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 | 王筱昀老师分析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威权主义与市场化的双重变奏
2021年4月14日中午,我院在求是楼320举办了公共管理学院学术沙龙第160期。我院讲师王筱昀作了主题为“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威权主义与市场化的双重变奏”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杨开峰教授主持。教授康晓光、魏娜、李文钊,副教授程秀英、王洁晶,讲师张友浪、魏文池、仲浩天、喻月慧等院内6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筱昀老师的讲课内容主要围绕以下研究问题展开:良好的组织内部治理是非营利组织有效实现使命的关键。西方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关注理事会治理,产生了大量有关理事会结构、构成和决策机制的研究。但在中国情境下,理事会是否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治理的主体?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受到哪些理事会之外的因素的影响?
王筱昀老师的研究主要是从超越理事会的治理这一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历史和政策文件的梳理,以及对深圳27家慈善基金会的访谈和观察,提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对于很多中国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还没有成为最主要的治理主体。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威权主义与市场化如何形塑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过程,提出理事会在治理中的地位是由市场化改革确立的,只有在市场化的程度较高、威权的影响相对较弱的情境下,理事会在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地位才能得到提升。本研究弥补了中国非营利治理经验研究的不足,拓展了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理论。
讲座最后,康晓光、魏娜、杨开峰、李文钊教授均对王筱昀老师的讲座给与了高度评价,张友浪、魏文池等几位老师与王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会的师生们对王老师的演讲鼓掌表示感谢。
公管学人简介
王筱昀,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毕业于美国印第安大学礼来家族慈善学院,获慈善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非营利组织、公益慈善。研究成果发表在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ly、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等SSCI期刊。
供稿:边策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http://spap.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