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外想家,回家吵架”:为什么父母总要控制我的生活?| iWanna家长说

iWanna心理服务 iWanna海外心理 2021-09-05

◆ ◆ ◆ ◆

“在外想家,回家吵架”

为什么父母总要控制我的生活?

◆ ◆ ◆ ◆

在之前一期“如何与‘三观不同’的父母对话”文下,有小伙伴给我们留言,讲述了造成分歧的主要问题所在。出于好奇,我们采访了一小群留学生,问题只有一个:在你留学回家期间,引发你和父母最激烈争执的原因是什么?

这其中是否有你的亲身经历呢?

得票率最高的三个回答分别是:

1

过度干涉自己的生活方式(38.9%)

2

过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24.1%)

3

过多探听自己的隐私(13.0%)

这令我想起校友Z先生几年前在人人网上发布的一条语音状态。Z先生好不容易下决心放弃暑期课回国看望父母,第一周过后,母亲开始对他的行为提出种种自相矛盾的建议:Z先生在家看书,母亲督促他和朋友出门玩,Z先生和朋友出门玩,母亲督促他回家陪父母,Z先生在家陪父母,母亲又问他为什么不回学校好好学习。Z先生遂得出结论:我明年绝对不要回国了。



显然,在将家庭内部矛盾上升到“三观问题”之前,实际上有不少“接地气”的烦恼需要解决。但可能家长朋友们也会觉得冤枉:自己只是尽职扮演一个照看者的角色,为什么孩子总是认为自己惹人烦?“指手画脚”和“为你好”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那么,让我们聊聊“在外想家,回家吵架”的留学家庭流行病。

 症结:边界意识模糊的家庭文化

采访期间,一个引起强烈共鸣的回答是,“距离产生美”的滤镜似乎只在回国第一周有效,当在登机口被久别重逢放大的相看两不厌过期之后,与父母之间的摩擦便立刻以不可回避的姿态显山露水。排名前三位的矛盾诱因归根结底,都是对父母间接控制的不满;对于父母而言,这种抗拒则是疏远的征兆,这种疏远是否该归咎于留学生活?是否当孩子进入另一种文化,开始用不同的语言观察和思考世界后,家庭便不得不面对纽带的撕裂?


不,首先,这并不是一种疏远。但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或许亲子双方都是头一回体验这种过度依存的剥离。尽管可能不想承认,大多东亚家庭的父母与成年子女间缺少明确的心理边界,抚养和赡养关系受孝悌观念打磨,使得父母和子女能够轻易入侵彼此的心理空间。不少孩子留学海外,头一次开始独立生活,才初步形成本该早已建立的边界意识,开始试图保护自我心理空间的独立,本能地对父母的入侵产生了抗拒


因此,与很多父母在孩子拒绝分享个人空间时所抱怨的“不懂事”相反,事实上,这种合理范围内的抗拒反而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只是父母还未来得及消化子女已经成年的事实,还处于心理边界模糊的灰色地带,他们此时希望的是子女能“卸下心防”,打破独立思考塑造的边界意识,回归最初的混沌状态。

 剖析:难以放弃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接受孩子的独立,习惯健康的距离为什么这么难?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Toxic Parents) 中写道:

……有自信心的父母不需要对已成年的子女进行控制……父母的控制性举动,是对遭到遗弃的深深恐惧。对缺乏自信的父母而言,孩子的独立,就像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越来越紧迫地感到需要保持孩子对自己的依赖……

简言之,父母为自己不再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导致他们采取措施,反复证明自己还被需要。



然而,当下健康亲子关系的评判标准基本建立在西方家庭模式之上,我们需要学着理解父母的这种焦虑,这种由独生子女政策、传统家族观念和“孝道”催化的不自信、不安全感。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为父母的”亲情绑架“辩护,也不代表对“不可或缺”的过度维护可以因此变得合理。实际上,作为习惯于独生子女身份的一代,我们自己也是实践捍卫“不可或缺”的先锋啊——在先前关于“生二胎是否需征得第一个孩子同意”的讨论中,你是否也为头生子的决定权投出了赞成票呢?


这种模糊的家庭边界,令我们将“孩子对父母的生育决定拥有一票否决权”视为理所应当的,也令我们的父母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过度关照我们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紧密而个体界限模糊的家庭结构、唯一且不可替代的亲子关系,大家都是受害者。

 药方:“告别控制”自检清单

那么,保护、照顾和控制的界限在哪里?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当看到三岁的孩子试图用切肉刀切苹果,拿走切肉刀并告诉他这么做不行是出于保护,但当二十三岁的孩子这么做,或许你该问问他/她“为什么”,而不是简单喝止他/她的行为。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恰当的父母角色需要作出不同选择,才能有边界地履行职责。


这里,我们为家长们准备了一份自我评估表。当你无法判断自己对成年子女的态度是保护还是控制时,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始思考:

  • 我是否提供了太多不请自来的建议和指示?

  • 我是否代劳了太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 我是否在孩子反思前就急于提供正确答案?

  • 我是否理解孩子的成长必然带来改变?

  • 我是否有节制地关照孩子的生活起居?

  • 我是否接受孩子对世界拥有与我不同的观点?

  • 我是否允许孩子拒绝我的提议?

请注意,这份清单不只对父母有效。给父母打上“控制狂”标记之前,孩子们不妨也用这份清单自我检验一番,问问父母是否真的像清单而言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在批判父母control freak似乎成为新流行的今天,来自孩子的单方面烙印容易忽略父母也是有自我思维、受生活经验限制的普通人。在家庭摩擦中仅强调孩子的独立性,却否认父母同样是独立的个体,其实也是一种偏见。

参考资料:

Forward, S. (2002). Toxic parents. New York: Bantam.

“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https://www.douban.com/group/Anti-Parents/


如果你也有过相似的经历,欢迎戳戳最下方的二维码,和iWanna谈一谈你与父母或者您和孩子关心的问题及分歧,在我们的探讨中,相信你会发现更多处理问题的好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文 / Froggy 编 / Connie Gao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