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热点聚焦 | 马亮:除了为疫情防控捐款,企业还可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来源:澎湃新闻2020年1月31日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百家企业和个人向疫情防控伸出援手,其中捐赠过亿元的企业多达20个。这些企业涉及医药、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汽车、教育、家居等许多行业,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此外,还有大量演艺明星等社会名人和普通民众以个人名义捐赠。
在这份捐赠排行榜上,阿里巴巴拔得头筹,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采购供应专项基金。紧随其后的是百度和腾讯,百度设立3亿元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腾讯捐资3亿元设立肺炎疫情防控基金。美团、招商银行、字节跳动、恒大集团、吉利控股集团等企业捐赠2亿元,快手、万科、碧桂园、中国飞鹤、美的集团、好未来、金光集团、伊利集团、融创中国、世纪金源等企业捐赠1亿元及以上。
大疫当前,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疫情引发的交通管制乃至“封城”,令交通、旅游、影视、酒店、零售等许多行业的企业蒙受巨额损失。但是,许多企业在这种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下却向疫区纷纷伸出援手,彰显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感人精神。
随着疫情防控局势的变化,进行各类捐赠和其他公益慈善活动的企业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随着医护人员和救灾物资的快速到位,疫区人员和物资的紧缺局面将大大缓解。在企业捐赠热情高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不当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捐赠的物资因为不匹配和不适用而无法使用。再如,某些企业的捐赠方式令人哭笑不得,收到的效果适得其反。比如,某些保险公司捐赠免费理赔保险。如何正确履行和创新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释放企业社会价值,就成为防疫时期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
时至今日,依然存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这两派观点,只不过第二种观点逐渐占据主流,并成为众多企业信奉的价值取向。很多企业社会责任的出发点是发自本心,是企业文化、使命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但是,在商业与公益之间,企业往往需要求得平衡。一些企业之所以承担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营销和“涨粉”,其背后仍然是为了商业利益。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应为企业所付出的真金白银和贡献的社会价值而喝彩。
首先,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应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此次疫情对许多行业的企业生产和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灭顶之灾。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开工复业,并走出疫情导致的发展困境。企业社会责任不在一时,企业捐款数额也不在于彼此攀比。只要是贡献了力量并创造了价值的企业,就是疫情防控的正能量。哪怕此时经营困难难以支援,也不必为此而盲目攀比。毕竟,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是企业卓越的商业成功,无此难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永续发展。
相关推荐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http://spap.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