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起点定位 高标准编制 高质量应用 浙江湖州“三线一单”正式落地实施


自2017年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青海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系统推进,成效显著。2020年5月,省政府正式批复省级“三线一单”,在全国率先经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至2020年12月,省内11个设区市、54个县已全部完成“三线一单”发布工作。


湖州市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被列为全省唯一“三线一单”试点地市,自2018年开展试点以来,湖州市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谋划和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实施等各项工作。2020年9月,通过“1+6”的模式正式发布湖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和辖区内6个区县分方案。


一、坚持高起点谋划,多方面统筹下好“一盘棋”


(一)坚持实践应用打基础。早在2015年,湖州市即在全省唯一试点发布地市级环境功能区划,建立了“分区管理、分类指导”的环境管理体系,5年的实践下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湖州市始终坚持正面环境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短板,并以此作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编制基础。


(二)坚持各方联动抓落实。2018年市政府成立专门编制工作领导小组,16个市级部门及各区县政府作为成员单位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确保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8年9月,印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湖州市“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方案》,明确编制主要任务、组织方式和进度安排等,保障编制工作落到实处。


(三)坚持多规合一统数据。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多规合一”要求,并结合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环境质量目标和达标期限要求,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论证。生态保护红线的调整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中,加强与“三线一单”衔接,实现了区划一致、数据一致,力争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二、坚持高标准推进,多方位合力绘制“一张图”


(一)坚持由下至上,抓实抓细。坚持采用由下至上的原则,编制组多次赴全市所有74个乡镇(街道)反复对接研究、一一现场核实,共收集书面修改意见191条,经两年多时间的反复对接和修改完善,形成编制成果,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了“三线”的管控要求,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二)坚持一套标准,统一规范。严格按照编制技术规范,由市统一开展“1+6”方案编制,绘制“一张图”分区分类管控,过程中既考虑区县个性化要求,又确保全市统一用一把尺子量“框子”、一套标准定“规则”,如全市统一确定分类准入清单、制定工业项目分类目录,再因地制宜制定分区管控措施,实行分级发布。


(三)坚持优化精准,实用管用。“三线一单”将国土空间根据人类活动强度进行划分,其环境管控单元划定充分衔接环境功能区划成果,并进一步整合细化,将原6类分区重新整合为4类(优先保护单元、产业集聚类重点管控单元、城镇生活类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如其中的优先保护单元整合了原环境功能区划中的自然生态红线区和生态功能保障区,并剔除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以外的地方工业平台、集中连片的矿山、村庄、农田和园地等不适合纳入保护范围的用地,使保护更有针对性。同时将管控单元从原51个细划到104个,使管控单元更明确、更细致、更有针对性。


(四)坚持灵活方便,高效操作。方案中细化明确动态调整机制,方便今后高效操作,全力消除动态调整过程中的“空窗期”,如规定原则上每5年开展1次评估调整,期间因国家或地方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目标、自然保护地体系、饮用水水水源保护区等依法依规调整的,可直接引用执行,并按程序开展动态更新。


三、坚持高水平落地,多角度应用落实“一张单”


(一)坚持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严格按照“三线一单”中的管控清单落实分类管控要求,分区分类实施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开发约束。2020年以来,共对42个不符合管控要求的重污染高能耗项目予以了劝退。管控清单也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提供了重要依据。如在湖州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进程中,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湖州片区、“五谷丰登”等高能级平台的规划前期提供了分区环境管控的合理规划依据,落实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正确处理,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


(二)坚持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充分发挥“三线一单”战略环评的宏观管控作用,在规划和建设项目前期提前介入,协助精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优化规划布局及项目选址。一方面,结合规划环评提升服务效率。结合“三线一单”的编制,全市19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全部完成规划环评审查,并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2020年以来已有364个项目享受环评简化的改革红利,改革区域内项目环评编制时间缩减65%、编制费用降低55%。另一方面,结合分区划定优化项目准入。结合“三线一单”的编制,对工业平台的四至范围再次进行了明确,避免边界模糊问题造成项目落地难,同时也推动了工业平台的规范发展。如“三线一单”实施近3个月,已有12个前期因政策不清晰的项目可依法依规落地,服务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三)坚持为国土空间高标准布局提供有用依据。充分发挥“三线一单”对空间布局的引导、约束作用,将“三线一单”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依据,助推国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调整。同时,“三线一单”也在指导地方开展环境整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南浔区结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将散落在全区的4家印染企业集中搬入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德清县将区域内不符合环境分区准入要求、无法审批的传统特色12家钢琴企业入园集聚,将原来企业所在地根据规划全部盘活利用,使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使项目选址更加合理,也避免了厂群矛盾问题。


下一步,浙江省以先行示范为目标指引,进一步完善“三线一单”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推进数据平台全融合,强化制度供给全支撑,大力推动浙江省“三线一单”应用不断走深走实,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浙江方案”。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反馈督察情况


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反馈督察情况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国家能源局反馈督察情况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会见荷兰基础设施与水管理部大臣





编辑:张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