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首创:“虚拟数字人”微专业
5G,AI,VR等技术的发展
“虚拟数字人”产业蓬勃发展
什么?虚拟数字人?
听过虚拟数字,听过人,
怎么这结合起来,就听不懂了呢?
别急!
这可不是什么词语混搭,而是深大首创微专业
——“虚拟数字人”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虚拟人技术日渐成为当下火热的产业赛道之一。近日,深大通过了“虚拟数字人”“边缘计算与物联网通信”等7个微专业建设项目的立项。其中,“虚拟数字人”微专业由传播学院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致力于打破学院、学科之间的壁垒,协同培养市场紧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虚拟数字人”
“虚拟数字人”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数字化,呈现在终端屏幕上,能够看得见的、可交互的、可调控的虚拟人体形态。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领域,是计算机、数字媒体、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的交叉地带,也是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发力的新方向。
从技术层面看,虚拟数字人分为真人驱动型、智能驱动型两大类。真人驱动型是目前相对成熟的领域,在业界以“洛天依”、“柳叶熙”、“星瞳”、“AYAYI”为代表。当前,“元宇宙”相关概念形成群聚效应,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最核心的产业环节之一,随着门槛的降低和应用场景的极大丰富,预计到2025年,虚拟数字人产业将达到千亿级别。
2021年3月,国家将虚拟数字技术的发展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现虚拟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今后我国实现产业创新和技术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深圳大学把握现实,着眼未来,率先发力创建“虚拟数字人”微专业。
“虚拟数字人”微专业以深大传播学院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为基础,面向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视听内容需求,培养懂得虚拟数字人的生产方法与原理;掌握虚拟IP的策划、创作与传播技能;懂得一定的人工智能、算法、知识图谱原理,能够将代码语言与影像融合;建立对元宇宙行业的专业化理解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型创新人才,从而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微课将采取“课程合作”+“项目合作”+“IP共创”的培养模式,每学年面向计算机、媒体艺术、新闻传播等专业招收40人,在培养期内完成《数字人制作》《元宇宙与媒介哲学》《人工智能导论》《虚拟IP运营》等八门课程。
实验室场景
据悉,该微专业将有一半的课程内容由腾讯内容生态部CDD团队亲自来课堂授课,学生有机会以项目实习的名义进入企业的实战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还安排了参观和交流等多种形式开拓学生眼界,希望能够输送符合智能视听产业需求的创新创意人才。
“虚拟数字人”微专业负责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建磊表示,“虚拟数字人”是非常前沿的专业方向,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在摸石头、找路径,争取抢占市场新蓝海。在教育界,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开始有意识地开设相关虚拟制片课程。深圳大学与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有先天优势,若能据此发力率先成立微专业,将是全国第一家虚拟数字人专业。特色鲜明,高度聚焦,会形成很好的专业辨识度,采用微专业培养的方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容向市场输送紧缺人才,一定会让产学研各方受益。
ShenZhen University
深大微专业
为加快完善深圳大学“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特色发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大从2019年起打造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学科交叉型、协同育人型“微专业”,扩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知识储备,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微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目前,深大已推动40个微专业立项落地。
来源 | “深圳大学”公众号
初审 | 郑敏虹
复审 | 朱玲燕
终审 | 李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