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空调和你前任的心一样冷” | 路边横幅消亡史

漂亮和他的大姨 Aha视频 2018-07-26


把问句变成填空题的句式,已经在网上流行了一阵:


“我已经很久没有______。”


也许因为这个句式很容易代入自己,总有人乐于填入答案:


高潮过了;

对象了;

喝冰阔落了;

心动了;

捡到钱了;

......

头发了。


我来自四线城市的同事填了七个字:看到路边横幅了。


他说,“路边横幅慢慢消亡的过程,也是我逐渐丧失表达欲的过程。”


这条红底黄字的条幅让我失了眠。


仅仅十个字,没想到标点还有如此奇妙的用法,断句在此刻成为了一种玄学,鬼斧神工,鬼斧神工。


上一次如此难熬的阅读体验,还是高中语文老师在做文言文解析


这也许是路边横幅的一次重大失误,也可能是一次行为艺术。

横幅的功效


比起老外的涂鸦文化,中国人更喜欢在街头用横幅。


它取之简单,用之高效,深受民间人士喜爱。


比如这幅,跟“差点儿上北大”异曲同工。


没有标点的断句难上加难


横幅在随时准备着戳你痛点。



它是口号担当,所以要押韵。甚至连说唱音乐中的“单押”、“双押”也被横幅信手拈来。


“趣”与“欲”在句尾形成单押


“处火”与“出所”在句末形成双押


横幅是一种声明,用来强调价值观再合适不过。



横幅篇幅有限,必须做到短小精悍,表意准确。



如果你用横幅来迎接贵宾,通常会显得特别正式。



但凡能上横幅的事,就不可能是小事。



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宣传手段,横幅曾红极一时,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的街头特色。


可如今你很难再看到各种各样的横幅,它们的盛世属于上世纪80年代。

最早的线上线下联动


当1979年的春天来临,各种准个体户与小老板们还没意识到,随着改革春风崛起的,还有中国电视广告业。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了“参桂补酒”广告,这是我国大陆地区的第一条电视广告,揭开了中国电视广告史册的第一页。


“参桂酒”酒标


改革开放的大手下,生产力在80年代初得到第一次解放,家家户户开始富裕起来,50年代传统的“三转一响”也变为了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由于当年商品紧俏,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及照相机被一度称作“三转一响带咔嚓”


80年代四大件:单开门冰箱、黑白电视机、滚筒洗衣机、录音机


人民的购买力空前高涨,有电视的看了电视出门购物,没电视的为了买电视出门购物,城市里一度出现过万人空巷买电视的场面。


生产力的解放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新四大件”,还让曾经只承担政策口号功能的横幅开始变成广告。


只有商业介入,变化才是翻天覆地的。


无论商场还是公司,开业时挂的条幅越多,说明你越富。



有了条幅,谁还需要外墙装饰呢?



伴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条幅与电视广告组成了最早期的线上线下联动模式


衡量一个品牌实力是不是真雄厚有两条标准:上得起电视,挂得起横幅。

武松打虎靠的也是“条幅”


横幅最终成为了人民喜而乐见的宣传方式,这一切都归功于现代印刷业的繁荣,然而在打字机出现之前,“横幅”一词其实就有据可查了。


曾在通州传教和办学40多年的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谢卫楼(Devello Sheffield)曾在1880年发明过一台中文打字机,《中国人的气质》一书的作者明恩溥后来在悼文中证实了此事,他说,“谢卫楼曾发明了一种实用的中文打字机,并在纽约铸造了一台,但后因费用昂贵,未能普及”。


“横幅”一词有记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诗人陆游,他在《夜饮即事》中写道:“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清代诗人曹寅则在《朱园看梅忆子猷》中写道:“ 我行石城东,每拟写横幅。”  曹禺也在《日出》第三幕写过:“中门框总是‘情郎艳乡’或‘ 桃源佳境’的横幅。”这里的“横幅”指的就是横着的字画、标语等。


你甚至可以说,武松之所以能打死景阳岗的猛虎,一定程度上也是那句“三碗不过岗”的广告效应。



到了民国,各种学生运动风生水起,白底黑字成为学生们以笔为枪最直观的展现。


至于红底白字的颜色习惯我们可以说是共产主义的审美传承,因为你甚至可以在俄罗斯十月革命的战场上看到它的身影。


横幅是违法的


2006年7月1日,《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在商店外面悬挂条幅,属于户外广告,要经过工商局广告部门审查批准才能悬挂。否则,就属违法行为。 


横幅的气势严重受挫。



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网页广告、手机开屏页面,还有北京世贸天阶的“全北京往上看”、上海外滩的震旦大厦——它们巨大的楼体屏幕昼夜闪烁,广告费再高昂也阻挡不了那块LED的魅力。


“震旦大屏幕”在2011年的广告费用为33.3万每月,每晚滚动播放30次,每次15秒。


如果你想在一个晚上,连续播放自己的广告1小时——不减价,还是33万3。


价格如此高昂,每一个字都得斟酌,这样的广告拒绝俗不可耐,要有水平。


“震旦大屏幕”,于2003年4月1日正式启用,宽57米,高63米 ,可视面积高达3591平方米,在200年10月获得吉尼斯世界最大屏幕记录。700米开外,人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得到屏幕上的图像。


电视广告、箱体广告、互联网广告价格都不低。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要谨慎使用、要高级。




技术的快速迭代让人们来不及发现,通俗的横幅已经消失。

10年前丢掉的“横幅”

又被捡了起来


今天又不同,实体广告都吸引不了你的注意,更别提身形微小的横幅。


手机成了人的器官,手机上的个性推荐、首页推广、粉丝头条,针对内容与用户的定制广告层出不穷——能吸引你点开就是胜利。


从开屏广告到软文标题,互联网时代的文案与10年前的横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痛点、共鸣、反差······非常接地气,非常草根,非常容易传播。


各种app广告甚至从线上做回线下,为的就是打造品牌形象,而这行为本身也只是一种广告。


丢掉横幅以为是进步。走进互联网也以为是进步。


当然这些的确是进步。


即便曾出现过唯书面语和严肃表达马首是瞻的时代,更简单的表达方式还是转了回来。当人人都掌握资源时,流行的就还是人的语言。


条幅不是写给中产和文化人的,同理app广告也不是。它们属于群众,只是文人更擅用这些。


只是眼花缭乱时,容易怀念那“速可达”的、红底白字的朴素横幅。


我同事最近下乡,去了一些偏远山村。他发现那里还有像是横幅的墙体标语:



法国诗人科克托说,“艺术创造的丑恶,将随着时间不断变得美丽;相反,时髦产生的美却总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得丑恶。”


不管是艺术还是时髦,越丑越容易快乐。





互动

你印象最深刻的广告语是?

我们将给点赞过200的留言送出

刘恺威签名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我们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

(点击图片观看)


人到中年,浑身软肋,道士也不例外。


7月16日是2018年的第29个周一,那是你朋友圈最湿的一天


没有人在假装喜欢世界杯


现实比虚构更精彩

微博:@Aha视频 | 微信公众号:ahavideos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