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例!2020被称“世界末日”,新加坡:带岳母跳楼逃生、荒野求生,连裹尸袋都买好了~




万事通说



多灾多难的2020年被称为世界末日,那生活在新加坡的我们该怎么办~


万事通即时新闻


今日疫情数据

新增18

社区病例1人(都是工作准证)

2起输入病例

累计57532 





谁也想不到,2020年的开篇会如此魔幻。



澳大利亚超大火灾,摧毁了考拉在内的10亿多生物;


美国流感,引发2200万人感染,1万2千人死亡;


东非又出现了蝗灾,导致东非各国面临粮食危机;


COVID-19大爆发,截止到现在全球确诊超3000万,近百万人口死于这场天灾……


生活在新加坡的大家更是饱经磨难,新冠、骨痛热、水痘接连暴击,后疫情时代的裁员减薪更是危机四伏。不少网友感叹:世界末日怕不是2012年,而是2020年吧~



假如世界末日,生活在新加坡的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看似一个假命题的问题,却真有人交了答案。



全家人练习从5楼爬窗逃生

三居室自改“诺亚方舟”


今年50岁的塞缪尔(Samuel)就非常具备危机意识,做好突发灾难的所有准备。


为防止大门打不开,他的妻子、儿子必须戴上安全,利用钩子从5楼攀爬下去,甚至连他年迈的丈母娘也要参与其中。



在二月份刚听到新冠肺炎的时候,塞缪尔就买了两个氧气罐,以防家人感染,医院人满为患,不能得到及时救治。


作为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他,当然知道储备粮食的作用,只是用整个三居室做粮仓,也太夸张了吧~各种粮食、罐头满满当当,甚至开汽车逃生使用的备用汽油都准备好了。



房屋的每扇门后面都挂有一个小型灭火器,烟雾监测器用胶带固定在天花板上。整个房屋中都有便携式驱蚊灯。他把这里,当成了全家人的诺亚方舟。



需要野外求生?这也不再话下,紧急备用包人手一个,里面有GPS药物、绷带、即食食品、可折叠的水瓶、雨衣、个人身份证件和太阳能电池供电的收音机兼手电筒和探照灯,足可以帮助一个人存活约72小时。这操作,简直秀~



坡岛老爸自创防身术

教授孩子如何“荒野救生”


当然,对于坡岛的爸妈而言,万一孩子遭遇危险,那种假设丝毫不逊于世界末日,34岁的丛林警卫教练阿什顿·劳(Ashton Law)正是操碎了心的爸爸一位。


为防止7岁的儿子被绑架,他还自创了“反绑架”的专业技能,让孩子将双腿缠在绑架者的一只腿上,来防止歹人逃窜。



为帮助像他一样担心孩子生存问题的家长,他还带了各种训练班,比如教成年人到五岁的小孩子如何使用刀子和钻木取火,以及如何在树上藏身安家和各种各样的丛林生存技能。



家中必备多个急救箱

只为应对“睡梦中的危险”


还有一对新晋爸妈,也带娃早早对未知的危险做了准备。


迈克尔·林(Michael Lim)和他的妻子黛比(Debbie)受过急救培训,是新加坡红十字会的志愿者。


他们做的准备更加应急,一旦凌晨3点和下雨时发现危险,人们容易手忙脚乱。所以防患于未然,打个提前量十分重要。家里准备再多急救箱,也不为过吧。



不仅自救,他们也身体力行地帮助他人。定期参加海外救援,让他们不仅看到了灾难的恐怖,更让他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


世界末日准备者

甚至为家人准备了裹尸袋


在新加坡,像他们这样准备好应对各种危机人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姓名——世界末日准备者。


他们居安思危,永远为了未知的明天而做准备。他们奔忙于各种天灾面前,破碎不堪的地震、洪水和饥荒,让他们深感在灾难面前,人类的渺小。塞缪尔甚至在网上购买了10个裹尸袋,以备灾难发生时,需要埋葬家人。



而这种向死而生的“灰烬”精神,也体现在政府的各种未雨绸缪的措施当中。


海平面上升

生死存亡之战


海平面高一点点,淹没一点点土地。对于中国这种超级大国来说,真的是九牛一毛。而对新加坡这种低洼岛国来说,就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李显龙总理说,新加坡很可能在未来100年花上1000亿元或以上,以采取必要防御性措施保护海岸线。


新项目必须建在至少高于平均海平面4公尺以上,新建地铁站入口也要抬高。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和大士码头等关键基础建设,要建在至少高于平均海平面5公尺的结构上。


很多老旧大楼不可能就这样抬高起来或迁往更高的地方。只有一点点细分,区别对待。保证发水时,积水会被排出。



在滨海堤坝对面建造第二个水泵房、在德光岛建造小型圩田(polder)、在滨海东至樟宜一带再次填海造岛,建造类似滨海蓄水池的淡水蓄水池等措施也是一应俱全。



粮食问题

也早未雨绸缪


对于粮食90%依赖进口的新加坡,粮食问题新加坡也必须考虑。


新冠疫情一爆发,超市里就用挤满了人群


部署更加多元化供应网络,提前寻找替代供应来源。以白米为例,疫情暴发后,新加坡除了从泰国和越南等传统供应国进口白米,也向日本和印度等国买米。



平日里多多储备物资,帮助新加坡未雨绸缪。不过受保质期和空间等因素限制,本地储存物资种类不可能面面俱到。


比如说价值较低的厕纸因为体积大,储存成本反而高过维生素C等更贵重的商品,因此要平衡不同产品的价值和储存成本。


新加坡还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约,稳定需求。加大国内生产有助于缓解燃眉之急,但不可能完全取代贸易往来。以口罩为例,即便有生产设备,原材料也得从国外进口,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才能获得必需品。



与志同道合的企业和国家携手维护国际贸易体系稳定。疫情暴发以来,新加坡贸工部已经和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和韩国等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发表联合声明,维护双边和多边贸易与供应链互联互通。



水源问题

四大水喉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极端变化,暴雨和干旱天气呈交替性频繁出现,多元化开拓水源,也成为新加坡的当务之急。柔佛水源、本地蓄水池、新生水和海水淡化,并称为新加坡“四大水喉”。



它们通过灵活调整,互相支持,确保不受任何一个水源影响而波及整个水供给。比如在沙翁河泰丰自来水厂暂停运作期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便提高了海水淡化厂和本地水厂的产量来满足需求。


新加坡最出名的水源,还是“新生水”。这是一种回收水,是以先进的膜技术与紫外线消毒,将经过二级处理的生活污水进一步净化而生产的。



新加坡1998年开始试验新生水生产,2002年宣布新生水技术研发成功。当天正值新加坡国庆日,每个参加庆典活动的人都得到了1瓶新生水作为礼物。
数万人共饮新生水,庆祝新加坡独立37年,一时传为佳话。


生在灰烬里的新加坡
向死而生


一场新冠疫情,新加坡更是做出捷豹般的反应。

城市小组迅速到位、医疗设施全部就绪、被搬空的货架连夜补齐、“封国”12小时安置万余大马工人,必要时,F15SG和F16会在几分钟内保护全岛,全岛战备军也是若有战、召必回!


难道这些真的是临时准备?一夜计划吗?不!


这是新加坡从1965年8月10日就开始筹备的一场完美脱险计划。55年来,如履薄冰,卧薪尝胆,它是为今天而备,是为明天而备,更是为未来的危险为备。


而这向死而生的新加坡精神,你爱了吗?假如世界迎来末日,通心粉又想到了哪些自救措施呢?快快留言互动吧~





♡ 27例!新增13个确诊病患到访地,23个餐厅被罚!部长:不要前功尽弃~
♡ 疫情之下外籍员工成裁员重灾区,这一中文MBA课程助你逆袭职场拿绿卡!
♡ 中国驻新大使馆回应15个办护照、旅行证的热议问题,超详细~

 
1 新元 =4.9734 人民币
1 人民币 =0.2010 新元
(*截稿前更新)

加个“星标”,
不错过新加坡万事通更新!

喜欢万事通就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