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自己负责,不要吃野味,不要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

和云山一起保护长臂猿 云山保护 2020-02-2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新闻让人担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病例源自有很多野味的海鲜市场;源头是什么动物尚不清楚,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有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可能是竹鼠、獾之类。很多人都想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甚至吃掉它们),这可能给野生动物们和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长假到来,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如何才能让你的假期助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同时也能更“人类友好型”?云山编译小分队出品。


遇到非法捕捉/饲养/买卖

请一定拒绝吃野味,并阻止家人朋友吃野味。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所有野生动物均未经检验检疫,也不可能有检验检疫。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一定拒绝。如果遇到野生动物宠物贸易,也一定拒绝。请尽快联系当地森林公安或110执法,可能的情况下拍照片或视频留证。

感谢@鸟窝里的猫妖 整理的信息


国外可能的情况下联系当地警察。如果你在东南亚等地旅游,可以手机下载Wildlife Witness APP,再将看到的动物种类、发现的位置等信息进行汇报,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拍照留证。相关情况会转至TRAFFIC: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一个专注于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国际非政府组织(NGO)。**注意:APP是全英文界面。

© wildlifewitness.net


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如何救助?

在这里,推荐猫盟写的一篇非常全面的文章:

我遇见一只受伤的动物,怎么办?史上最全的紧急救助攻略


如果想要近距离接触怎么办?

近距离接触我们一般都是先劝退再说。如果是单纯想了解更多的动物相关的知识,我们首先推荐各类书籍与纪录片

要学会使用搜索🔍功能,指路B站,还挺全的。


如果想要看到动物们,我们推荐各地动物园,国外的国家公园等。当然请遵守规则,不要投喂,不要亲密接触。除了大家都广泛知道的SARS,还有各位比较熟悉的H7N9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等,这些新发传染病都有一个特点,它们都和动物有关。研究人员做过统计,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报名参加野生动物相关旅游项目。但如果你的假期是以野生动物为主要目标的,确定行程前记住这5小问,再选择行程:

  1. 你的目的地是野生动物聚集区吗?

  2. 你选择的旅行团(尤其是以野生动物为主要卖点的)是否支持动物保护,是否对当地社群友好?

  3. 你选择的旅行团运营者在动物保护上是否不止步于捐钱?

  4. 你的假期计划中是否含有会对野生动物带来伤害的活动?

  5. 我是否踏入了我不该进入的区域?


摄影记者Emily Garthwaite就曾在许多地方拍过热门景点里苦苦挣扎的野生动物们。Emily Garthwaite曾在印度斋蒲尔一个所谓的“野生动物避难所”里拍到,大象们被迫沦为游客们的交通工具,深受折磨;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红毛猩猩因为长期被未经培训的向导喂食,为了抢夺食物资源而变得非常具有攻击性;再加上各种蜂拥而至的人群和不停的闪光灯,简直成了它们的悲剧。


© Emily Garthwaite 拍摄的苏门答腊岛上被囚禁的马来熊。除了栖息地丧失,马来熊面临的更大灾难却是因为胆汁。如很多其他被囚禁的熊科动物一样,马来熊常常因为熊胆可以入中药而被捕捉甚至杀害。调查显示,约有48%的印尼传统药店里仍有熊胆制品出售。然而事实上,熊胆作为中药的成分是可以被多种草药替代的。


除了给野生动物带来灾难,亲密接触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伤害。前段时间上了热搜的话题#大白鲨被鲨笼卡住惨死#也向我们展示了发怒的野生动物的危险性。上文提到的传染病毒的可能性就不再赘述。


当时笼内有4名潜水员,大白鲨被困25分钟,无人救援,最终死去,并沉入海底。


行程中请确认一下几点,如果不能做到的话请及时找当地相关部门举报,并在结束行程后在预订网站或其他地方留下差评供他人参考:

  1. 动物们是否有充足的食物和水?

  2. 动物们是否有各自的住处?

  3. 动物们是否在承受痛苦?

  4. 有动物表演的话,表演的是动物们的自然行为还是人为残酷逼迫的结果?

    动物们是否过度劳累或过度紧张?

  5. 如果有旅游纪念品购买的环节,请一定确认购买的纪念品不涉及非法动物制品!走私珍稀动植物更是犯罪行为!

© WWF


出行/日常生活我们可以这样做

非必要情况下(如受伤需要救助等),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拒绝直接接触

相信我,哪怕是看起来最无害的小动物都有可能带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美丽的蘑菇,彩色的水母,谁知道会不会是后妈皇后致命的毒苹果呢?到时候可没有小矮人和王子来救你。

©CCTV2 剧毒僧帽水母,光看还挺漂亮。


以及你也许不会想知道有些动物身上携带着什么细菌病毒类隐形伤害源。就算急需救助,也推荐非专业人士隔条毛巾啥的。同时根据各地法规不同,直接触摸有可能会给你带来巨额罚款甚至是监禁。


© YouTube 中视新闻


拒绝野味:千万别贪嘴,也别傻乎乎啥都往嘴里送。这么多年我们的祖先早就帮我们挑选并驯化好了最好吃的食物,一不小心吃野味命送掉了都是小事,别再搞起非典害的都不止你一个。


不喂食野生动物,不随手乱丢垃圾:与人类过多的接触大多时候对动物们没有任何好处。人们随手乱扔的垃圾,也可能会被动物误食,或者将动物引至人群聚集区。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Ocean Find Your Blue 胃中全是塑料的信天翁尸体。


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为野保发声: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支持并监督他们的工作。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上帮助宣传,扩大野保的影响力。也可以参与进野保活动,做志愿者,或者对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或活动进行捐助。


保护环境:遵循3R原则,从源头上减少(reduce)塑料制品等的使用,重复使用(reuse)可多以利用的资源如纸板等,回收(recycle)可再生的废弃物,如塑料、纸制品等,或有害废弃物,如电池,电子产品等。


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购买前稍微多想一下,我买的这个东西它合法吗?它对野生动植物或者环境有什么负面影响吗?我真的需要貂吗?我真的需要象牙制品吗?珊瑚摆在我家里难道有在海底漂亮吗?点翠制品真的没有以不需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替代品吗?


Reference:

https://www.bbcearth.com/blog/?article=how-to-help-wildlife-on-holiday

https://www.emilygarthwaite.com/#6

http://www.wildlifewitness.net

https://www.traffic.org/what-we-do/projects-and-approaches/

https://www.douban.com/note/617326964/

https://search.bilibili.com/all?keyword=动物纪录片&from_source=nav_search_new

https://www.worldanimalprotection.org

https://ocean.si.edu/ocean-life/seabirds/laysan-albatrosses-plastic-problem

https://share.america.gov/top-10-ways-save-wildlife/


编译小分队:花丽 编辑:李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