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的一次幻想——“野生”的综合体设计
在学习建筑的路上
你是否踽踽独行
我们想分享
和你聊聊有趣的、不为人知的
小故事
哈喽大家好呀!我们“城市综合体”这个历史悠久的课题又迎来今年的新作品~ 从11级的“银蛇狂舞”,13级的“先锋高技派”,14级的“根正苗红学院派”,到今天推出的15级的“野生幻想”~ 可谓是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一年又一年,不变的任务书,而还总能在每一年的作业中都发现一些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要带给大家的作品呢,当时在展厅里小编一下就被它的模型吸引了,具有丰富度但又不混乱的大草坡,还带着“城市里的桃花源”的意味,接下来就请大家仔细欣赏吧~
精彩图赏!
▼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个活在建院传说中的巨型长题,在空间(7万平米)和时间(寒假调研3周+学期设计17周)上都达到了空前的跨度。从曾经看见前辈们近乎“不可思议”的作品,到自己在一脸懵逼中摸爬滚打、循序渐进,其过程可谓是荡气回肠一波三折。
毕竟,巨大的体量和复杂的功能考验着自己设计能力中的短板,而和队友朝夕相伴的密切合作中也很容易暴露出性格上的弱点……(优秀的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同样重要!)在这次设计中,我们并未如有神助般顺利,而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分歧、挫折、徘徊、赶进度。
但我们这一百二十天似乎又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和指导老师Harry(稍后会出场的来自荷兰的可爱老师)“零改图”沟通、对于设计流程的自主把控上。两个非线性少女如何从感性的城市认知到逻辑的方案组织?又是谁给了我们将一个“大草坡”当作商业综合体的勇气?且看下文分解。
一、前期调研和准备
建筑学本科的设计课题一直以“内涵”和“外延”的主旨交替进行。相比于大三上学期内蕴的民俗博物馆和曲折的山地俱乐部设计,城市综合体更强调设计能否“落到地面”,也强调规范、功能、流线在实际情况中的使用。
寒假开始前,我们就收到了调研任务书,并确定对象是五角场万达商业广场。(划重点:大家开始选择队友了!)这个同济er日常出没的综合体,在2016年迎来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改造。旧的万达广场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强调气(tu)势(hao),采用了强烈的轴线布局,未能妥善处理商业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日后我们设计的关注点之一)。
改造前:万达广场的十字轴线状布局;改造后:试图围合并在公共空间中穿插的连廊
改造项目除了与大学路连通的太平洋森活天地,也用数十条空中连廊将地面上的五个建筑体块相互勾连。这样的做法,既利用了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人流(综合体的商业交通能否与城市交通结合非常重要),也为原本消极的外部空间引入了活力。
左图为万达广场改造方案效果图,右图摄于万达广场地上部分的空中步道,年关将至,还未完全开放的步道上人烟稀少。这次改造会成功吗?
提升空间品质与使用感受才是综合体改造的核心所在。预热的调研催促着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综合体是真正积极的,能够改善城市的建成环境、为城市中的人群创造出积极空间?虽然当时对于答案尚且惘然,但这些问题都在日后的探索与设计中一一得到了解答。
(关于调研的小彩蛋:我和队友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爬屋顶”的技能。因为高层办公楼的空间大多被瓜分承包,想要get屋顶视角就需要找装修中的一间,然后潜入……虽然无法作为分析的标准图纸,但登高视角对于基地的感性认知十分重要!日后我们在A基地上也施展了这一本领……)
第一次调研,我们在万达广场的顶部找到了截至2021年改造项目的工程文件。虽然充满了寻宝游戏的中二感和违法乱纪的气息,但也确实对我们的调研大有帮助。
新学期短暂的调研成果交流之后,我们迎来了激(tan)动(te)人(bu)心(an)的抽签分组。十七周的深度长题,老师的带教风格、指导方式、节点把控,都会对经历和最终结果产生巨大(但非决定性)的影响。与别的班略显不同的是,我们班的老师阵容中,有来自荷兰的Harry Den Hartog老师!
Harry老师在我们班的快题周。非常认真也非常可爱的老师,偶尔呆萌,譬如将快题设计评价为“Amazing to do so much work in only three hours”……
抽到Harry作为指导老师的那一刻,我和队友的心情是复杂的。紧张的当然是关于设计想法的交流和教学习惯的隔阂(事实上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设计课绝对不会改图!不会动笔!模型变得非常非常重要!);但我们也很兴奋,毕竟来自荷兰OMA、MVRDV事务所的作品让我们着迷不已(之前TransAxis发布的MVRDV指导作业就让我们十分艳羡);另一方面,还抱有不太“纯良”的私心:外国老师会不会在繁琐的建筑规范上网开一面,给我们一个放飞自我的大好机会?
MVRDV、OMA的设计作品,总是能够以简洁惊艳的手法回应城市。Exactlywhat we expect!
二、基地调研与初步设计
感性认知与大胆幻想
基地选择非小事!调研时节尚且春寒料峭,使我和队友在感性的判断下一致同意放弃C基地(河边的妖风着实吹得人脑壳疼……)。然而对A基地和B基地孰去孰留却仍有争议。B基地紧邻甜爱路和鲁迅公园,在人群的活动上似乎更加丰富,也引发了我们对方案的初步构想。
在一开始的头脑风暴中,我们甚至谈到了桃花源……(真的是很能扯、很随性的两个少女。)什么是真正的“综合体”?集酒店、办公、商业、文教、娱乐于一体,比起单薄的建筑,综合体更像是一个“城中之城”。除了满足功能需要,想要长久地吸引人群,综合体的关键还在于提供一种“生活”(甚至有一点对于现实城市的逃离),实现某种人居理想。《桃花源记》中,这座综合了农业、商业、景观的“山中之城”,谁能说不是综合体的一个象征呢?
EpicWork建筑团队出品,利用Minecraft制作的《桃花源记》。这种峰峦叠嶂的筑城意象还真的在我们日后的设计中有所运用。
相比于B基地,初到A基地的感受也许并不美妙:高架上络绎不绝的车辆和地铁提供了稳定的噪音,东侧有庞大的地铁站杵在基地与鲁迅公园之间;南侧本应是充满活力的城市界面,但由狭窄的步行街道上非机动车与人群杂生,街道一片混乱;基地的北侧又行人稀少。
基地A分析
可另一方面,A又天然具有垂直方向上的塑造潜力。垂直方向上多层次的可达性,极有可能在日后提供更加丰富的流线和空间体验。更何况,A基地在夜晚的城市里爆发出了始料未及的生命力。晚上七点来到基地再次调研的时候,我们被它迷住了。地铁的倒影在东立面的幕墙上飞驰,楼梯和通道像藤蔓一样缠绕着高架桥墩,人群在违章建筑和高架的罅隙里流窜。三号线腹部的美食城里,大批在此地中转的下班人匆匆忙忙地用餐。
城市中的A基地
白日略显沉闷的基地在夜晚居然会披上一层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甚至让人联想到电影《重庆森林》的开场,人群在狭窄的城市通道里摩肩接踵地运动。那种快速、丰富、复杂、拥挤的生活场景一下就刺激到了我们的神经。于是我们决定:就是A基地了!
也许正是这一刻奠定了我们关于综合体“场景感”的理想。
白天从A基地望向整个城市。虽然灰暗,但我们认为这才是虹口这个区域的常态。综合体如何改善城市的建成环境成为了我们日后的关注点。
似乎是大三上带教的SGL老师曾经说过:“建筑设计最难的地方就是把脑海中虚构的意象变成实体。”
那个晚上,我们绕行A基地的过程中间提出了很多关于方案的设想:建筑的叙事;错峰使用的公共空间;供下班人群娱乐的Food Court和城市剧场;能够和地铁相呼应的建筑立面……虽然脑海中思绪泉涌,但其中的缺乏系统、缺乏组织、难以落实到空间语言的隐患,却在之后的初步设计过程中间逐渐暴露了出来。
三、初步方案诞生
错误但有用的尝试
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根据基地的界面特点,将建筑分为几个不同功能体量;顶部以一个完整的环形(Loop)覆盖,将室内的活动从地面延伸至屋顶。总之就是,普普通通的体块划分,加上屋顶的一个巨大的圈。人们从3号线的出口顺势而下,通过一个大圈的环行到达8号线所在的地下一层。于是诞生了很多这样的方案(现在看起来真是怀疑脑子被专教门夹了,无力吐槽啊)。
体块划分
当时的草模照片找不到了,找了一张案例图片,大概示意一下。强烈反省一开始“急功近利”的行为!做设计要脚踏实地!
友善的Harry老师可能与我们还不太熟悉(也有可能是我们不熟悉Harry老师的友善),一直微笑着给出建议,让我们以为方案就可以这样行尸走肉地推进。直到第一次班级交流,我们拿着从这个体块方案稍稍深化的平面方案(具体有多辣眼睛请参考下图)被批评得体无完肤,这才醍醐灌顶,意识到切实从基地出发、做出富有想法、富有感染力的方案有多么重要。
被批评的方案
重新整理方案,审视对于A基地的策略,我们对最关注的问题和商定的解决策略做了一个梳理:
1. 首先,从城市尺度上观察,A基地位于内环路和轨道交通的“夹击”之中。建筑如果想要和城市取得较好的关系,必须想办法向两侧打开。
基地向两侧打开
2. 我们希望人们在建筑和基地内不仅仅能感受到综合体的空间,更能感受到整个城市的空间。面对两侧受限的视野,也许在高处重新打开界面会成为更加合适的策略。
在高处打开界面
3. A基地在可达性(对应后期的流线和交通)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下一层和四层的屋面层高上,分别对接轨道8号线和3号线。三层的屋面标高上,有来自虹口足球场的人流。一层作为商业建筑的最重要的界面,能够接纳不同目的不同来向的人群,同时也是基地面向城市的一个重要角度。因此,如何组织各个入口之间的空间和流线关系,是方案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么多的要素整合在一个建筑体量里?商业、空间、流线、城市,一个个似是而非的重点仍旧使人感到些许迷惑。
组织不同层高的入口
Simple and Clear!
——Harry的咒语
”好在队友和我也终于冷静下来,不再疯狂地向设计中填塞想法,而是开始重新审视基地,回归到城市的语境中去。和Harry老师的磨合期也逐渐度过。Harry大概永远不会拿起笔来,在我们的图纸上涂涂画画;他的话也不多,但往往能切中要害:
“What‘s the concept?”
“So you have anything about the city context?”
“Keep it simple and clear!”
再次审视之前的方案——试图用屋顶的loop串起几块未知形状的单体,Harry似乎对于我们上下分离、毫无整体性的策略感到十分疑惑。与此同时Harry老师的“concept & context”回荡耳边,我们发现最本质的建筑被我们忽略了。于是我们启动了对于建筑概念的重新思考。
在方案折返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大量案例,不断加深自己对建筑空间语言以及城市意识的理解。这一工作的为后期我们能够快速推进、深化方案打下了基础。
当时汇总的案例文件夹,高层的案例也已经纳入学习范围。阅读就是积累,哪怕方案没有定,也可以绕个路,提前为后期1.5倍速深化方案做好准备。
思来想去,面对东北侧的虹口足球场,似乎用琐碎的体块始终显得苍白。最重要的是,经过从期初到现在的课堂交流,Harry的期望已经十分明确:“一笔到位”,“To present your idea about the city context,the commercial activity, the concept of the architecture clearly in a very simple way.”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却让我和队友寸步难行。A基地如此多的复杂要素,却需要以从上至下的“上帝视角”全部囊括在一个方案之中。也是因为这句话,在被进度支配着的焦虑下,我们仍旧自己毙掉了许多个“凑合着也能深化”的方案。
这样的草图是我们这段时间的常态
回顾起来,却要感谢Harry老师、队友和自己对方案挑选的过分执着。一个筋疲力尽的晚上(似乎是清明节假期前),经过数次对基地结构的摸索、对界面处理的尝试,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案:要不用一个圈形的体量,把A基地整个环绕起来?并且在基地的东南角,将这个圈下压,融入整个城市。整个方案的手法乍看起来有些像BIG的M型住宅。
环绕基地的体量向一角打开
在这样的做法之下,整个基地和鲁迅公园形成了对视的关系。整个坡形像是延续公园的线条,穿过轻轨线,然后在垂直方向上环形地生长——正在为主题和公共空间活动发愁的我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方案做成公园绿脉的延续!
血泪教训之:草模的记录和保管很重要!跪歉之没有更好的照片了
似乎终于达到Harry老师和我们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了!某个周四的设计课,我们非常笃定地将方案草模拿给Harry过目时,Harry毫不吝啬地表达了满意之情,说了一连串的“Nice”。看到方案走上正路,我和队友终于松了一口气。但落下的进度已经容不得太多休息,我们赶忙投入了下一轮深化工作。
四、 方案进阶探索&深化
我好像看见文丘里和密斯在吵架
虽然确定了方案的基本体量、形态、流线,但建筑的其余体量如何与巨大的Loop产生联系成为了阶段性的难题。对于建筑的内部系统,我们希望是能够延续外圈环形和坡形的姿态,延续对于城市的开放性,同时也为其中的商业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上一次草模中粗暴的阶梯形式很快就因为尺度过大和封闭性被我们否决了。之后我们又进入了一轮“暴改方案”的模式,提出了在环形内部绕排一群高低错落的“盒子”,或是用几个V字形向坡内穿插,或是干脆圈圈递进,形成一个中心广场。
用一条迂回的坡道作为Loop的内容物
但Harry又念起了他的咒语:“Simple and Clear”。这些做法就算能够操作,和建筑的体量是什么关系呢?和商业呢?和城市空间又有什么关系?我们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放弃。
“桃花源”概念
曾经的“桃花源”概念又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也许是受到了S形坡道方案的启发,我试探性地向队友提出,既然已经塑造出了巨大的绿色坡地(像一座山一样),能不能干脆制造一条悠游折返的路径,来呼应景观主题?
“桃花源”的折返路径
设计观的相左在这个阶段也暴露得较为明显。我希望的设计是简单而整体,而队友希望的是复杂而完整,那段时间的方案不断在简单和复杂之间来会摇摆。为了一个要素的处理,我们也常常争执不休,甚至不惜拿出两个方案来比较。然而,Harry老师似乎并不倾向于给我们指出一个明确的修改方向,只是指出我们方案的不足之处。甚至有时候,只是很抽象地说“much better than before,but try to keep it more clear”。
某两节课的模型。右边的模型诞生在左边之后。可以看见,队友好不容易整理清楚的路径,又被我加入的地下广场搞胡了……
方案的深化琐碎而迂回,何去何从完全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判断。功能不断地完善,然而空间、建筑形体的整体把控,却不一定随着时间推进而改善。我们几乎是挖掘出自己关于建筑理论的全部已有知识,尝试给自己的方案“做诊断”,在互相商讨中寻找正确的深化方向:简单和复杂之间需要平衡、功能和形式之间需要平衡、建筑的“正面“与”背面“需要平衡……
流线草图:蓝色的是公共系统,我们希望它顺着建筑形体垂直递进
又一任模型:又一次皈依了简洁,表现出了基本的韵律感,但有些呆板
这段时间中,为了保证我们的意图都能在设计中得到体现(这是后期能够共同深化和表现的基础),我和队友互相商讨,彼此兼顾。最终,我们选择了这样的手法——将三个连续的“台阶”分布在环形内部,并通过调整角度使得“台阶”与“环”围合出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庭院。
台阶与环围合出庭院
空间层次与氛围
确定了三个台阶-三个庭院的内部系统之后,新的问题再次出现——如何使得内部空间更加明确、更加有层次,能够化为一种商业式的体验?这时候我们再次将目光盯向了EpicWork 的“桃花源”——空间层次与情绪的极致。“桃花源”中的空间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山水、景观、建筑的综合把控,悠游折返之间不同的尺度感使得路径长却不无聊,反而处处是惊喜。作为综合体,从高到低,将酒店、办公、电影院、购物、餐饮串联在一条路线上,并在路线的各个节点处提供不同的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
建筑各个高度的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被不同的人群使用
基地东面,傍晚的遛狗和聚谈;基地西侧,人群的行走与城市的融合;建筑中央绿地上的公共设施和人群的休憩。设计的意图在于将这些城市中本有的活动融入综合体之中
这正是我和队友对于空间的期许。考虑到综合体路径不宜过于迂回,最终我们确定了入口广场-主路线-庭院-支路的交通结构,保持外部环形的完整性,并通过强化景观以明确建筑的姿态。入口广场视野开阔,两种主要路径提供选择——上坡如砥,坡间的开口却有“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之态,吸引人们进入一探究竟;主路线打通基地东北角与西南角,是基地中的主河流,沿途可以遇见大部分空间,与入口相对;连接入口与主河流之间是庭院与支路,由东向西,依次遇见的是“湖”、“树林”、“层楼叠榭”、“瀑布”;而建筑的外环部分则是廊道贯穿整个建筑。
中部公共空间的渲染图
功能与流线
建筑的功能布置主要依据一般商业建筑经验性功能布局,结合设计中的要素来确定。店铺群的设置,在南北向上有着从零到整的变化规律。二、三层及顶层朝向庭院和景观视野良好的位置主要布置餐饮,与两个供“周末集市”使用的中庭结合在一起;外圈设置了大量的主力店和零售,与城市街道紧密结合。西北角布置百货,西面顶部布置电影院。
一层平面图
建筑垂直方向上的丰富性在流线中再次体现了出来。建筑商业部分的主要入口设在一层,由面向城市广场的基地东南角进入,途径三个庭院与内部主路径连接,外环路径的完整包围了内部路径的曲折。而建筑的交通主要通过外环斜坡与内部庭院来实现,由此延续至四层——建筑的另一层主入口——与3号线接驳,主要作为高层的入口,并与顶层商业部分衔接;从3号线出口经过酒店和办公,沿着折返的商业路径悠游而下。建筑东层另设有垂直方向的直达路径,从而实现8号线与3号线的顺利换乘。
不同高度与地铁接驳的入口
轴测爆炸图展示内部的功能与流线↓
爆炸轴测图
高层设计
随着建筑整体形态与平面的配套,我们终于可以开始着力准备高层的设计了。
在这个阶段中,许多的其他的老师也参与到关于方案修改的提议中来。包括取消过于复杂的下沉式空间,交换百货和电影院的位置(出于高层和结构)。高层的设计同样经历了我和队友的意见分歧。几乎和之前的情况一样,我们一人倾向于用较复杂的手法,增加错动、连廊等;而另一人则认为,下部的形态已经足够复杂,高层更应该以简洁明确的姿态呼应整个建筑体量。
下部商业部分模型示意,空间已经足够丰富,我最终赞成了队友关于较为简洁的高层形态的设想
于是这个过程又诞生了很多朝生暮死的方案。首先是高层的定位问题,这个问题的纠结性在整个方案设计最开始就已经体现出来,由于景观、日照、入口、周边环境、人流等多要素的影响,似乎把高层安排在任何位置都无法尽如人意。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在不断地对比中,选择了一个相对更加合适的位置与姿态,并放大对人的活动的关注——北边布置塔楼;塔形和板型结合完善建筑形态;由大坡延伸的屋顶作为高层入口层,并于地铁接驳;延续大坡的路径形式,连接高层各部分,完整流线。
北面布置塔楼
有趣的是,我们曾就高层的姿态问题请教过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对于连续升高的高层体块布置,我们得了很多过不同的评价与建议。可能做设计有趣在此,煎熬也是在此,我们需要对多重的要素、多重的选择、多重的意见作出判断和决定。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为了保证方案的最长深化时间并且不影响最终成果的深化,我和队友决定轮流工作,同时保持一人负责推进方案,另一人开始着手成果制作的准备工作。提交成果的日期一步步逼近,我们最终确定保持外部环形的完整性,确定入口广场-主路线-庭院-支路的交通结构,并通过强化景观以明确建筑的姿态。
梳理之后的过程生成图↓
最终的高层:以简洁的方式参与建筑形态的塑造↓
从立面的最终深化开始,出图和模型工作就已经拉开序幕。
五、 成果周
生存技巧的周旋
大三下本就是极其忙碌的一学期。相比于前半学期可以一门拿出大批时间扑在设计课上,越到期末,能花费在设计课上的时间反而节节缩水。早在学期初拿到任务书后,参考往年学长学姐们的进度,我们就给自己定了一份时间推进表。
随着17周的渐渐逼近,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各门课程的作业和考试,我们决定不再改动方案,全身心投入成果制作。我们对于期末成果的对策是一人主控图纸进度,另一人主控模型进度,确保在设计课、其他课程、以及作息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我们分别确定模型和图纸的工作流程及细节,然后共同参与到图纸和模型的制作中去。
也许是这学期持续进行的提前准备、大量的案例阅读和出图技巧的进修,期末的图纸并没有让我们太过于手忙脚乱,反倒有一点多余的时间可以来回磨合画风、商榷细节、甚至反思前期设计过程中的得失。
最终成果图大赏!
▼
精彩的剖面图,请手机横过来看全图↓
精彩的立面图,请手机横过来看全图↓
快乐的渲染图↓
渲染和剖面分别由我们俩各自全部完成,画风竟然这么和谐……
人群活动的轴测图↓
加入人群之后,综合体似乎更像一个“综合体”了
最终方案总平面图:将鲁迅公园的绿脉延伸入建筑内部↓
模型照片↓(感谢队友还给最终的模型加入了灯光~)
最终图纸↓
下面是成果的现场版本↓
布展完成
在前文缺席了好长一段时间的Harry老师在评图现场介绍我们的方案!指明问题一针见血、改方案云淡风轻,却对我们的方案了如指掌,Harry老师的带教令人受益匪浅。
模型照片↓
回顾与总结
再谈合作
随着大三下17周的时间一闪而过,我们的综合体摸爬滚打历程也结束了。过程中的百感交集如此丰富,使人难以单纯站在技能或体验的角度进行总结。从学习方法上来说,脱开了传统的“手把手”改图,自主的进度控制、案例学习、反思设计显得如此重要;对于设计,无论再复杂,诚恳和朴素的心态始终能把我们拉回地面。
经历了一学期在清晰和迷惑中的徘徊,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以及最后来自TransAxis的约稿使我和队友有些受宠若惊,毕竟设计中暴露却尚未解决的种种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甚至到写下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和队友仍然在相互吐槽。独特而大胆的方案为了保持清晰,某些空间的设计尚且有待推敲。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相信综合体的意义类似于铸造一座“理想之城”,从最感性的方案构想到逻辑和形态的组织,对城市建成环境的认知、对建筑设计手法的反思,始终贯穿了整个课题。
小编点评:说实话,发了那么多次综合体的作品,因为都是双人合作作业,每次小编都在想这些组员的合作好像都是如此顺畅,在想法上似乎没有什么矛盾。这一次终于看到有作者写了出来,两个人在方案的走向上分歧不小——一人像“复杂的文丘里”,而另一人偏爱“简洁的密斯”。通过看到两位作者的方案分歧,然后又磨合、探索出更合适的解决策略,不由得感叹这门课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合作,如何为自己的主观感觉找到支撑、足以说服合作者一起完成…… 两位学妹最终完成了设计最初之时的“桃花源构想”,层峦叠嶂仿若城中之山,小编当时在展厅将模型照片发到交流群里便获得了许多好评,不知大家有何想法呢?欢迎交流~
END
文字&图片:郭思同,王萌
整理&编辑:侯苗苗
————————————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图片转至文章)
11级综合体全票之“银蛇狂舞”↓
13级综合体全票之“先锋高技派”↓
14级综合体全票之“根正苗红学院派”↓
我们是与你一起在探索建筑的路上同行的伙伴
我们想和你谈天说地,尬聊也可以
TransAxis
合作联系 :wangxiang_521(微信)
邮箱:3925015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