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新疆】这是一块神秘的棉布……
这是一块东汉时期的棉布,它在地下沉睡了1700年,已经残缺陈旧,而棉布上的神秘图案和精美工艺,依旧令人赞叹。
这块棉布目前藏于新疆博物馆,它在1959年10月出土于和田地区尼雅遗址一座贵族合葬墓中,棉布残长89厘米、宽48厘米,图案用边框分成了4部分内容,看上去有点像今天的版画。中心部分图案仅残存半只脚和一条狮尾;下方长条形区域里,一只怪兽咬着一条“龙尾”,“龙尾”上下还有正在飞翔的小鸟;左下角图案保留最完整,呈正方形,边长约32厘米,里面有一个半裸女子,她侧身斜视,神态端庄,面露微笑,身后有一圆形光环,手中持一个角状容器,容器里装满了果实;左上角图案仅剩下残边,已无法辨认。
这块棉布经考古学界研究确认,年代在公元1至3世纪,是国内已知年代最早的棉布之一。
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吴艳春研究分析认为,如果抛开这块棉布外来输入的看法,从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分析,可以做出这块棉布出自西域本地的推测。因为且末扎滚鲁克古墓出土的毛纺织品、洛浦县山普拉出土的鞍毯等,均有类似动物纹、几何纹图案。西域先民将日常使用角形器制作成精美艺术品的现象,也有考古实物发现。
还有学者分析认为,棉布图案中的女子、斗狮纹图案应取材于希腊神话题材,底部长条形区域里的辟邪兽等图案则来自中国艺术,而棉纺织、靛蓝染色、蜡染技术起源于印度,半裸性感的艺术风格又属于贵霜王朝的文化特点。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的精绝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绿洲城邦,也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东汉末年,贵霜内乱,部分贵霜人曾迁到过这里。汉晋时期,中原王朝先后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西域长史,不仅确立了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还在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内学者分析,由于中原文化和精绝本地文化,以及来自印度、希腊的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成就了这块棉布独特而又精美的艺术风格,使之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一件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新疆文旅周亮相比利时】新疆文化和旅游周活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启动
【云上看展】新时代 新征程——全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四)
【大美和田】“醉”美胡杨(三)
【和田非遗】沙漠地区也能用水磨?看看和田人民的智慧
【消防科普】防寒保暖勿忘消防安全,快来“败火”!
【法治宣传】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
【防控政策】新疆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汇总(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