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过“鹅脸识别”吗?深大学子AI助农智慧养鹅


狮头鹅是“鹅界的天花板”

在餐桌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但狮头鹅饲养难度极高

小鹅容易感染鹅瘟、禽流感等疾病

鹅农要盯着成百上千头鹅的一举一动

甚至每天要摸数百、上千只鹅的体温


为了解决农户们的问题

深大“腾班”大二学生利用AI技术

开发“鹅脸识别”系统

建造了人工智能养鹅场


今年4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下称“腾班”)的16名大二学生,开启了一次独特的实践作业,用AI帮助农户养鹅。蹲守鹅场半年,对30万只鹅进行“鹅口普查”;和农户交流鹅病,翻遍论文变成半个养鹅专家。



养鹅300年

第一次和AI擦出火花


狮头鹅是中国唯一大型鹅,有“世界鹅王”之称,但“病率高、存活率低”的问题一直没解决。


比如,常见狮头鹅感染的疾病,有鹅瘟、禽霍乱、大肠杆菌、鹅副黏膜等8种。一旦鹅群遭遇大型传染病,鹅农没有第一时间识别并处理病鹅,1000多只鹅苗可能在一夜之间死亡。过去,农户要想判断狮头鹅的健康状况,只能靠双手、双眼,一只只去找、去看。



但即使有着20年经验的老农,也会有走眼的时候。这一天,在汕头澄海区后溪村养了20年狮头鹅的金举文,盯着一只缩脖子的狮头鹅许久。“声音嘶哑、咳嗽,但食欲正常,看起来又好像没病。”疑似病鹅是放入“隔离区”直接被感染,还是放任不管,这是当地农户每天都会遇到的难题。


面对外来的学生,以及他从没听说的“人工智能”,金举文只有一个诉求——能不能找到病鹅?狮头鹅饲养环境和难度远超预料,连老农都不能发现病鹅,深大学生能做到吗?


30万次点击

首创“鹅脸数据库”


要养鹅,先懂鹅。“腾班”学生们从鹅的基础习性学起——起居、饮食、活动……不同行为都有不同的含义。整个暑期,学生们往返鹅场,白天反复观察病鹅和正常鹅的区别,做对照实验,晚上用电脑记录总结。



金举文也向学生们传授养鹅的技巧。渐渐地,学生们摸索出细微的规律。大量样本显示,“发呆、发烧”是病鹅的共性。但养殖经验如何转化为技术中的特征表达?连开了好几天的会,养鹅项目小组终于达成一致,制作一款识别病鹅的小程序。


初版小程序系统草图


比人脸识别技术更难的是,人类会配合镜头,动物不会。学生们只好把摄像头拍摄的影像,进行秒级抽帧,再对抽取出的6000张照片打标注,一张照片平均抓取50只鹅。“密密麻麻,每个都需要圈,最多一张图有70只鹅。”算法组组长廖雪丽说。经历长达半个月、30万次的点击标注后,行业首个“鹅脸数据库”诞生。


学生给图片打标注


提升30%存活率

消除呆头鹅、发烧鹅


下一步是训练模型算法,这也是小程序能用起来的关键。按照“腾班”的课程安排,学生会在大二系统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导论》等理论。但这和自己上手写代码相差甚远。几乎整个暑期,学生们都在和算法做斗争,一边上网查、自学,一边调试环境、报错、推倒后再调整。


这时,腾讯的算法工程师紧急“救火”,加入了养鹅团队。在线上会议上,工程师们手把手分析代码、解bug、并给出解决方案。


设计草图和成品对比


今年9月新学期到来,第一版小程序上线。截至11月中旬,小程序更新到第六版,一共提醒了金举文50多次,最新一批狮头鹅存活率从5成提升至8成。300年以来,后洋堤养鹅村第一次和AI擦出火花。



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养鹅项目是“腾班”学生第一次参与平台的从0到1搭建,经历了一位真正的程序员在工作的全过程。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让学生重新理解代码和算法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缩短“产业”与“课堂”间的距离,深大和腾讯分工明确——深大负责校内机器学习等课程讲授,腾讯则把产业互联网的上百个行业经验变成案例,让学生更了解AI技术在产业变革的广泛应用,并提供云环境的实验资源、讲座、实践机会。




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


“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简称:深大“腾班”)由深圳大学与腾讯云合作共建,以深圳大学广东省首个人工智能学院——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为主要依托,是校企共建的人工智能特色班,注重将人工智能理论与实操深度结合,让课本知识走出校园,扎根产业。


今年,“腾班”迎来了首届毕业生,9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前就确定了自己满意的发展方向。


今年6月,腾讯还与深圳大学签署全新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将“腾班”从本科招生扩展至硕士、博士,开启一站式AI人才培养。


ShenZhen University


来源 | 深圳教育 腾讯教育 

 中国教育在线  “深圳大学”公众号

初审 | 郑敏虹

复审 | 朱玲燕

终审 | 李智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本科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