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个新职业颁布!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需要结构调整!

熊丙奇 光明社教育家 2019-06-01

点击上方“光明社教育家”,关注我们!


老师家长,你听说了吗?人社部最近发布了13个新职业!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13个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


这也就意味着,你家孩子未来可以报考的的专业以及从事的职业有更多的选择啦!



此次发布的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职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技能要求的职业。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的重要内容。


纵观这批新职业,不难发现人工智能领域受到重大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也位列其中。面对新时代,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哪些挑战?需要哪些调整?让我们听听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是怎么说——


人工智能时代,

职业教育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人工智能”一词,并首次提出“智能+”。人工智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赋能实体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民进中央副主席、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委员说,“人工智能给诸多行业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好处,但要注意到‘智能+’可能会给现有的社会结构带来巨变,如就业结构。“人工智能正在让不少既有岗位从业者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但也正在催生一大批崭新的就业岗位。”


职业教育同样是两会的热门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而把人工智能和职业教育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人工智能既给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必须调整结构,并重视内涵发展,这样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促就业、促经济发展。



高职扩招100万,在很多人点赞的同时,也有人质疑: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中低端的技能性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如果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不能与时俱进,只会从事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那么,他们在职业院校学习到的技能,将难以让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英国《金融时报》曾预言,直至本世纪末,我们熟悉的职业中有七成被自动化技术取代,被人工智能取代概率最高的十大职业包括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政府职员、接线员、前台、客服、人力资源管理者。


实际上,人工智能已经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全社会的就业结构。毫无疑问,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受到冲击最大的必定是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我国做出高职扩招100万的战略是正确的。高职扩招100万,扩招对象主要是现在的中职学生和下岗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必须提高自己技能,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而农民工和下岗职工、退役军人,也要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再从事简单的体力活。高职扩招100万,将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结构,也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中职招生规模在持续减少,2017年,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的42.13%。从本世纪初起,我国一直强调中职和普高协调发展,因此,如果从中职和普高的比例看,中职是在逐渐萎缩的。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要不要采取措施提高中职招生比例,还是重新审视、调整中职的发展战略?在笔者看来,随着高等教育在2019年进入普及化时代,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需要重新思考中职的发展定位了。



高职扩招100万,会给中职教育带来全新的改变。从目前的生源情况分析,高职扩招100万,将主要通过扩大中职毕业生进高职的比例来实现,我国各地中职毕业生进高职深造的比例平均不足三成,而中职毕业生是有比较强的进高职进一步深造的愿望的。我国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96.88万人,如果将中职毕业生进高职的比例提高两成,那么就可实现扩招100万的规划。


这不是简单的扩招,意味着我国进入就业市场的中职毕业生将大为减少,有可能每年减少100万,有人说,这是延迟中职毕业生就业,将高职作为就业蓄水池,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中职学生的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中职毕业生。随之而来,我国的中职和高职办学,就面临三方面问题。


1

首先,每个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中职和高职的发展规模,不能再一刀切地按某个比例,保持中职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也不能迎合学生、家长的学历需求,一味减少中职规模。这需要进行科学的前瞻性规划。



2

其次,对于中职发展,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人工智能时代,我国有必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随着高职扩招100万,我国中职毕业生进高职的比例会超过50%,甚至在某些省份会超过80%。在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要进高职的背景下,我国还要不要在高中阶段实行普职分离的办学模式,是需要进行论证的。


普职分离的办学模式,在一定时期,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发生巨变后,还继续保持普职分离,就可能既无法满足受教育者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要,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我国高中教育实行普职分离方式,从现实看,已经出现不适应症状。一方面,各地中考对学生进行分流,实际变为“分层”,中职被视为低于普通高中的教育,由于担心分流到中职,各地的中考竞争十分激烈,加剧义务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对此,舆论一直呼吁取消中考,以及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但是,只要继续实行普职分离的办学模式,就不可能取消中考,也难以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对中职教育的认同度低,导致中职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保障,这影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而从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看,所有受教育者接受平等的高中教育,在高中教育之后再选择进普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对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更有利。


因此,我国部分省市可以率先进行普职融合的改革试点,取消中职,建综合高中。每所综合高中,既有学术型课程,又有技职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未来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自主选择。建综合高中,可以一定程度消除学生和家长的中考焦虑,也为未来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做准备,同时,在高中阶段培养更多学生对技能的兴趣。


3

再次,所有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要提高办学质量,结合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开设特色专业。做到这一点,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并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目前,社会舆论喜欢对学校的办学指手画脚,而有的学校也迎合舆论,开设某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这貌似学校与时俱进,而其实,这并非有独立办学自主权,实行现代治理的学校的应有的做法。


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我国职业学校没有清晰的办学定位,办学缺乏特色,与没有自主权密切相关。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学校有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的自主权,如果学校没有充分的自主权,那么,就可能出现“千校一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而具体到使用自主权,就必须实行现代治理。比如,学校的专业设置,不能就由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说了算,而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进行充分论证,像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一所职业院校的原有专业,应该怎样调整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技能人才,这不能由舆论指挥学校怎么办,也不能由领导要求学校怎么办,而应该由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严密论证怎么办,这才能坚持学校的办学定位,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作者简介:


熊丙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END  —


本文编辑:吕虹,谷珵。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结果都是悲剧

为何学了许多,学习能力却不见提高?

学校应该为教师做哪些事

告诉孩子:几年的放纵,换来的是一生艰辛!

别把负能量传给孩子,请相信老师的良苦用心

《老师·好》:感谢你最真诚地为我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