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同科幻电影般的图书馆?这里看不到一排排书架,却可以在大自然的层叠地形中徜徉阅读!

TransAxis TransAxis设计坐标 2023-03-13


在学习建筑的路上

你是否踽踽独行

我们想分享

和你聊聊有趣的、不为人知的

小故事



梦幻大图开场!


嗨喽大家好啊~本期为大家带来一件奇特的设计作品——地形图书馆!常规的图书馆,则是密密麻麻的书架配合桌椅阅览区而形成的功能性导向的高效率空间,而大家能想象一座这样的图书馆,在里面很难看到遍地书架和今密排布的图书,不同楼层空间呈现出来的却是风景各异的大自然环境般的阅读体验区?图书馆到底如何找书?借阅?使用?这一切谜团都将在文章中一一为大家揭晓!


该项目是来自Sci-Arc的Mandy(汪曼颖)与其小伙伴Juicheng Hung合作完成的创意作品。提到Sci-Arc这所建筑院校,估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处将“形式主义”设计手法发挥到极致的地方,通过maya等软件塑造出极其奔放与夸张甚至看不懂的异形造型。本次设计作品则会修正大家对Sci-Arc的印象并带来全新的改观和认知——这里不仅仅有造型至上的studio,从广义概念上来说,更是讨论和研究一种设计理念和手法的地方,文章内作者也经常会提及这里对建筑设计的教育理念,到底怎么样做出一个好设计?国内的教育理念更偏向于预设好期待成果目标,以“调研-分析-概念-生成-深化”的设计思路,一定要像解数学题一样由一步推到下一步;而国外更注重“我们做了什么”,而非“我们怎么做的”,方法和手法比结果更加重要,而这样则会更偏向研究型设计,也更有利于产生更多“新”的东西。



强烈建议在阅读本文前先看一遍项目成果展示视频

开启全屏,戴上耳机

感受别致画面与空妙声音带来的感官洗礼!



SCI_Arc的研究生项目一共两年半,五个学期。


第一个学期一共要完成三个不同的设计,由不同的老师负责;第二个学期由一位老师带领完成一个设计;第三,四个学期是自己选老师和课题,第五个学期是毕业设计。Monolith是我在SCI_Arc第二个学期的设计,处在一个有一定深度,但不太自由,承上启下的这么一个阶段。


SCI_Arc每年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会改,这一次大的命题是 Form of Knowledge,做一个亚特兰大的图书馆项目设计。学生们被随机分配给五个风格迥异的老师,不同老师有自己感兴趣的点和研究方向。我们的老师是Ramiro-Diaz-Granados, 研究Stacked Landscape——如何通过堆叠地形的方式生成建筑形态。他是一位看起来没什么固定风格,却对各种流派历史风格了如指掌——有时候有一点古典,有时候又喜欢一些奇奇怪怪东西的老师。所有我的质疑和不解,他都能给我一个合理的回答,与此同时他也很热衷于开一些有关没关的讲座来告诉我们他在想什么。SCI_Arc的项目基本都需要找队友,我这次的队友是靠谱的Juicheng Hung。


一上来当然是象征性地做一点调研,每个组都负责不同的内容、场地形式案例规范和构造。上句所说的“象征性”是因为SCI_Arc和别的学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以研究课题为主,而不是项目内容。所以除了跟场地结合特别紧密的课题,一般大家都不会考虑太多实际因素,而是站在纯学术角度的完成自己的设计。在这个学期的设计中,老师们会限定好自己的设计流程(有时候会具体到用什么软件),在这部分学生发挥的余地并不太大。学生们的重点在于:在努力理解老师想讨论的话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设计。但老师们往往不会告诉学生们完整的设计思路,而是卖关子一次说一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不希望学生太有目的性地进行设计,多实验几次往往会有不一样的火花。但这就深深地困扰了我大半个学期,因为所谓“重视逻辑”的思维方式一下子就不顶用了,常常就处在一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什么用的状态,真的折磨人。



我们组的设计流程分为两条支线——


一个是研究如何通过不同分辨率的图像生成地形;

一个是研究如何通过堆叠不同功能形成空间原型。


Stacked Landscape嘛,自然是一边stack,一边landscape。


在第一条支线中,我们主要依靠的手段是PS的一款插件Atlas,它能通过处理卫星图和地形高度图来形成三维模型。

 


我们的任务是分别去找足够多的卫星图和抽象图案,研究它们在一起能进行什么有趣的组合。 



由于不知道找这些图最终会被用来干什么,所以只能蒙头瞎找。在跌跌碰碰好几轮之后,我们大概的方向定在了色彩比较丰富,细节比较多的地形图和放大的卡通抽象图案。总体上我们都选择了非常Zoom-In的图案,目的是让‘山还是山,沙漠还是沙漠’ 



老师也教我们如何用“专业”的审美眼光而不是“赋予意义”的角度看待问题。他形容这个设计过程像是烹饪:


重要的并不是番茄来自什么具有意义的地方,或是鸡蛋是由多么出名的鸡下的,而是你怎么挑选番茄(硬一点还是软一点)怎么处理鸡蛋(炒碎还是煎成饼)又用什么方式将他们混合在一起(番茄炒蛋还是番茄蛋汤)


放到建筑里就是设计的来源或者所谓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建筑师是如何看待这些元素,怎么利用它们来达到了一种怎样的空间效果。这与国内“天圆地方”式的,硬要为逻辑找个理由,仿佛没有理由就证明我们不专业我们是“乱做的”的设计思路有着天壤之别。他后来也开了个小讲座讲symbol,icon,index的区别,目的也是为了让我们把目光放在“我们做了什么”,而非“我们怎么做的”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堆叠图书馆功能体量形成我们的初步空间原型,随即也开始发展我们的概念。由于不知道这原型最后会将如何落实到我们的建筑上,大家刚开始也是一头雾水地搞。老师就总嫌弃我们弄得太复杂,不停地要求我们简化再简化,也带我们分析了解到不管多复杂的建筑,其原型都是简单清晰的。


 

这就是我们最开始复杂的原型模型


概念和形式原型的推敲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并不是说非得从一个完美的不能改变的概念出发,去寻找一个能表达概念的形式。而是通过形式激发概念,概念也反过来激发形式。在SCI_Arc很明显能感觉到,这里的设计过程并不是“单一逻辑”的。以前往往我们习惯于“调研-分析-概念-生成-深化”的设计思路,似乎一定要像写数学题一样,由一步推到下一步。这种想法在我们老师看来是只站在“遗传学”角度的思维方式(比如人没办法跟猴子生出新的事物),提前预设好结果,只认定一条逻辑进行设计看上去是“直接有力纯粹”的,实际上是放弃了很多其它影响因素,也忽视了事物之间复杂和矛盾的关系,是“暴力和想当然”的。我们的所谓的“逻辑强迫症”可能更多的是,我们要给自己一个说法(不管合不合理),我们害怕“瞎做”,随意和偶然。


通过反复不断的推敲发展我们的原型和概念,我们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堆叠功能:首先我们让平面变成正方形,将核心筒和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所有“知识”集中在一个黑盒子中,让不同功能体量水平堆叠起来。这个灵感其实来自于电影“2001太空漫游”。(如下图)

 


我们想达到一种“无论地形(环境)如何变化,知识(真理)永远不变”的效果。就像是电影里的那块神秘的黑色石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onolith。斜放的核心筒的目的是打破正方形平面带来的对称感。纯水平的堆叠方式是因为我们想通过这种尺度巨大的空间感受来传达“宏伟”和“纪念性”。将所有不同媒介传播的知识集中意味着,核心筒里有着传统纸质书本和储存电子数据的电脑终端。这样处理表达我们是用一种完全平等的态度看待一切知识。

 


在两条支线都发展地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开始将他们结合。这过程也是不断调整和修改的。功能可能会影响图案的组织,不同图案生成的地形可能会激发一些新的功能。图下就是我们最终生成的地形图。

 


堆积的地形之间可能生成开放或封闭的空间。如何让这些看似崎岖不平的地形变得可以利用是我们这个阶段的重点,我们主要是用生成等高线的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

 



概念在前面的研究下也被修改为‘机器’和‘自然’的对立——核心筒代表着“机器”,堆叠的地形代表着“自然”,在这二者之间我们加入了不同功能的连接管道将他们串联起来。人们要进入核心筒,穿过连接管道才能进入我们的空间。于此同时我们让知识的传播和运输变得更纯粹,人们只可以通过跟这个大黑核心筒的互动获取知识。核心筒表面变成一个巨大的交互界面,它像是一个屏幕供人们操作,书也会从这个屏幕中传送出来。


 


核心筒内部的所有流程运行都将由机械臂完成。我们还在核心筒中添加了用来控制温度湿度光的中央控制中心,让每一层不同的地形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空间氛围。这样,这个大黑盒子就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控制一切的主机,与堆叠的地形完完全全地分离开来。此外,我们还添加了一些小尺度的物体和更多样的交通方式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形式上还是以融于自然的“机器感”的基本几何形为主,目的也是让“人工”和“自然”更和谐地共存。

  


设计发展到这里就基本成型了。核心筒有着独立的结构和楼层分布,依照主体建筑的功能分别提供:纸质书储藏,数据中心,设备房和中央调控系统。


室外不同尺度的连接管道分别给人,书,设备使用。人们需要通过建筑的下沉广场进入电梯中,然后通过室外的连接管道进入建筑。我们希望通过“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的隔离使得建筑背后的机制集中放置在一角,就像是连接主机和显示器的数据线。


  

建筑主体部分一共有七层,从下往上分别是:教育和餐厅区——大厅——办公区——儿童和会议区——阅读区——展览区——数字媒体区。每一层都由不同的地形定义了不同的空间氛围。

   

主阅览区:不同的材质因为不同使用需求附在相同的垂直对称的地形上,让空间尺度变得更大也更震撼;“天空”和“大地”之间的缝隙被黑色的神秘交互盒子所统治;封闭的旋转楼梯中风雨雷电随时变化;人们可以在柔软的“沙漠”地形上阅读。


数字媒体区:我们用不同的光和雾气来结合层层跌落的地形塑造这层空间的氛围。有趣的是,当被问到:如果空气湿度这么大,数字媒介会不会都坏掉的问题,我们老师给出的回答是:就当是中央控制系统的恶作剧。它想杀死别的媒介让让整栋建筑只有它这一个机器。这个说法有点荒谬但也会让人重新思考机器与人的关系。

   



下边是由地形包围形成的封闭办公区,等高线生成的空间在保证一定的利用率的同时也让平面更加自由。


中间和右边是儿童阅览区。在这一层我们让顶面和底面的材质保持一致而变换地形;一些等高线生成的平台供人们以多种方式使用;看似崎岖的地形在这里变成了儿童们的攀爬乐园,谁说人们只能坐在方方正正的桌子椅子面前阅读?我们并不想提前“预设”好人们的活动范围,而是为人们的自由探寻提供可能。




入口广场由网格形成的天空和地面表示着“人工”痕迹的弥漫,随时间变化的电子植物模糊了机器与自然的界限。

 



让图书馆空间变得如此具有体验性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传统阅读空间的消亡。毕竟如果只是为了读书,在家或者咖啡厅都可以满足需求。至于“为什么阅读空间需要和地形产生联系”这个问题,一方面是SCI_Arc的课程设置方面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其问“为什么要”,不如问“为什么不”,它只是提出一种新的尝试和可能。



方案进行到这里,我们就一边开始画图、做模型,一边设计我们的建筑表皮。老师的态度是希望我们的建筑变成一个向内的花园,让外面的人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所以我们开始生成用来遮挡的图案,具体操作手法是‘X光’建筑,我们通过渲染连续运动情况下的地形立面,来得到一种透视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将模型导入进Keyshot,选择X光渲染模式渲染连续运动的模型然后将其用PS进行合成,从而形成一种似乎能看出内部情况又似乎看不出的感觉。

  



下沉广场上的V形柱最大程度让这个内向的正方体花园“漂浮”在空中。

  


就这样这学期的设计就算是做完了。答辩的时候有一个教授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怎么看待我们空间中的变与不变?


意思是我们的地形是每层不一样但是是固定的,空间里的光声音空气是可以调节的,为什么不直接只设计一个空间让地形也可以改变来适应不同需求呢?这算是我们学校一直热衷于讨论的‘物质性’和‘虚拟性’的关系问题,也让我们反思未来建筑到底还存不存在“永恒”。


于此同时,老师还教我们如何表达、捍卫自己的设计!他认为评判一栋建筑的角度应该是“客观审美”而非“主观审美”。意思是,我们不能纯粹地用我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评价别人的设计,而是在理解对方的情况下,用客观品质作为衡量对方的标准。(比如你可以喜欢稳定感或者喜欢不稳定感,但是如果对方做了一个表达不稳定感的设计,你就要站在‘它是怎么表达的,通过什么,达到了什么效果,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的角度上,而非直接用‘不稳定好或者不好’来评价)这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太多人总是固执于自己的审美倾向,用简单的喜好去反驳他人(比如我喜欢参数化或者我喜欢方盒子)。这让人们变得固步自封,也让建筑失去了一个良性的讨论环境。


一个学期下来收获其实非常多。虽然设计过程被限制的很死,往往也会在一种捉摸不明老师意图的迷茫状态中,但是通过跟老师的交流和自己的反思,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和视角渐渐被打开,也更明白SCI_Arc到底在做些什么。


SCI_Arc并不是一所疯狂的软件培训学校,它的每一步都有它的来源和理由,看不懂只不过是因为不了解罢了。



————————————

END 



按照惯例,文章最后为设计作者爆照环节

但是这次,作者给小编发了下面的照片

并出了一道难题:

下面两个人物中到底哪个是作者汪曼颖(Mandy)呢?

小编百思不得其解

各位读者知晓正确答案的,欢迎在留言区告知我们一声

再次感谢大家~



如果各位看官对作者的设计与个人风格钟爱的话

欢迎关注作者本人的微信公众号 OagainstO (id:man-man-mandy)



文字:Mandy

配图:Mandy

编辑:王祥

————————————

END FINALL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