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7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关注|争议校长郑强:我为贵大做了那么多贡献,为何还有人不满?


“人类历史,实际就是一连串冲动。所以大家不要鄙视冲动,因为冲动都是可爱地。”如其所言,作为网红之中独一份的大学校长,且是大学校长之中唯一的网红,郑强的为人抑或事迹皆是彰显着些许冲动与激进。

“敢怒敢言,敢作敢当”正是凭借这一特质,方才造就了郑强在无数人心中能够深入人心,负有盛誉。亦因此在不少人看来,他是哗众取宠、名不副实甚至曾有昔年同事称其为“小品演员”,无论正负面的评价无疑是将他抛在了风口浪尖。

一、“网红教授”郑强毁誉参半的贵州行

纵观郑强教授的身份,从学术上来看他是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等主动领域的一位学者,另一方面从为人熟知的社会任职来看,他先后任职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以及时至今日的太原理工大学。
而造就郑强“网红教授”这一身份的显然与其学术无关,而是因其演讲以及社会任职期间的诸多作为以及言论令他走红于网络,其中尤以任职贵州大学校长期间为人熟知。
源自于浙大与贵州大地往年间的深厚渊源与情谊,浙大素来有着援助贵州大学的传统,而郑强本人亦有着与贵州之间的渊源以及支援西部教育开发的理念,藉由此踏上了为期四年出任贵州大学校长的人生旅途。
而在郑强任职贵州大学校长期间,曾对学院诸多领域做出改革措施,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对于贵州大学整体发展有益的。

     关于学院建设,其一乃是作为包括配套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核心本质,亦包括着作为学校内在的整体风气与文化精神,而郑强对于此两者皆在贵州大学做出了一点的变革

然而其中一部分却是沦为众矢之的,令他备受师生指责,因此“争议校长”郑强曾表示:我为贵大做了那么多贡献,为何还有人不满?
从客观角度来看,诸多令郑强毁誉参半的改革措施之中,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让他获得“光头强”一称的砍树事件。
在郑强尚未到来之时,贵州大学的校园核心区域存在着一片参天大树,然而这些树木长期处于无人打理的状态且规划并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贵州大学的整体形象与环境建设。
不过亦存在一部分师生认为虽然这一区域杂乱不堪,但一定程度上是贵州大学历来的“传统”亦是某种精神寄托与象征。

然而郑强到来之后,首先注意到的便是这些树木与贵州大学整体之间的格格不入,因此在征得政府绿化部门同意之后,那些树木被砍伐取而代之的则是绿化草地以及更为合理且实用的道路。
此后不乏学子于草地之上读书、晒太阳,且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附近居民亦常至此闲坐。
从整体而言,郑强这一举措对于校园整体发展而言是必要的,但是即便如此依旧为他带来了许多非议,认为多此一举之人数不胜数,施工期间亦存在有人举牌抗议,至于事后的评价从“光头强”一称便可窥见一二。
此外,学风学纪建设对于一个学院乃是根基所在,而郑强亦在此处有过大刀阔斧的改革。
出任贵州大学校长期间,他注意到了教师队伍内部的体制涣散。诸多教师空有其名,而并无实际作为,整体教育环境的态度较为懒散或毫无纪律可言,尤其是持续八年不曾考核,教师学术论文更是少之又少,为此他亦是大动肝火。

“教不严,师之惰。”当教师队伍内部涣散,作风散漫之时,必然意味着学生整体受之影响而纪律散漫,因此郑强下定决心对教师内部体制做出了一系列的严加整顿,使得上行下效、从教师到学生整体的教育环境发生质变,纪律逐步的深入人心,使得一切规范化运行。

此一举对于学院整体文化风气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饶是如此依旧令人为之反感。不仅对于教师,关于学生他也“下令整顿”。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因为大学教育整体的“急功近利”而普遍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因此也就形成了当代大学生批量生产之下,其中一部分空有学识而无道德素质,抑或着对于中国整体文化毫无了解。
而郑强对此所做出的的措施便是令所有大一学生在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之后在进行分科学习专业知识,以此来建设真正能为中国发展效力、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但是这一做法得到了许多人的抵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这是凭空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而郑强却说当他们产生这一想法之时,便意味着这一举措是有必要的。由此,许多学生亦是对于郑强愤恨不已。

除此之外,郑强对于贵州大学改革措施还有许多,“学生可以对于学院发展相关问题直接向校长提议”“为贵州大学引进五十亿资金投入教育设施的改建”“为教师购买校车”“拆除不交水电费的教职工餐馆”……
从整体而言,郑强所做出的诸多改革都是对于校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因此,郑强所谓对于贵州大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质上并非虚言,但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风评亦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何处?

二、造就郑强毁誉参半的原因所在

细数古往今来发动时代变革之人,多数人是“罪在当下,功在千秋”的。无论是远在秦朝时期的“商鞅变法”抑或着明朝时期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对于一个时代而言毫无疑问有着深远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两人皆未得到应有的益处,反而为其所累。
究其本质便在于改革意味着“除旧”是必然要影响到一些人的旧有利益的。虽然郑强所为与商鞅、张居正等难以相提并论,但实质上透过其中亦可窥见几分导致郑强毁誉参半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砍树事件”抑或着“教师改革”“学生改革”之中,都可以窥见从中所影响到一些群体利益。
砍树虽然事小,但是对于将之视为精神寄托的人而言,无异于“灵魂无处安放”。教师内部体制整顿,便意味着教师的工作量更为繁重,必然会因此令教师痛恨。学生改革之中的一年传统文化学习是直接影响到了一些人一年的时间安排,因此为学生所抵触再正常不过。

     除却上述影响到师生固有利益之外,郑强的毁誉参半亦存在一定的个人因素。“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从上述诸多事迹之中,郑强对于贵州大学发展的贡献显然是要予以肯定的,但是他的做法与实施显然是为人诟病的一大根源所在。

在诸多人的眼中,郑强是一个“独断专行”之人,往往对于自己的想法会想尽一切办法予以实施,而面对反对的声音他只是一句“是你们省请我过来的”予以压制。而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要为他招致更多的诋毁之声。此外,郑强的所作所为包括诸多言论,落在人们眼中亦稍显过于“理想化”。
实质上不仅于此,造就郑强毁誉参半的原因还有许多,但这一现象的发生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世间本就不存在完美之物,若围绕郑强的诸多声音完全是一边倒的称誉才是真正的不正常。盛名之下必然有褒有贬才是亘古不变的本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