不散”的紧密教学共同体。虚拟教研室的活动应更社会化,不限于老师间的切磋交流,应延伸到社会中去,活动内容须平衡“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结合重大公共事件讲授刑法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分析事件,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金泽刚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法学院杜宇教授认为,“虚拟”带有一定的实验性意味,教师不仅可以在此交流成熟的教学理念,也可以对德国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本土化完善、前沿教学理念等加以实验。他认为,教学实验的效果不仅需要学生评估,也需要吸纳来自理论界、实务界同行更丰富的评估视角,更好地磨合、提升课程。

(杜宇教授发言)


厦门大学法学院吕英杰副教授认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广济天下学子而教育之”的理想和情怀。虚拟教研室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和普惠意义,值得肯定。她指出,虚拟教研室受众广泛、影响较大,授课老师责任重大,后续应着重探讨如何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吕英杰副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律分社资深编审方明老师表示,出版社作为法学教育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能够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人大出版社除了推广新型案例教学模式、出版法学教学的数字教材、建设案例库外,还积极组织高校教师研修、举办公益讲座等活动。未来,人大出版社将努力为虚拟教研室的平台建设、课程开发、公益培训等提供支持。

(方明编审发言)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梁根林教授主持。

(梁根林教授主持第五单元)


山东大学法学院柳忠卫教授首先代表周长军院长表示祝贺,他还就虚拟教研室与高校教学的关系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建设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需要相当的情怀,也将很好地启发其他院校。在虚拟教研室的长效机制带动下,高校教师也应身体力行,共同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

(柳忠卫教授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蔡道通教授指出,教学共同体是法律共同体的子系统,虚拟教研室应引导教师平衡科研和教学,要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革新机会,整合刑法大家、青年才俊和实务专家,汇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区别于各校线下课程,最终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线上补充线下”的局面,最大程度发挥虚拟教研室的功用。

(蔡道通教授发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郭泽强表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需要多元参与,以生为本,未来可以考虑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观点;多个高校参与建设虚拟教研室,需要注意和而不同,在维持共性的前提下,也发挥各个地方院校的特性;虚拟教研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平台的巨大影响力,积极开发更多内容。

(郭泽强教授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王志远教授赞扬了北大法学院在开设刑法案例研习课、举办青年刑法学者系列讲座等活动中的长期积淀,表示法大刑司院将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他提出,虚拟教研室不能仅限于搭建一个平台、设计一系列课程,而应形成并代表一种思想,即课程设计、人才培养均需与时俱进,法学思想和理念的传播需符合时代需求。

(王志远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法学院陈毅坚副教授表示,中大法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坚持探索实验性教学的一体化与多层次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运用与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的数字化与远程教学方面同虚拟教研室的思想有所契合。他提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应贯彻刑事一体化思想,融合刑法教学与相关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

(陈毅坚副教授发言)


中国法制出版社学术编辑部马颖主任回顾了法制社近年来在资源共享和提升出版服务方面的有益尝试,并对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提出三点期待:其一,进一步引领刑法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和创新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其二,坚持刑法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实践导向,聚焦解决中国问题;其三,加强院校间合作共享,推动解决法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马颖主任发言)


三、会议总结


会议总结环节,车浩教授由衷感谢了各家法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各位老师的宝贵建议。他进一步表示,刑法虚拟教研室虽然由北大申请下来,但是属于大家共同建设的教学平台,高校教师独自摸索教学经验,往往会面临一定困难和压力,建设这样一个平台能够为教师提供相互支持、交流经验以及申报优秀教学成果的机会。车浩教授指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汇集29所国内一流法学院校刑法学科的力量,代表国内刑法学界的最高教研水平,也应当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全国的法学院校有600多所,中国的法治建设更是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的法律人才,因此,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使命,不能止步于29家共建单位的内部交流和课程创新,更重要的是,把29所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和优秀课程,推广和惠及到全国所有的法学院校,让所有的法科学子都能从中受益。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院校和地域的物理限制,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无界限流动,普遍性地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水平和法科学生的专业素质。这是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成立的初心,也是它的时代使命。


最后,车浩教授宣布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仪式与教学研讨会圆满结束。


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

29家合作共建单位

(以首字母为序)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复旦大学

国家检察官学院

海南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厦门大学

云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山大学

-

-

-


教研室负责人

车浩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教研室秘书处

袁国何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徐凌波

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李世阳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


邹兵建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徐然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教授


马寅翔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


王华伟

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吴雨豪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


蔡颖

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


陈尔彦

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信息编辑 ✎ 帝企鹅

技术编辑 ✎ 金钟罩



推荐阅读

对法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10大猜想

“轻罪治理”学术研讨会征文

刑法案例解析方法的总结与运用

重磅|第二季《刑法案例研习》暑期线上公益课启动


联系我们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Fuermodi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