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contains exaggerated and misleading content.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1679nenob&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央视《新闻1+1》播出节目《输液,为何泛滥成灾?》,揭露药品滥用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输液成灾对健康存在长久的威胁,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天气寒冷,感冒、发烧的人多了,医院到处都是打吊瓶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一个地方每一家医院基本都是如此。
据央视《新闻1+1》报道,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全国人均输进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顺序基本已经颠倒过来了。
其实,输液并不是首选的给药方式。和吃药、打针相比,输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风险也最大,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的给药方式,也是医疗界公认的风险最大的给药方式。输液一般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如果是一些不太严重的常见病,如果只是感冒、发烧,最好不要随便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
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高燕介绍,流感是个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像现在输液的话,大部分还都是抗菌素,对他(患者)根本是没有效果的。流感的病程,自然的病程就是需要三到五天,即使输液也是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好。
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这通常是因为药品直接进入了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再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诱因导致的。
输入的药液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长期输液,可能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损伤。
滥用抗生素除了使机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外,还可导致药物性肾损伤。
此外,长期输液对肺也有很大损害,使肺产生间质性病变,诱发自身免疫肺疾病等。
在最严格操作的情况下,输液也会导致微颗粒进入体内,慢慢地会形成血栓,产生的危害接二连三地出现。长期输液会使毛细血管内膜受到损伤,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很多人坚持春、秋两季输液,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样的做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自然状态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赖输液,不仅会增强病菌的耐药性,还可能干扰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当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时,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此外,长期输入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还易引起静脉炎等。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
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使患者产生严重的耐药性,甚至最终将“无药可用”。
白岩松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打一针病毒全趴下,后来打着打着病毒也在跟你搏斗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可是我们现在在灭蚊子的时候,就开始用大炮打它,已经点滴了、输液了,一下把蚊子给打死了。过两天您身上出现苍蝇的时候,您动大炮已经不管用了,受危害的是你。
用药的目的,在于维护身体健康,但不科学地用药,往往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用药一定要谨慎。
河北省儿童医院的名誉院长胡皓夫介绍:“从89年开始,我基本上就没给孩子打过针,尤其是5岁的小孩,尽量不要做肌肉注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90%是病毒感染,也就是90%的病人不需要用抗生素,但是我们其中70%、80%都用了抗生素。一个病程大概一周左右,这种病人最好休息,多喝水,即使不吃药他也可以自然恢复。”
不要为了治疗小病而滥输液,更不要主动要求医生为自己输液,一定要牢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原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卫计委也出了规定,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输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在急诊抢救、急重症治疗中,输液仍是非常重要的给药方式。
在无法采用口服和肌注时,才应选择输液。具体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情况来判别:
第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急症、重症该输液就输液。比如说发烧,体温超过39℃甚至40℃,就应该选择输液,因腹泻、呕吐、出血等严重脱水或休克的患者,需要通过输液达到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等目的。
第二是根据药物性质,有些药不能肌内注射,所以只能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比如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有些会导致组织溃疡、坏死,因此必须中心静脉给药;比如脂肪乳等“营养药”,因为给药量很大,不可能通过肌内注射实现,补液也是如此;还有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C,刺激性也较大,会腐蚀肌肉,一般会采用静脉注射。
第三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比如对于昏迷的病人,无法口服药品,因此只能采用静脉注射。
提醒:
在输液过程中,不要擅自调整输液管的拨轮,不少人认为输液速度快慢无所谓,快几滴慢几滴没什么关系,但静脉输液的速度要由患者年龄、病情和药物来决定。比如,成人输液速度为每分钟60—80滴,心脏病患者一般在60滴以下。而有的药物需要快速滴,有的需要慢速滴。
请记住,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请转发提醒,身边的亲人、朋友,尤其是小孩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迷信输液。
(本文整理自央视《新闻1+1》,部分内容参考《生命时报》)
1000000+人已经收藏~
觉得本文有意思,记得给朋友转一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