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世纪全球社会住宅建筑史:我们从未现代过吗?

JUANZONG BOOKS 卷宗书店
2024-09-07


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新建筑的同时,2022年的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已经突破1亿。


一栋栋现代主义住宅楼自这颗星球上生长出来,与全球现代国家构建的话语轰轰烈烈地携手并进。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公共建筑,是否真正为居民提供了福祉?正如布鲁诺·拉图尔所思考的,我们是否真的现代过,还是“现代”不过仅为一种信仰?


本期书单如同一条抛物线,首先检视了20世纪的英国、苏联乃至全球范围内现代国家公共住宅轰轰烈烈的建造历史,并纳入因贫困、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所居住的庇护所建筑类型学,最后在结尾再次展望了城市的共有性与开放性——两种分别来自东西方当代建筑与社会学科的理想居住模版。


这十本书共同告诉我们的是,建筑师的任务不仅是“为世界赋型”,也绝不能自满于做一名“空间缔造者”,建筑更关乎人们的生存与尊严。



在英国,Council House 是一种由政府开发的公共房屋,通常可以是一系列公营房屋以及其他如学校或者商铺结合的群体。Council House 是英国20世纪提供的重要福利之一,为部分有特殊需要人群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保障的安定住所,从1919年开始在全英各地兴建,直到1980年代开始逐渐减少。从粗野主义到现代主义,Council House 的建造风格受到20世纪建筑文化发展的强烈影响。



如今看来,尽管 Council House 并未实现它最开始的乌托邦承诺,但这些大体量的社会住宅仍然成为英国城市景观中的另类美感与历史标志。设计师、摄影师 Jack Young 在平日里拍摄记录下伦敦的68个最著名的 Council House 项目,为它们建立“建筑小档案”,并寻访了在这里长期生活的居民,由 Hoxton Mini Press 于今年3月全新出版。




用混凝土预制板建造的住宅,容纳着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我国对水泥的消费更是流传着“三年超美国百年”的传奇。纵观全球的建造规模和建筑产业的巨大能耗,似乎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混凝土预制板是各种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建筑垃圾、千城一面的罪魁祸首之一。


智利建筑师、策展人 Pedro Ignacio Alonso 和 Hugo Palmarola 花费十余年时间,对于混凝土预制板的相关档案、文献和技术手册等历史资料进行了搜集,并将其研究成果汇集成展览 Flying Panels – How Concrete Panels Changed the World (飞行之板:混凝土板如何改变世界),于2019年10月在瑞典国家建筑与设计中心 (ArkDes) 开幕。展品中不乏20世纪以来关于混凝土预制板的各种模型、绘画、影像,甚至还有毕加索的大型混凝土板雕塑《草地上的早餐》(Breakfast in the Green)。同名出版物《飞行之板》(Flying Panels) 通过回溯混凝土预制板的历史,串联技术、社会、政治、艺术等各学科,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激荡澎湃的时代。




苏格兰建筑保护学家 Miles Glendinning 教授持续关注全球大规模公共住房项目的现象,十余年来的研究集结成这本厚达600多页的《大规模住房:现代建筑和国家权力——全球历史》。这项权威研究提供了关于两种“现代”的分析视角:20世纪现代主义住房的生产历史、以及20世纪现代国家话语中的“公共”政治。它探索了建筑形式、意识形态和政治干预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大规模住房不仅反映现代主义项目的跨国理想,还成为全球民族国家的核心合法化支柱。


由国家资助的、以现代主义风格建造的大规模住房成为20世纪真正的全球现象,被作者 Glendinning 比作一场此起彼伏的“百年战争”,这项前所未有的研究不仅从欧洲来到美国、苏联,追溯它在西方经历的浪潮与幻灭,再到它在中国和整个东亚的乐观复苏。书中按时间顺序叙述了大规模住房的戏剧性演变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从建筑史溯源到如今的遗产保护问题,不仅主题庞大而多元,其叙述也引人入胜:从北半球的格陵兰、马耳他和乌兹别克斯坦到蒙古和朝鲜,再到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规模住房状况的描述,使得这本书相当有分量。




2018年11月5日,马赛市中心的两座建筑物倒塌,夺走了来自地中海地区欧非五国的8人生命。城市衰败造成的毁灭性损失既反映了该地区的多样性,也反映了马赛生活的艰辛,马赛是一座数百年来以移民、贫困和社会斗争为标志的城市。马赛按照种族和阶级划分,富裕的保守派占主导地位,北部是充满活力但贫困的移民社区,但城市治理问题不断、在快速、利润驱动中呈现破坏性的后工业城市化景观。



《移民马赛:社会区隔和城市包容性的建筑》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城市设计应用硕士在2017-2019年的一门设计课成果的出版物,通过一系列关于其建成环境的案例研究来审视这座复杂的城市,从勒·柯布西耶标志性的“光辉城市”,到足球明星齐达内出生地的贫困公共住房项目 La Castellane。这些文章、照片和插画说明了移民对空间、建筑和领土的影响。《移民马赛》讲述了一个移民无处不在的城市现实,并提出了支持社会空间整合的策略。本书荣膺2022年“德国最美书” 与“世界最美书”称号。




《在流离失所中建造家园》从空间、材料和建筑的角度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定居与流浪之间的关系,书中来自社会科学最新的学术研究,调查了移民和难民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创造和扩张自己生存的家园,从而揭示了建立家园和克服失去家园之间看似矛盾的立场。在流离失所中建造房屋,是一种在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下的空间实践,它本质上与全球建筑环境的制造有关。通过将移民和难民的空间机构和场所营造实践纳入其编年史,从而拓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经典。



这本书分别以营地、庇护所、城市和房屋四种空间类型分为四章。由鲁汶大学发起的这次研究项目关注空间的跨学科研究,从城市规划、建筑到人类学、地理、哲学、性别研究和历史等多种视角进行探讨,还以更加多元化的看法关注当前的离散和去殖民化背景中的家庭概念。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日本建筑师坂茂作为应急建筑的代表,再一次受到了建筑界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本出版物为灾难救济和可持续设计领域作出了贡献。他熟练地使用各种自然的建筑材料,甚至将小到硬纸板、汽水包装箱,大到集装箱体等融入实践中。作为2014年普利茨克奖得主,评审这么评价道:“他的建筑对于那些遭受巨大损失、流离失所的人们就是庇护场所、社区中心还有精神领地。”可持续发展只是他心中的善意,不作为任务地融入在他创作的血液里,不知疲倦的创新与他的乐观精神时刻散发着。



本书对于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针对紧急事件设计的救灾建筑进行了系统性分类,并收录了他的项目的若干论文和深度讨论,以及丰富翔实的图纸、建造说明、照片与地图等资料和档案。




现存的许多建筑空间,都远远滞后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合格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应当能够先于社会生活问题而提前考虑。加拿大建筑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主任、建筑师和策展人 Giovanna Borasi 的这部最新著作,是建筑与社会之间的一次全方位的对话,书中以当代不断变化的社会规范作为命题向建筑提出,并期望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能够在当今社会新的行为、新的仪式和新的价值观中产生切实的适应、影响与干预作用。



《当下的片段:作为建筑干预场地的社会惯常与仪式》聚焦了数个当代社会生活时刻,收录了大量分析文章,以及对新建筑类型的概述,穿插了来自电视剧、摄影等领域的资料;所讨论的主题从数字空间的安全,到“有争议的纪念碑”,观察在惯常(normative)生活轨迹之下的人。






每天的生活不断重复,而日常之事常常被忽视。建筑师与日常生活环境的关系,就像鱼和水那样——日常世界对建筑师如此重要的原因,也是折磨着他们的原因。


这本书集结了建筑设计师、历史学家和理论家以及文化地理学、环境人类学、政治哲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贡献,记录了日常生活如何影响当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法,引发了一种新的日常伦理美学的崛起。这项研究由 Graham Foundation 资助,著名建筑理论家 Beatriz Colomina 和 Mark Wigley 为本书作序。




当下,人们对“共享空间”这一概念已不再陌生。那么,它能否成为弥合社会裂痕、将愈加原子化的个体重新凝聚的良药呢?对此,犬吠工作室认为,建筑师必须更进一步。于是,他们从“共享”(common)出发,开始探索“共有性”(commonality)的深意。除路易斯·康之外,建筑领域极少有人使用 commonality 这个词。康认为,“我们之所以能为古代的建筑所打动,是缘于某种超越时代与场所的事物通过建筑的空间与我们心灵的深处产生了关联,这个事物就是 commonality”。本书将 commonality 解读为人们在特定空间中“对行为的共有”。在建筑设计层面,它意味着“为行为的发生创造条件”;而在市镇营造与乡村建设层面,它意味着对“共同体”(community)的重建——对个体独特性的认识、群体间的冲突与和解、地域性的回归与重塑,都通过“共有性”一词形成了生动而朴素的叙事。


本书以浅显的语言、丰富的案例、精致的插图以及具有大众亲和力的视角,通过文章、对谈、案例研究、读书笔记等形式,展示了当代城市中人与建筑的冲突困境,以及建筑、艺术、社会哲学、历史工学等不同学科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思路。经由犬吠工作室的讲述,无论来自哪一领域的读者,都能逐渐领悟一种存在于自己与他人、与宏大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结。犬吠工作室由日本建筑师塚本由晴、贝岛桃代创立于1992年,围绕“建筑行为学”开展关于建筑与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研究。塚本由晴现执教于东京工业大学,贝岛桃代现执教于筑波大学。




本书是理查德.桑内特谈城市规划的权威著作。他说明都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巴黎、巴塞罗那、纽约市如何呈现现代风貌,并重新审视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和其他重要思想家对于城市规划的论述。桑内特带我们参观深具象征意义的当代地点,从哥伦比亚麦德林市的后街小巷,到曼哈顿的Google办公室,以其独到见解记录封闭城市令人遗憾的崛起,向读者展现这股风潮如何从北方国家扩散到南方国家的爆炸性都市聚集。



在封闭的城市里,社会分化、贫富差距与建筑本身彼此强化,人居于其中的体验往往并非顺畅完美。桑内特观察到封闭城市中建筑与人形成的伦理冲突,都市规划者与大众价值观经常难以协调。他所面临的挑战是──都市规划是否能解决快速成长、回避异己、滥用科技的问题,最大程度增进人民「栖居」其中的公共生活体验?桑内特点出城市的双重性:ville与cité——ville是指整个城市,cité是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经历与特征,两者能否相互融合,便是打造出开放城市的关键。公民能积极化解分歧,都市规划者尝试塑造让居民更容易沟通及应对的城市形式,即意味着城市走向开放的新契机。现代愈来愈多人的生活与城市密不可分,《栖居》的重要论述,为城市未来提出了崭新愿景。


◉ 编辑:YLA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卷宗书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