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宾大Ali Studio揭秘—120天,神级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瓜的日记 Author 瓜庆


在学习建筑的路上

你是否踽踽独行

我们想分享

和你聊聊有趣的、不为人知的

小故事



本文转载自【瓜的日记】


嗨喽大家好呀!本期为大家带来现于宾大建筑MarchⅡ的瓜庆同学记录的Ali Studio全纪实~ TransAxis也越发想多推送一些关于国外设计课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为什么呢?因为国内外的建筑学教学模式差异还是蛮大的——国内相对仍处于实用主义阶段,给出场地、任务书,完全实战型设计课,学生的作品都和日后工作时的项目很接近;但是国外的建筑学教育更偏向于研究型设计,也就是说找到一些参考案例值得研究的点,或者一些有趣的Prototype(原型),在此基础上延伸探究,并得到设计课成果。国内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对于建筑设计与深化流程较为熟悉,日后工作能够起到相应作用;而国外学生毕业后总给人一种“不够实用”的印象,但是他们更强点在于创新能力特别强,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外的设计作品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骚招”能让我们眼前一亮,感慨不已,而国内设计单位的作品总是趋于千篇一律的“玩滥的公认设计形式美感”,那就是因为教育阶段的设计培养模式不同带来的结果。


而恰好小编看到了【瓜庆】同学记录了自己Studio作品的文章,觉得非常有趣,就与大家分享。巧妙的是,其小组一名成员还是小编前年于同济带大四参数化studio任助教时指导过的一名学生,因此更加感觉亲切无比。


好了,开场白酒到此为止,下面为大家展示宾大的Ali Studio中到底如何玩建筑~


精彩大图呈上↓



Studio结束10天以后的今天才开始动手写这份备忘录,我也真的是拖延症晚期确诊了。上回的推送更多的是结束时的有感而发,(诚然,这是我经历过的一次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合作了)这篇推送,则的是隔了一段时间以后,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更加全面地来看待整个过程。(更多的细节才让这个studio显得更好玩)


这个studio的题目是Future Airport,主要设计未来机场的物流系统——在未来的电商时代,像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公司拥有极多的的资源和金钱,他们将在纽约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斥巨资建设自己的物流系统,也就是课题所做的这个建筑。场地选址位于纽约的jfk机场附近。作为物流系统,建筑内部包含了扫描区、处理区、分类区、储存区等不同的区域。在这里,效率是优先级最大的因素,任何货物都被看做方盒子来对待,即使人也是一样。(近年来原来越多的机场不合理对待乘客的事件也证明了机场为了追求效率,不再特殊对待乘客的事实,这个建筑就是物流系统将效率追求到极致的结果)因此,这是一个为了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物流系统。在此建筑中,为乘客设计的空间就只是位于建筑外围的个别区域。货物(包括人)从建筑中被筛选、整理后,将统一由地下通道运往飞机。 


Precedent研究


我们开始被分为surface, section, vector 和form四个大组。我们小组被分在了surface组里。每个小组,都被分配到一个precedent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拿到的是一个叫做Torroja(读特骡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的建筑师设计的赛马场。我们看到precedent后都非常开心,因为这个建筑就是一排拱形的屋顶和混凝土基座,做好一个组件然后阵列十几个就完事了。


Torroja设计的赛马场


其它组的precedent有央视大厦,代代木体育馆,柏林音乐厅,纽约的TWA航站楼等等。我对这些precedent的印象很深,因为一想到这些组的同学们要先按照原样建出那些复杂到爆的模型,就会为他们而感到心态崩溃。



第一次pin的图纸



第一次pin图


在宾大的第一次Pinup。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节点以及建筑的结构(呵呵)。还为菱形的柱子“设计”了内部的钢结构(呵呵呵呵)。(因为我们对于建筑的内部结并不知情。为了凑够要求的两张A1图纸,我们就“编造”了一系列的节点)


当我们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并暗自自豪于自己的“设计”时,阿里一眼便看出来,这屋顶、柱子、结构,不可能是Torroja的风格(又花了两分钟查这个建筑师名字的拼写,估计这辈子都不会知道他设计的第二座建筑了)。我永远忘记不了他倚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笑眯眯地对我们说,“No. It's not Torroja. And you will get an A for design and an F for research”(你们的设计可以得到A,研究只能得F)的样子。我跟着所有老师一起笑了。不过, 我的笑是随声附和的尬笑,他们的笑,则是发自内心的嘲笑。。

柱子的结构分解和细部图(都是造的)

 

于是乎,我们全部重来,研究precedent,查找了资料并还原出了赛马场的真实细节。作为surface组,这个建筑屋顶的surface确实是有点意思:悬挑接近30米;最远端混凝土厚度,只有薄薄的10公分左右(如下图)。据说二战的时候飞机轰炸过这里。不过那些炸弹只是把建筑的屋顶砸了几个窟窿(肯定是因为这surface太薄了,炸弹还没感觉到阻碍就掉下去了所以没在上面爆炸),后来打了两个补丁还能用。

这就是分解出来的屋顶细节以及截面的变化情况。有没有很有趣,很有变化,很丰富!(我觉得并没有hh 但作为建筑师,要能扯)


包含choiseydrawing的precedent research


左上角出现了传说中的Choisey drawing,就是一种从下往上看的轴测图。choisey这个词读起来大概就是“施瓦辛格”去掉最后的“格”。(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听到这个词时,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壮汉形象的原因)阿里非常喜欢这种图纸,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图纸能更好的表达人在空间中的感受。我们还观察到,这个surface是数学里的马鞍面的一部分(见左下一系列滚筒状分析图),于是我们还在老师们面前赞许了一番特骡哈的精美设计,是有数学依据的blablabla。。(建筑师的那种一顿扯)

 


迎接1/4Review:概念—物流系统


我们终于要开始自己的设计了。这时,助教的邮件来了。他给了我们一堆网站,都是介绍物流系统的。有瑞典的,亚马逊的,知名不知名的。让我们按着这些物流系统做出来自己的机场物流系统。于是我们点开里面的视频,按照视频截图把货架,小车车,机械臂这些东西做了出来。我还依稀记得Deluna(他全名好像是DelunaBryan,是个很擅长人际关系的老师。就看他名字就能感受到,Deluna很女性,Bryan则是男名。在我的理解中,性格中混合着阴柔和阳刚的人,往往有着很强的情绪感知以及共情能力。这就是他在阿里身边能混好的重要原因…)顺着阿里的话夸我们这个做得细:嗯,你们这个物流系统做的不错,不过货物怎么能是一个简单的方块呢?你们应该加更多细节,这样,你们的货物能变成一些装饰性的部件(原话是decoration parts)。既然是美学为主的studio,那“装饰”的确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一切所谓“实用”的东西,一旦不好看了,就会被要求“select,delete”


Logistic system


我们梳理了物流系统的流程,大概是分为扫描,分拣,存储,传送等等。并将之结合起来做成了一个长条形的建筑。


物流系统初稿


当我们把这张图投影到屏幕上的时候,阿里兴奋地指着平面说:“你们的平面很好!你们的剖面,要和这个平面一样!一模一样!”这个思路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带来很多麻烦。

 


后来就有了上图,1/4review时候的平面(左边)和剖面(右边),还真的看不出什么差别了。


Nate也礼节性的称赞了一下,并提出了让我们头疼到中期的一个意见:it’stoo 1-directional。他说我们的建筑太单向。要变成multi-directional的一个东西。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纠结了两个星期,终于我们想到一个办法:直接把现在的模型复制一个,扭转90度。两个1-directional的东西交叉起来,就变成了multi-directional的东西。。。



迈向中期!“一点透视”组


这段时间,我们用所有精力来做一个立方体的chunk,也就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作为中期的主攻对象。还有一个词,阿里非常喜欢并且不停让我们做:bifurcation(读音就是掰佛k申)。后来我们都表示:这辈子再也不想听到这个词了。整天就知道掰来掰去。。。

Bifurcation的类型

huge leap的一点透视


9月26日


就在这一天,汉宁创造了奇迹:在出图的时候,他将模型调到立面模式,并给了一个透视角度。于是这张神奇的一点透视诞生了。第二天的review,Deluna指着这张一点透视占整张图纸不过八分之一的图赞不绝口,说:it's a huge leap! 他看着阿里,对我们说,这张图,应该是我们组的核心。他还拿出手机搜了搜,让我们看他想到的一张PaulRudolph画过的剖透视图。(就是下图,虽然我完全看不出有什么相似之处hh)于是,从那次评图往后,每次和Deluna提到“one-point-perspective”这个词,他都会流露出一脸赞赏的表情并将那张图再次从记忆深处翻出来夸奖一番。。。那段时间,“一点透视”成了我组的代名词…

Rudolph的耶鲁建筑系馆,一点透视,是不是和我们的一点透视很像(我觉得不像)


中期评图


也就是为了中期,我才第一次打开了rhino,开始画线稿。(之前都是把rhino截图放在ps里随便挑一挑对比度亮度就交差的)虽然surface被怼了,模型也被怼了,评委们还是有人凑到跟前仔细看了剖面中的细节并大加赞赏:“I’m glad you bring the design to this level of detail”他们,说我们这个剖面画的还是有细节的…并希望我们把细节贯彻到整个设计中(谁不知道呢…要是有那个时间,我也想把细节画的超过肉眼极限hh)

中期剖面1

中期剖面2


最惊险刺激的,还是我们的中期模型。由于当时我组的3d打印技术还未成熟,我们使用了很多激光切割作为主要的制作方式,以至于尽管详细编了号,还是由于太过零散,不能拼起来&立起来。所以,我们最后干脆加了很多立柱,并把剩下几块撑不住的,凭感觉安了上去。几个3d打印的表皮,也凭感觉随便摆在了上面(并终于在midterm前黏好,喷漆hh)


还记得当时组员们精益求精,还想在做中期模型前的一个星期优化一下玛雅模型。我仔细算了时间,如果再改模型并且要按照Maya模型做手工模型的话,那就不要睡觉了。所以还是说服了组员们,先接受眼前的不完美,做一个中期拿得出来的东西再说(还好大家在这方面都不执拗且抬杠,才能保证决策的效率和做事的进度)。

中期模型(喷漆前)


中期模型(喷漆后)(为什么好像没喷漆前好看。。)


后来我安慰自己,我们的模型虽然不完美,却好歹是中期pinup的小组里面个头最大的一个。。。(自我安慰的能力可谓登峰造极了hh)



卡壳儿与转折


不管怎么样,中期是熬过去了。不过ali还是不让我们做整个建筑。他说,我们的physical模型要重新做,chunk的surface要重新加。还是Ezio提的一个意见让我们知道了接下来要如何行动:他让我们取出建筑的几部分,深入做成typology,然后告诉评图老师,这些typology们将被运用在整个建筑上面,这样整个建筑就用不着都做那么深入了(鼓掌,真乃偷懒一妙法也)于是就有了右下图↘。


左上为物流,右侧为bifurcation(分叉)的类型


10月24号


继中期评图模型被喷之后,Bryan让我们把之前做的那些有细节的物流系统运用起来,并删掉那些表皮,重新做表皮。于是我们做了下面这个表皮的typlology。

 

表皮Typology


拿给阿里时,他很兴奋,并且尤其喜欢第一排第一个。也就是在rhino里面,把两个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线段连成的面。他满意地说:This, should be everywhere!不过他的这个设想我们后来只是做了一个尝试,就不了了之了。


转折


我们的chunk还是一筹莫展。他们说,我们stuck(卡壳儿)了。


时间到了11月初。天气有些冷,地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而我们仍然没日没夜地奋战在studio。11月的第一次pinup,汉宁因为做整体模型弄太晚了。第二天没来。于是就我和瀛心做汇报。那天,看到了我们的立面以后,阿里紧缩的眉头突然展开了。“ micro surface!” 他大声地和其他老师说到。“micro surface! This is what I want them to do! It's a huge leap!”他还深情夸赞了我组因补觉没来pinup的汉宁同学,说他 “he is like a machine!”,(意为像机器一样,日夜不停的工作)这句夸奖,后来在studio被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用“you're like a machine!” 来夸赞那些非常拼的组员。

接着,我们就按照这个,重新打印了我们的中期physical模型。(有别的组的组员,因为我们花时间做了打印测试而他们没做,就说我们是“傻组”,现在我只觉得这评论可笑。这些测试,为我们后期节省的时间,是无法估量的。)


打印的中期模型1


打印的中期模型2


打印的中期模型3


这个中期模型为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给我们后来打印4倍甚至更大体积的final模型以更加从容的心态。

 


Final


后来的路,是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平坦。我们做出了整个建筑。并在大方向上,不断深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感恩节那天阿里来看我们的模型,提出了“Turducken”的概念。他说,我们的模型,要像感恩节填鸭一样,丰富,紧致,充满细节。(我们一Google,被Turducken的样子吓了一跳)也经历了辛苦设计的表皮被要求“select, delete”的情况,不过我们都用惊人(说实话,自己看到都吃惊)的效率完成了一个个阶段性任务,并持续推进。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是一次说不完的。我们的合作结束了,友谊不会结束。


2*2*2模型


模型、木头底座,都是我们亲手制做的。我记得final当天,我对着模型端详了好久,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耗时两星期。是挺像Turducken的hh。


一点透视


Final那天,阿里特意让我们把这张图贴到了正中间。21小时。


爆炸轴测图,很大的一张图,13小时。


Choisey,9小时


剖面,全靠ps,5小时


平面,忘了花了多久

渲染


还有几张图网盘里找不到了,最后的照片里都有。在那里看吧。



说在最后


最终,我对于这个studio的本质认知,回归到三个词:合作、分工与效率。有些组没有合作的很成功,这也很正常。年轻人嘛。在失败中成长,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对我而言,他人的成功/失败,只要能变成自己成长的养料,便是足矣。


能否做好这件事儿,并非你对教授认同多少或者是所谓的“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而是在于你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自我,能够在无数种不同的声音中,依然坚持那条自己所确信的道路。所有方向的迷失,根源都是不自信与盲从。教授和助教的意见,最多听50%;其他无关的人的看法,最多听20%。我曾和组员分享过我对于presentation的态度:展示作品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着老师的眼睛,用坚定而缓慢的语气,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在努力做到这一点。这样,首先在气场上即可胜七分。至于你到底对他们说了什么或者他们对你说了什么,具体的文字内容,实际上已是次要。做方案的时候其实也一样。唯有自信而谦虚,才能踏着坚定的脚步,敢于不断吸取新的意见,不断试错,即便摔倒,也能迅速爬起,继续前行。


任务管理也很重要。我个人的习惯也从来都是列表格,编号,详细命名,保证所有的内容可追溯,可迭代。这样每一步才能走的稳。


系统的命名。所有文件编号清晰,名称准确,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搜索/查找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效率。就像整理书桌一样。虽然会花一定的时间,但清空了桌面,也就清理了大脑。一切都一目了然。


Final的任务表。保证了所有任务同等深度匀速推进。虽然图的尺寸和类型调整了n次,也丝毫没能乱了我们的阵脚。


最后一周的日程。那是紧张而充实的时光啊。真的怀念。(还顺便培养了跳舞的爱好hh)


没有三个人勤劳踏实的做事态度与能力,就不会有这样难忘的回忆和作品。(并忍不住在最后放了我与又高又帅又美的组员们的合照)

我与刘汉宁(右)

我与张瀛心(右)

感谢助教Angeliki(左二),不断给我们支持和鼓励(还有认同),让我们能够保持满满的干劲hhh

不多说了,看看我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这是多么快乐而团结的小组了。我知道,当我们回忆起这四个月的经历时,我们每个人的嘴角都会扬起满意的微笑。


这就够了。


最后是组员及主要分工:

刘汉宁:设计

张瀛心:模型制作

郭笑庆:图纸



如果喜欢本文章,欢迎关注原文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相关国外建筑院校学生作品延伸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我们是与你一起在探索建筑的路上同行的伙伴
我们想和你谈天说地,尬聊也可以

TransAxis

合作联系 :wangxiang_521(微信)

邮箱:392501599@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