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安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新闻、人民论坛“刷屏”了!还有……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期间,参会代表和委员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谈认识、说体会、话未来,共谋发展大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积极建言献策、依法履行职责,带来安徽理工大学改革发展的好消息,传递奋发有为的安理好声音。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袁亮就长江经济带建设、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生态环境保护、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职业安全健康、应急管理、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及甲烷全浓度利用、重视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开展储能与深地原位实验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提案和建议,受到主流媒体及相关行业、官方协会的关注和跟进报道。
今天让墨宝带着你看看部分主要媒体的报道
准备“刷屏”吧!
《人民日报》海外版
提升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水平
作为煤矿安全领域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一直关注着煤矿灾害治理、废弃矿井资源利用等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就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呈现出的新特点、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等话题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专访。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可在智能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持续提升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水平。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近400座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87个,“少人巡视,无人操作”智能采煤工作面迈向常态化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下一步,应加大透明矿山、智能感知、煤岩识别、惯性导航、智能采掘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从源头上实现少人无人。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才链、产业链衔接还不够紧密等问题,煤炭企业和高校应加强双向互动互融,推动高校科研人员进企业挂职,煤炭企业积极参与行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等,定制培养急需人才;制定实施含金量高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汇聚更多优秀技术人才。
央视新闻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布局•赋能经济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让很多全国人大代表为之振奋,全国人大代表、校长袁亮院士就如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与其他代表一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袁亮说:“我是从事煤炭工业科研工作,传统产业在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赋能经济发展方面迭代很快,现在已经实现智能无人精准开采。工业互联网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在煤炭工业能源领域应该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都是国家在装备制造业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中国建设的典范。”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袁亮院士加强数字中国建设布局赋能经济发展的发言做了报道。
人民论坛
重视发挥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在推进“双碳”工作中的作用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贯穿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彰显了先立后破、通盘考虑的系统观念,为打好“双碳”工作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工作指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在接受人民论坛网记者采访时对如何打好“双碳”攻坚战提出了相关建议。
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具备支撑“双碳”工作的巨大潜力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关键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这对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一种重要储能解决方案。
我国废弃矿井资源丰富,随着煤炭有序减量替代,废弃矿井数量还将进一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2030年废弃矿井将达1.5万处。利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有利于提高储能能力,破解高比例清洁能源入网调频困难、消纳不足难题;有利于构建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多能互补能源子系统,建设多源协同微电网;有利于一揽子推进废弃矿井地下空间等资源利用、生态碳汇创造,推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发展。
开展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探索实践具备充足内生动力
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工程实践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政策环境友好。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利用废弃矿区开展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开发建设,部署开展废弃矿井改造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研究示范。二是基础研究较扎实。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我国煤矿安全及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提出“露天矿坑全地表模式”“塌陷矿井半地表模式”“废弃矿井全地下模式”等三种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模式及其技术路径。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进一步组织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国际上也高度关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工程研究与示范。美国、德国、英国等国都启动了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建设工程,建设废弃金属矿、废弃煤矿抽水蓄能电站。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工程应用方面还存在差距。
加快推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工程研究示范激发活力
要从战略的高度,把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作为“双碳”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废弃矿井资源状况,加快推进工程研究与示范。
立项工程研究。遴选周边具有一定新能源存量、适宜工程技术条件的安徽、山东等省份废弃矿区,探索新能源发电、储能、制氢、制氨、分布式能源等一体建设路径。建设示范工程。打造“风/光/水电站-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水源热泵”废弃矿井多能互补储能系统,形成地、井、坑等不同类型可复制的典型工程示范案例。发展氢氨经济。把绿氢、绿氨制备作为废弃矿井储能重要方向,推进废弃矿井周边风电、光伏发电冗余电量制氢、制氨,发展“矿坑水面光伏-绿氢-绿氨-临近火电掺氨发电”的产业链。积极开展氨能发动机、锅炉等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推深做实氢氨经济做出示范。
《中国经济导报》
建设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长江经济带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地位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覆盖11个省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生态条件差别较大。”在袁亮看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对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当务之急应主要在两个方面聚焦用力: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同发展。袁亮提出,应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也应重视加强甲烷利用,推动煤炭有序减量替代。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应统筹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关系。”袁亮建议:应充分考虑两淮、云贵2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产业分工;跨行政区域输送煤电不纳入当地能耗总量和强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煤电输入地给予输出地生态补偿,用于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废弃矿井储能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推动煤电输出地生态修复和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调整。
此外,袁亮还建议加快甲烷全浓度利用技术推广。
——推进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袁亮表示,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在全国占比均为42%,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占比为42%;但是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沪苏浙三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在长江经济带占比54.8%,“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在长江经济带占比61.9%,“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特别是位于中西部的省属高校学科发展任务仍任重道远。”
袁亮认为,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地处中西部的长江经济带省份高等教育振兴上。“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省属高校应把眼睛更多地盯住东部标杆。向沪苏浙发达地区高校学习,加强合作,接受辐射,苦练内功,特色发展,围绕区域和行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人才智力供给和社会需要的适配度,通过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奋力在特色领域和方向上争创一流。”
《中国煤炭报》
从生产源头提升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水平
安全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呈现出哪些新特点?有哪些薄弱环节需要改进提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接受了《中国煤炭报》记者专访。
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去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呈现‘四个持续’的特点。”袁亮说。
一是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好转。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41.3亿吨,同比增加5.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44,同比下降24%,创造了连续5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历史最长纪录。
二是煤矿安全理念持续深化,深入开展煤矿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保障创新实践,着力控制煤矿粉尘,推进煤矿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向保障从业人员职业健康转变。
三是煤矿安全科技支撑持续夯实。煤炭企业加强重大基础研究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在煤与瓦斯精准开采、动力灾害智能预警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位置。相关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四是煤矿安全治理持续优化。相关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政策,引导1000多亿元资金投入,在全国近400座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
深化煤矿安全智能精准开采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冲击地压、水害等灾害风险加剧。对此,袁亮表示,必须要加强源头治理,深化煤矿安全智能精准开采。
袁亮指出,源头灾害防控是系统工程,要从透明地质条件构建、煤岩识别等关键环节发力,加强“四个突出、一个协同”,即透明地质条件构建要突出基础研究,煤岩识别要突出技术装备研发,惯性导航要突出数字赋能,灾害防控要突出一体化推进,全面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灾害防控协同。
在煤矿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方面,2016年,袁亮及其团队首次提出了煤炭精准开采科学构想,并在2017年牵头成立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通过“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推动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由构想变成现实。
“目前我国已有近700个采煤工作面实现了无人开采。下一步,要加强透明矿山、智能感知、煤岩识别、惯性导航、智能采掘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从源头上实现少人、无人开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根本保障。”袁亮说。
须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袁亮指出,虽然煤矿安全生产持续向好,但仍有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例如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衔接不够紧密,个别领域“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一要强化科技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战略支撑作用,围绕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多灾害监控预警与智能防控、井下“空气革命”及职业健康防护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创新。推进“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废弃矿井储能、抽水蓄能、CCUS等手段,挖掘行业低碳、零碳、负碳潜力。
二要聚焦“探、掘、采、锚、支”等环节的安全需要和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完善技术工艺,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首台(套)装备研发与工程示范,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
三要让人才培养跟上产业发展步伐。煤炭企业和高校要双向互动互融,推进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煤炭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探索开展安全等学科专业特色班,制定人才引进政策。
《中国黄金报》
黄金产业亟须走一条“三个含量高”的发展新路
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今年两会“热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在代表们中引起强烈反响。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引领中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系统性重塑的关键力量。推进‘双碳’工作,对于黄金工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袁亮指出,首先,要在确保产业安全底线下推进金矿“双碳”工作。他表示,统筹黄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双碳”工作,应正确处理立与破、加与减、当前与长远、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将“双碳”作为黄金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工程,注重基础研发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调整金矿用能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综合碳汇储量,稳妥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其次,要在聚焦产业链全过程中推进金矿“双碳”工作。袁亮指出,金矿应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高排放、高耗能产能有序退出;优化金矿能源消费结构,多能互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因地制宜提升地热、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等消费占比,建立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的用能体系;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提升开采、储运、冶炼等全流程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和碳排放,建设绿色矿山;做好固废资源利用,强化和发挥矿井塌陷区、尾矿库治理等生态碳汇能力,释放废弃矿井资源综合利用和低碳零碳负碳潜力。最后,要在加快绿色科技创新中推进金矿“双碳”工作。袁亮认为,要加大黄金工业“双碳”技术攻关投入力度,加强远程精准智能开采、废弃矿山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工程固碳等重点领域研究,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依托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布局建设一批碳中和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组织绿色低碳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参与相关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加精准扩大支撑金矿“双碳”工作的人才供给。袁亮强调,黄金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和稀缺资源,兼具商品、金融和货币属性,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推动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统筹安全和发展,在“双碳”框架内,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此,亟须走一条“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发展新路。
一是着力增加产业“含金量”。黄金资源是黄金工业的生命线。随着综合国力的跃升,我国黄金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要加大国内黄金资源勘查力度,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做好海外资源布局,扩大黄金资源储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积极向价值链高端拓展,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着力提升产业“含新量”。实现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战略一招、关键一招。要集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和力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围绕地质勘查、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共伴资源开采、废弃矿井开发利用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攻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畅通产业链和创新链,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行业未来发展“最大增量”。三是着力降低产业“含碳量”。以实现“双碳”目标为牵引,制定实施行业、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全方位绿色技术创新和全链条产业改造,增强碳汇创造能力,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谱写黄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中国石油报》
能源企业绿色发展须把好“三道关”
在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大背景下,能源企业如何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双碳”目标,带来了相关议案提案。
这些议案提案聚焦能源企业绿色发展顶层设计,聚焦解决方案,聚焦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金点子”,生动展现出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也凸显出能源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更趋理性和务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认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国家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能源,煤电仍然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袁亮建议能源企业把好科技创新关,要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将关键技术攻关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仪器专项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技术迭代,保障“双碳”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他同时还就建立健全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去碳技术和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进一步推进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消费等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等热点问题与代表们畅所欲言,为全面准确贯彻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减碳的精神和决策部署,高质量出台和贯彻执行“双控”和“双碳”相关政策建言献策。
《中国税务报》
税惠春天里 发展更可期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在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
全国人大代表、校长袁亮院士在讨论发言中结合税务部门助力学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税务部门聚焦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主动担当作为的精神点赞。他介绍道,安徽理工大学下属有多家企业,曾承担各类科研攻关任务,有效地提高了“产学研用”效率。随着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升级、学校教研方向的调整,部分下属企业面临注销问题。本以为注销手续繁琐,没想到税务部门了解了学校情况后,主动派税务干部专门开展上门辅导,6家企业当天就办结了简易注销,其他企业补齐资料后,3天内办完了注销。
袁亮与其他代表还围绕税收服务乡村振兴、文化事业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话题谈感受、话体会,为暖心的税收政策和纳税服务举措点赞。
《新安晚报》
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地位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需要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把青山绿水转化成金山银山;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当务之急是要在推进“双碳”工作和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两个方面聚焦用力。
如何才能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袁亮认为,要做好统筹联动的文章,打通体制机制联结点。建设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和基础数据平台,加强全域统筹,明确保护修复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研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资源跨区域调配交易、收益分配等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标准,健全《长江保护法》配套实施机制,完善“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1+N”规划政策体系。
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袁亮建议,发挥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科教资源密集的优势,推动省部共建行业特色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加快相关学科建设,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打好人才基础。
国际能源网
以技术创新和进步提升储能的经济能量
3月,2022年全国“两会”如期启幕,100多位来自能源领域的代表委员奔赴北京,共议改革、共商国是。多位代表委员就储能领域所存在的“痛点”“难点”给出了建议和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在大会讨论发言中提出,开发新一代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与装备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点和刚性需求。通过科技水平的提升将储能行业提升一个台阶,成为储能企业的共同目标。他提出两点建议:一要加强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基础研究,将关键技术攻关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加强共性基础技术、关键设备制造供给。我国废弃矿井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到2030年废弃矿井将达1.5万处,预计可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约为72亿立方米。废弃矿井地下空间适合建设深地储能电站。二要尽快立项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示范工程建设。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开展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等项目示范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健全体制机制,逐步扩大推广。
科学网
加快我国煤矿粉尘源头治理与职业健康保障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病防治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鲜明导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绩,特别是在采用工程手段进行源头治理等方面,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并跑”“领跑”位势。
“但是,我国职业病防治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尘肺病防治等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企业投入主动性不足、行政监管不够有力、社会监督缺失,一些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威胁职工和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指出。
他经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职业病新发病例年均在2万人以上,每年新增病例与死亡病例远远超过安全生产事故。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101.1万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90.4万例,约占89.4%,60%以上为煤矿的煤工尘肺,全国煤矿每年因尘肺病死亡人数约4000人,远远超过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严重制约健康中国建设,影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因此,袁亮指出,落实“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加快推进我国矿山“空气革命”,重视粉尘源头治理与职业健康保障工作迫在眉睫、具有重要意义。
袁亮提出下列建议:
首先,纳入“十四五”规划,提供顶层设计指引。完善政策规划,将煤矿粉尘源头治理与职业健康保障纳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把相关领域重大科技难题与技术装备研发纳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指南,为我国煤矿职业健康持续改善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引领。
其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资源保障机制。制定实施煤矿职业病防治制度规范,开展职业病源头防治技术创新与工程示范建设,利用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办法行政监察等手段,引导煤矿企业统筹做好日常经营、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推动加强职业病源头治理专项资金保障,加大粉尘等职业危害治理、职业健康危害研判与筛查、职业健康智能预警等科研投入力度,夯实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主体责任,为我国煤矿职业健康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最后,创新社会参与体制,强化社会支持保障。支持有条件高校建设煤矿粉尘防控与职业健康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煤矿职业健康工作提供社会保障,建设煤矿职业病预防监测平台,建立和健全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全国煤矿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尘肺病防控等动态,定期发布重点煤矿企业职业病防控信息。全面推动我国矿山“空气革命”,服务广大矿工生命健康。
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及甲烷全浓度利用
2021年,中美达成“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提出制定甲烷行动计划,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这是我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先手棋”;由于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对气候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21-28倍,因此必须重视甲烷利用,助推煤炭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国家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能源,煤电仍然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今年两会期间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指出。
经过调研,袁亮发现,2020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56.8%;《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至2030年、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25%、80%,煤炭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
当前,煤炭生产端与消费端碳排放总量分别占0.61%、70%,瓦斯排放量200亿m3/年,其中低浓度瓦斯排放量近80亿m3/年,煤炭行业在生产、输运、消费及废弃资源利用环节具有巨大的减碳、零碳、负碳潜力。推进煤炭行业“双碳”工作,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
基于此,袁亮提出建议。
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组织开展甲烷排放和治理专题研究,加强基础数据摸排统计、减排路径优化设计,为制定甲烷行动计划、控制非二氧化碳气体提供战略支撑。将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纳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作为“十四五”能源领域创新重点任务,加大支持力度,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创新支撑。
其二,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聚焦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煤炭清洁燃烧与高效转化、甲烷全浓度利用、煤基废弃资源利用、废弃矿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共伴生资源协调开发等领域,将关键技术攻关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仪器专项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技术迭代,保障“双碳”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能源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支持煤炭行业高校创建碳中和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深化学科交叉,加快学科建设,为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其三,推动甲烷全浓度利用。设立重大示范工程,鼓励和支持低浓度甲烷开发利用,补齐甲烷全浓度利用短板,减少资源能源浪费。建立煤矿甲烷排放标准,加强煤矿甲烷排放监测、超标排放补偿处置,倒逼煤矿甲烷“零排放”。
推动将煤矿甲烷减排碳汇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煤炭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建议省部共建中西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西部省属高校数量众多,学科体系庞大,是支撑中西部地区高水平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军”。
一些中西部省属高校,特别是部分由部委划转地方管理的理工农医院校,积极在某个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建设了一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在某些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当前中西部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及发达地区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指出。
袁亮认为,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省份分布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占比分别是70.72%、19.99%和9.29%。从两轮“双一流”建设情况来看,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分别占总数的32.8%、32.6%,占比不升反降。
新增第二轮 “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占比28%,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占比53.3%。入选 “双一流”建设的中西部省属高校数量更少,并有6个首轮建设学科被给予公开警示,占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中西部高校首轮建设学科的75%,中西部省属高校学科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现有管理体制下,省属高校发展所需资源主要由地方财政筹措。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均衡,省级公共预算存在较大差距,叠加区位劣势、城市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导致中西部省属高校在引进人才、吸引优质生源等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和压力,需要进一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开展省部共建中西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强调,“加强部部共建合作,启动省部共建2.0”,为省部共建中西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制定了工作表、路线图。2004年以来,教育部与省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委共建高校80余所、合建高校14所;相关部委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余所,取得显著成效,为省部共建中西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积累了经验、提供了范例。
通过调研,袁亮提出3点建议。
其一,建立省部共建中西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机制。把省部共建中西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作为省部共建2.0内容,加大政策供给,强化实质支持,完善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机制。引导和激励“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中西部省属高校开展学科合建。支持中西部高校突出优势特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转移转化平台,参与深地原位科学实验等前沿研究,更好融入国家区域创新体系。
其二、支持率先遴选、省部共建安徽省属高校一流学科。落实教育部和安徽省《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结构优化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精神,遴选建设基础好、服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推进理工医融合等学科交叉成绩突出、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担纲挑头的安徽理工大学,开展省部共建一流学科。
支持与“双一流”高校合建学科,加强与区域十大新兴产业契合度高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引导和推动安徽高等教育优化结构、省属高校争创一流。
其三,支持省部共建一流学科的中西部省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部属相关人才政策、人才计划、人才项目的倾斜力度。推动完善高校编制管理机制,支持中西部省属高校全面实施人员总量管理,加大对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中西部省属高校编制供给。支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推免比例,增加推免指标;支持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养研究生,并单列研究生招生指标。
重视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开展储能与深地原位实验
我国废弃矿井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到2030年废弃矿井将达1.5万处,预计可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约为72亿立方米。废弃矿井地下空间适合建设深地储能电站、开展深地原位科学实验。
“重视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开展储能与深地原位科学实验,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现实行动,是超前部署战略前沿领域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对于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抢占深地科学研究制高点、开发利用深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指出。
基于此,袁亮建议,首先,尽快立项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示范工程建设。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开展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等项目示范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健全体制机制,逐步扩大推广。
加强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基础研究,将关键技术攻关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加强共性基础技术、关键设备制造供给。
其次,利用废弃矿井立项建设深地科学实验室。遴选地质条件优越的废弃千米深井,立项建设深地科学实验室。支持实验室集聚“政产学研用金”创新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开展深地原位科学实验,推动前沿科技突破,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最后,打造“地眼”科技设施集群。依托深地科学实验室,建设“深地物理观测与实验中心”“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重大灾变深地监测与防控中心” “深地流体与生物观测研究中心” “深地保障大数据中心”等科技设施,开展深地科学研究,服务国家“三深”战略,打造全球首个“地眼”系统。
突破!填补国际与国内空白!
祝贺!了不起的她!
“两会”上的安理声音 | 袁亮: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及甲烷全浓度利用
“两会”上的安理声音 | 袁亮:建设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长江经济带
来源:党委宣传部排版:齐镇责编:方紫嘉审核:施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