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长臂猿日,让我们来了解中国猿

范朋飞 云山保护 2020-08-27

编者按:倏忽之间,第四个国际长臂猿日到了。这些日子来我们写过或编译过许多关于长臂猿的科普文章。仔细想来,我们还没有一篇文章完整地介绍“中国猿”。2018.10.24,国际长臂猿日,让我们一起全面地认识中国的长臂猿。


“它们居住于原始森林最上层的华盖之中,

不见踪影也极难抓捕,

因而被视为有仙人出没的深山幽谷中的神秘居民。”

——高佩罗,《长臂猿考》


隐于山林之中:天行长臂猿  ©董磊


山川与河流,

从古老大陆的制高点延伸而来,

热带季风年复一年带来雨水的音讯。

这片被称为中南半岛的大地,

以及散落的印尼群岛,

是长臂猿们的最后家园。


现生所有长臂猿被分为四个属。图例至上而下分别是:白眉长臂猿属、冠长臂猿属、长臂猿属和合趾猿属。感谢IUCN小猿专家组提供资料图片。


科学界把现于世的长臂猿分为4属20种,中国分布有3属6种长臂猿,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其中两种,将近10年的时间没有人遇见真正的野外个体。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进化之河

去寻找“中国长臂猿”


以下内容改编自范朋飞教授云山课堂分享讲座

01

西黑冠长臂猿,是我接触的第一种长臂猿。我博士期间在无量山的大寨子研究西黑冠长臂猿。这种长臂猿雌雄异色,是冠长臂猿属的一个物种,这种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我们国内。

上面两张照片,可以清楚看到:雄性头顶有明显的直立的冠,雌性头顶有一个黑色冠斑。©赵超


在中国,无量山和哀牢山是西黑冠长臂猿现有的两个最大种群的分布地。在云南西部、澜沧江西边的临沧,还有几个特别小的小种群。在云南南部也还有几个小种群。全世界约有1300只西黑冠长臂猿,其中1100到1200只主要分布在中国,可以说是中国长臂猿里家族最为枝繁叶茂的了!


在下面这张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志出西黑冠长臂猿在我国分布的不同地区。红色是云南中部的无量山,蓝色是哀牢山。 ©范朋飞


02

东黑冠长臂猿,它也是冠长臂猿属的一个物种。这个物种以前被认为是西黑冠的一个亚种,在2003年被重新发现后,我们发现无论是它的声音、形态、还是遗传,都和西黑冠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现在一致认为东黑冠长臂猿是一个独立物种。

左边的是雄性,右边是一只雌性和她的小长臂猿。©赵超


东黑冠长臂猿雌性的面部有一圈白毛,而且头顶冠斑特别大,一直延伸到背部中央。雄性虽然也是黑色的,和西黑冠非常像,但是东黑冠雄性头顶的冠没有那么明显,看上去有点像小平头,这是它和西黑冠区别的一个特征。另外,东黑冠长臂猿胸部有一块褐色的斑,西黑冠没有。


东黑冠长臂猿妈妈与宝宝 ©赵超


2003年以前,

东黑冠长臂猿被认为已经从世界上灭绝。


直到2003年,在越南北部——

靠近中国国境的一小片喀斯特森林里,

重新发现了东黑冠长臂猿。


2007年,我和FFI团队一起对我国境内东黑冠长臂猿种群进行了第一次调查。从07年到现在,我们的团队一直在研究东黑冠长臂猿,这种长臂猿在国内的种群数量正在缓慢恢复,13年和15年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家庭群。目前我们国内的种群数量大概是30-32只,有四个家庭群。


虽然这个物种整体数量不多,全球大概只有100多只。但这100多只长臂猿生活在同一片栖息地里,没有受到小种群的影响。当然,这100多只也算是一个小种群,不过这些长臂猿没有成年后找不到对象的烦恼。


03

海南长臂猿也是一种冠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和东黑冠、西黑冠的明显差异。


首先是叫声不同,先让我们来听听海南长臂猿的叫声。



世界上最孤独的灵长类:海南长臂猿 ©赵超


其次海南长臂猿雄性的毛发比较短,它的耳朵外露。如果在中国的野外看到一个黑色长臂猿,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耳朵,那就是海南长臂猿。


雌性海南长臂猿,脸部没有白色毛发,头顶冠斑特别小 ©赵超


海南长臂猿是全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曾经一度下降到只有7只或9只的地步。从2003年到现在,这个物种得到了比较严格的保护,先后形成了两个新的家庭群。这个物种现在在国内有四群,大概数量在27只左右。


04

北白颊长臂猿也是冠长臂猿属的一个物种。北白颊长臂猿和前面讲过的三种长臂猿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雄性的两颊呈白色。这种长臂猿曾经广泛地分布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数量多少现在已经无法统计。

北白颊长臂猿的野外照 ©赵超


上世纪60年代,在勐腊县城招待所住,早上可以听到长臂猿在县城招待所附近的森林里叫。后来随着西双版纳地区的迅速开发,大规模种植橡胶,很多长臂猿的栖息地被改造成橡胶林。另外,西双版纳附近的瑶族、哈尼族有打猎的习惯。


上世纪80年代末,

在栖息地丧失和打猎的双重压力下,

北白颊长臂猿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当时,这个物种在国内的种群数量不超过40只。


2008年我去做了一个访问调查,还有人说最近几年见到过北白颊。于是2011年我去做了一次野外调查,很可惜,一点痕迹都没有发现,可能在西双版纳已经没有北白颊长臂猿的分布了。


消逝的北白颊长臂猿 ©赵超


2011年之后,

再没有人听到或看到过北白颊长臂猿。

现在科学界认为,

北白颊长臂猿在中国野外已经功能性灭绝了。


05

白掌长臂猿是长臂猿属在中国唯一分布的一种。白掌长臂猿和前面讲过的几种长臂猿有所不同,这个物种的长臂猿雌雄两性都可能有浅色型或者深色型。所以如果去泰国或者马来西亚,看到一只黑色长臂猿抱着一只小长臂猿,也不用惊讶。

谁是雌性谁是雄性? ©赵超


白掌长臂猿

在我们国家的分布区很小,

直到1967年,

中国科学家才第一次记录到白掌长臂猿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个物种在中国的保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我国云南南部,有一个南滚河保护区,那里曾经是我国白掌长臂猿的一个主要分布区。


90年代,白掌长臂猿在我国的数量已经不足10只,只剩两到三群。但当时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到2007年,我们和昆明动物所、瑞士苏黎世大学一起,做了南滚河白掌长臂猿的调查。和北白颊长臂猿一样,在调查过程中没有听到任何长臂猿的叫声,没有发现它们取食的痕迹。


村民说,在2000年左右,

这种长臂猿的叫声就已经听不到了,

这个物种也在我们国家功能性灭绝了。


06

我们国家的第六种长臂猿是天行长臂猿。现在大家可能对它比较了解。在十多年前,国内了解天行长臂猿的人极其少。


在80年代-90年代,昆明动物所的两位老师对它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当时这个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经非常少。到我2008年开始研究天行长臂猿时,当时学界普遍认为是它们是东白眉长臂猿。

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东白眉长臂猿的“天行者” ©范朋飞


东白眉长臂猿的典型特征是,雄性下巴上有明显的白色胡须,在眼眶中间有一些明显白毛,而且阴部的毛是灰白色或者白色的。


雄性东白眉长臂猿 ©范朋飞


但是通过几年野外观察,习惯化几群野生长臂猿以后,我们发现这些长臂猿的外形特征和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有明显的差异。


雄性天行长臂猿证件照,雄性没有特别明显的白胡子,眼眶中间没有明显的白毛。©范朋飞


通过多年不断的收集证据,结合它们的牙齿形态,以及DNA分析,2017年我们团队确定了高黎贡山的长臂猿是不同于东白眉长臂猿的一个独立物种,并将它命名为天行长臂猿。


小天行长臂猿在吃爬树龙的果实 ©董磊


我们认为天行长臂猿还有一部分种群分布在缅甸的东北部。但是这个区域不属于缅甸中央政府的控制区,时常有局部战争,无论是缅甸人,西方科学家,中国人,都没有办法到这里来进行调查。所以缅甸东北部的天行长臂猿种群数量目前处于完全未知的状态。


上周的第六届亚洲灵长类大会上,FFI缅甸项目与云山保护进行了深入沟通,提出了几个跨境保护的方案。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

我们将更了解“天行者”们的生存近况,

只愿属于他们的未来,

不再叵测。



到此为之,关于6种“中国猿”的介绍就全部叙述完了,让我们用一张图来看看如今的他们散落在何方。


中国长臂猿分布图 设计:李羿霖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曾完全地了解过长臂猿——这种在中国与人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动物,希望借着国际长臂猿日,能让长臂猿为更多人所知。


如果你对“中国猿”怀有好奇

本周末,广州动物园X杭州植物园吧!

【报名方式】


1.广州动物园×云山保护


扫描二维码

在自然行平台上预约游园会名额

报名需缴纳20元/人活动定金

签到后,现场现金退还


2.杭州植物园×自然嘉年华×云山保护


点击超链接

“第三届自然嘉年华”报名来啦!

按照提示操作即可报名


如果不能来到游园会现场

那不如带【天行长臂猿】回家吧?

首批!限量!150只!

特别优惠价88元包邮,带天天玩偶回家!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带天天回家噢!


还想看更多有干货的科普文?

天行长臂猿 | 东黑冠长臂猿

长臂猿跳跃能力揭秘 | 10幅图看懂长臂猿

中国猿与高佩罗 | 百年前的天行长臂猿



特别致谢以下伙伴的支持:

广州动物园 | 杭州植物园 | 桃花源基金会 |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北京动物园 | 南京红山动物园 | 天津动物园 | 自然行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IUCN SSA提供国际长臂猿日视觉宣传材料

感谢羿霖为2018年国际长臂猿日-云山保护宣传活动设计海报


内容来源:范朋飞

听译整理:徐萍

编辑:陈镜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