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中筠:中美贸易大战在即,重思大国崛起!经典光芒先见之明

资中筠 日知新 2019-06-26

关注日知新(ID:rzx366),知大事,识大势,明大理。好东西也要分享呦。合作:18911155596(微信、手机、QQ号)


编/神州日知 祗舍

编者

资中筠[yún],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

专业方向为国际政治、美国研究。

专业之外旁涉中西历史文化,关注中国现代化问题,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她多次出访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主持过若干大中型国际研讨会,在组织中国的美国学和中美关系史的研究以及参加和促进中美学术交流方面辛勤工作20多年,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努力实现崛起。

但是,不是每一个大国都能顺利走上全球巅峰。

近现代历史上,成功者如英美,失败者如德日。

眼下世界,中美贸易大战即将开战,这场决定世运国运的大国博弈中,中国无疑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我们只有冷静客观分析历史上各个国家的兴亡之路,并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新的内外环境下,国家也应重新审视当下位置和未来道路,我们每一个个体,也应当经营好自己,保持学习,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人,创造出最大社会价值!

经典,经历的时间越久,越发绽放其光芒。

资先生该文,虽是旧文,但在如今中美贸易大战开战之际,仍不失其光芒和先见之明,值得好好阅读!特分享。   

   

正文

                                                                        

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频道连续放映十二集系列片,题为“大国崛起”(以下简称“记录片”),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因而,一再重播,可谓“热播”。

两年前,几位主创人员向陈乐民和我就这一创意征求意见。

坦率地说,我们在对他们的雄心壮志表示钦佩的同时,不无保留和担心。

首先对“崛起”一词有异议,更主要是担心是否会重复“船坚炮利”、“开疆拓土”的传统诠释思路,或者单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而对当前把“崛起”挂在嘴边的国人产生误导。

如今这部片子终于问世,值得欣喜的是,总体而言,历史的主线在其中得到了相对客观的、综合的表述,脉络清晰,对“软实力”的重要性也给予了一定的关照,在我国媒体目前的处境下,已属难能可贵。

有许多珍贵的镜头,精彩的表述,无法一一列举。

遗憾和缺陷当然是有的,估计大半不是由于创作者的不知和不能,而是形格势禁,只能有所不为。

大国兴衰是一个说不完的题目。

本文不是对这部记录片的评论,而是借此由头抒发一些感想。

人类从蛮荒进入文明有文字记载的不过几千年,而进入“现代化”的历程就是这些大国相继兴起的五百年。

这几个国家各领风骚或长或短,其所以有资格作为“大国”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不在于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事实上所谓“大国”,不少是小国),而在其有所创新,成就大事业,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每个国家兴起的过程各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共性,要之,都不是事先设计好,而是顺应发展需要自然形成的。

文明史角度


以荷兰为例:

荷兰应算蕞尔小国,而且地势低于海拔,得天并不算厚,其有利条件就是有海港,可以,也只能以贸易求生存。

它的始发优势在于自由、平等、开放,特别是务实精神,最少虚荣的包袱。

它是当时欧洲思想最自由,对各种宗教信仰最宽容的国家,因而吸引了各方人才。

它从实际出发,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不经意中,商业文化高度发达,有诸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创新。

例如,别出心裁地发起全民集资办企业,是为股份制之滥觞;

为代替分红发行证券,出现证券交易所,早于纽约一百年;

又因势利导建立信贷业,为银行的雏形,早于英国一百年;

它先有村民和社区自治,后有统一的王国,因而,有最成熟的市民社会,最少森严的等级。

证据之一是,作为其艺术特长的油画,不画神、不画王公贵族,而多画平民百姓日常生活。

这一点,即使在文艺复兴后的欧洲也属少见。

我们看到那时的欧洲油画多半是拟人化的神,或是宫廷贵族肖像,而荷兰画以自然风景见长,人物则健壮的农人、农妇、胖乎乎的厨娘都是主角。

当然,作为航海国家,造船业也有独到之处,其独特的造型也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为了多装快跑。

总之,荷兰之强盛似乎是无心插柳,水到渠成。

并非是先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做出英明的规划和决策,然后,成其霸业。

英国的历史就更加丰富。

人皆知其曾为“日不落帝国”,实际上这一颠峰期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而奠定现代英国的基础的《大宪章》,远在13世纪就已制定,贯穿其中的原则精神引领英国八百年,直到今天。

毋庸赘言,它同时也是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那位跨越16-17世纪,领导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而奠定英帝国霸业基础的伊丽莎白一世,正是由于恪守《大宪章》“王在议会中”,“王在法下”的原则,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使英国得以在稳定、宽松的环境中繁荣昌盛。

再传至查理一世,也正是由于反其道而行,企图越过宪章,扩大君权,实行专制,结果招来动荡和革命,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革命领袖克伦威尔以暴易暴,掌权后更加独裁,结果也被推翻。

直到“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又回到《大宪章》的轨道,确立了几百年国内的长治久安。

这段历史说明,君权民授和法治精神已深入英国人心,形式上有一个国王,实质上决不能容忍任何专制。

于是,在这片国土上适时地产生了培根、洛克、牛顿、瓦特、亚当·斯密、凯恩斯……一连串光照世界文明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和创新。

日不落帝国


17世纪以来,法国和德国思想家辈出,宗教革命、启蒙、理性、逻辑学、辩证法,法国大革命,响彻世界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人权宣言”……

这些耀眼的珍珠缀成的链条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闪光。

作为国家的盛衰,法国和德国各有其曲折道路。

路易十四的法国与伊丽莎白一世的英国差不多同时臻于鼎盛,但是,绝对的君主专制,没有留下一种类似《大宪章》那样限制君权的机制,还需要一场大规模的暴力革命,几经反复,才确立了法兰西共和制度,以《拿破仑法典》为保证。

不过,法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从路易十四时期就已达到高峰。

法语在历史上的持久影响力无与伦比,几百年中,整个欧洲包括俄罗斯都以法语流利为文化修养的标志,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法语一直是国际活动主要语言,以后,才逐渐为英语(美语)所代替。

记录片最后一集,给巴黎“先贤祠”以特写镜头,是画龙点睛之笔。

先贤祠的正门上铭刻着:“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

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形象地表现了法国以文化傲世的特点。

对于德国作为后来者,记录片点出它的教育兴国,是抓住了核心。

德国的高等教育有诸多创新,曾为世界的榜样,对美国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都有影响。

而其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造就了素质极高的国民。

除了众所周知的知识精英在哲学思想、文学音乐方面的贡献外,普通公民的敬业自律、劳动者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也为世界之首,因此,“德国制造”本身曾一度成为工业品的世界品牌。

事实上,欧洲文明国家不论大小,都有尊重思想文化的特点,代表国家骄傲的多是文化人,而不是王公大臣: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格里格……更不用说意大利、奥地利的人文荟萃了。

记录片最后一集有一段旁白可圈可点: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自由、平等、博爱,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许这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愿望,但是,人们可以在无尽的岁月中无限地接近它。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近代欧洲,发轫于13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但丁的《神曲》为标志,之后一段时期,群星灿烂。

这套记录片,没有给意大利一席之地是不小的缺失。

从文明史的角度,如果有一集把欧洲作为整体,而不是国别来叙述,应该从意大利开始,可能弥此不足。


社会福利的创新


这一历史时期“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兴起和成熟的过程。

《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兴起中的革命作用和资本的威力有非常精彩的描述。

资本主义以空前的效率促进科技进步,创建丰裕社会,同时,必然造成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宣言》指出,这种社会矛盾终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

而且,马克思还曾预言这一革命将在英国发生。

但是,历史没有实现这一预言。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欧美国家都及时进行了改良,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现在的新名词叫“社会创新”。

英国是社会创新的先驱,早在伊丽莎白女王治下,1601年颁布了统称《伊丽莎白法规》的济贫法,是为政府用法律调剂贫富之始(事实上英国第一部济贫法出台是在1388年,不过范围甚小,此处暂不论)。

到工业革命之后,两级分化进一步加剧,特别表现在城市条件恶化,英国最严重,同时又是城市改革的先驱。

1845年,恩格斯发表的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揭示伦敦工人的恶劣生活条件,到1892年恩格斯为此书德文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就承认:

从那时以来,城市触目惊心的恶劣条件已得到改善,原著中所描写的情况很多方面都已成为过去。

这一变化发生的半个世纪正是英国处于“日不落帝国”的全盛时期。

在恩格斯的名著首发近百年后,就在反法西斯战争最艰苦的1942-43年间,英国又出现了全面社会保障的“贝弗利奇计划”。

这一计划,尚未经国会通过就在国内发行50万份,大受欢迎,宣传部门印成小册子发给前线士兵,以鼓舞士气,让他们知道是在为怎样的生活而战。

战争结束后,各政党都以这一计划为为竞选的号召。

1945年,工党当选执政,第一批措施就是根据这一计划,通过一系列有关法律,付诸实施,延续至今。

也就是说,英国不论在帝国盛时,还是在危急存亡之秋,改善本国人民生活条件的努力一直延续不断。

其他国家或先或后都建立了缓和矛盾、照顾弱势群体的各种制度,并根据各国国情百花齐放,逐步完善。

事实上,人民福利也是各大国互相竞争的一个领域。

俾士麦时期的德国,以国家为主导的各项社会保险和福利政策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

法国强调民间互济,政府为辅。

英国在半个世纪中在改善福利过程中,一直以德国为竞争对象。

美国发现自己在“人道主义”方面落后于欧洲,以德、英为榜样急起直追,到罗斯福“新政”时确立了美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停止向欧洲学习。

如果从中找出共性来,那就是,“大国”之为“大国”,其国民的基本权利和生存条件也须得到保障,并一般优于同时期的他国。

当然,这种社会创新并非都出自统治集团的自觉,劳动者有组织的斗争、大众媒体的批判和监督、各种改良和革命理论——费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形成推动改革的综合力量。

思想界的百花齐放从人文、哲学走向更实际的社会科学也是时代的需要。

没有这方面的改革,没有全民的最低福利保障,作为现代化的“大国”是难以为继的。

至于高水平的福利又带来新问题,也难以为继,这是另一课题,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何必讳言民主自由?


见到本片的主创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竭力表白主要不是民主的问题。

《南方周末》的采访稿特意把“主要不是民主”作为小标题。

这令我有点滑稽感。

民主何罪,民主何害?

为什么要这样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些国家强盛之路难道与民主无关,还是专制独裁的产物?

诚然,民主决非充足条件,不是灵丹妙药,但是,从英国《大宪章》到光荣革命到美国制宪会议到法国大革命,难道不是确立民主的过程?

欧洲从中世纪走向现代,是从神权走向人权,从专制走向民主(君主立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等级特权走向平等法治的历史。

这一切不仅是少数精英的觉悟,而且,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也就是全民从蒙昧走向启蒙的过程。

这是一段渐进的、漫长的历史,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

各国的发展道路千差万别,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但又有其不可逾越的普遍规律,以及作为现代人的普适价值。

当然,不是只要有了议会民主和选举制度就万事大吉。

德国希特勒被选上台,常被那些贬抑民主选举制者作为反面例证。

诚然,希特勒是通过选举执政的,但是,一旦上台,他和他的纳粹党就把法治民主撇在一边,奉行极端的集权独裁,以残酷手段压制各种理性的呼声,煽动极端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之作为灾难的象征,难道不是对内残酷的集权专制?

德意志民族的悲剧,总不能算在民主头上吧?

本片中有一个镜头重复两次,即著名的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奥斯威辛犹太人墓前历史性的一跪,旁白是:“勃兰特总理跪下去,德意志民族站起来”。

一个能够这样彻底反省的民族,正说明它还有从宗教革命以来与欧洲文明发展轨迹相吻合的传统,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信,因而,也是有前途的。

勃兰特之跪


再以俄罗斯彼得一世为例,这是在俄罗斯历史上彪炳千秋的大帝。

他目光如炬,为了俄罗斯的现代化,义无反顾地向西欧学习,不惜微服游学,亲自以学徒身份从工匠做起,这样的胸襟和虚怀可谓亘古一人,对俄罗斯的强盛功不可没。

但是,他唯独没有学来的是宪政、法治和民主的精髓。

他求胜心切,企图借助绝对君权,用专制高压手段,以一己之力把俄罗斯强行推入现代社会,既不设法从其他王公大臣中取得部分支持,也没有触动以农奴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他的先进思想并没有成为俄国人的共识。

表面上似乎效率很高,结果欲速则不达,连自己的儿子都未能说服。

在其身后,许多措施人亡政息,俄罗斯又走了一大段弯路。

从沙俄到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版图几经变化,仍不失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真正“大国”。

但是,其现代化的道路崎岖多难,少渐变而多突变。

彼得大帝未能着手改变的专制基因,成为俄国前进道路上沉重的包袱,历经多次历史变革,乃至天翻地覆的暴力革命,仍难触动。

彼得一世


窃以为,记录片以荷兰和英国三集最为精彩,其他各集也各有所长。

相对而言,俄罗斯下集有关苏联部分有诸多败笔,甚至具有误导性。

首先,把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联计划经济相提并论,大谬而不然,二者本质上不同,这里不再赘言。

片中提到20世纪20-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使人们向往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一个极短时期内确有此现象。

但是,紧接着就是斯大林的“大清洗”,使以自由平等为理想的进步人士希望幻灭。

对此,我国通常的称谓是“肃反扩大化”,那是委婉语。

实际上决不是“扩大”问题,而是方向问题、制度的本质问题。

所“肃”者极少是真“反革命”,而是革命元老、知识精英、民族精华,而且,此后高压和清洗成为经常性的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摧残民族元气。

诚然,最后战胜了法西斯侵略,是苏联人民的光荣业绩,这是以千百万红军的英勇牺牲和百姓的苦难为代价的。

如果当初苏共大批精英以及包括图哈切夫元帅在内的大批优秀将领都未遭清洗,如果至少领导层还有正常议事的民主生活,苏联人民是否一定会遭此浩劫,反侵略战争开始时是否会那么被动,牺牲必须那么惨重吗?

这段极具警世意义的历史,在记录片中完全不见。

除了这一重要的缺失外,还给人印象,似乎严密的计划经济、以残酷手段镇压和剥夺农民、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重工业,都是不得已的,要大炮只能不要黄油,甚至这些,都是后来战胜法西斯侵略的条件。

当然,“误导”决不会是编者的主观意图,只是重点的取舍,客观上就会造成某种印象。

我不知道,是否点出了斯大林的“大清洗”,片子就会遭到“枪毙”。

作为旁观者,不体会其中甘苦,可能落“站着说话不腰疼”之讥。

其实,我能够理解主创者的苦衷,从一开始就兢兢然、惴惴然,唯恐通不过审查,一再“自律”。

例如,关于英国的两集中,有关洛克的内容、美国独立的口号“没有代表就不纳税”、美国《宪法》最重要的十项权利法案的产生过程……诸如此类精彩片断都割爱了。

为了争取播出,其情可悯,其境可叹,不应加以苛求。、

“兴”与“衰”的标准


这些大国都有殖民扩张的历史,以种种巧取豪夺占有他国财富充实自己的国库。

它们在国际上奉行强权政治,它们善待本国人,却虐待他国人,其依据是“种族优劣论”。

所以,一方面在国内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大旗,一方面可以心安理得地剥夺他国人的权利。

不仅统治者如此,许多真诚信奉人道主义的进步人士也认为“劣等民族(或种族)”不配享受“文明”国人所享受的权利。

到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政策,种族主义达到登峰造极,却也因此随着纳粹主义的灭亡而臭名昭著。

二战结束后,种族平等、民族平等的观念确立为国际准则,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潮流势不可挡,到20世纪60年代殖民地纷纷独立。

从此,不论个人潜意识还有多少残余,公开宣扬种族主义在文明世界已无法立足。

今日的世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是,在新的平台上以另一种游戏规则进行。

大国消长如月之盈亏,是人间正道。

从这些大国的历史来看,以竭尽本国人力、物力,剥夺本国人民基本权利为代价,穷兵黩武进行侵略扩张,尽管“船坚炮利”,只可得逞于一时,最终必一败涂地;

而凡能继续立足的,本国人在国内基本上得到善待是必要条件。

如荷兰和英国,迫于历史潮流,退出殖民地,版图大大缩水,从“霸业”角度看是“衰落”,但降为“二等”国,退居本土,照样繁荣发达,仍不失为乐土。

现在,欧洲国家创立了“欧盟”这样一种国家关系的新形式,是否能够成功,又成为一种推动历史的制度创新,还言之过早,但至少是历史发展到某种阶段的新的尝试。

美国现在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正自以为“替天行道”,牛气冲天。

能否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收缩,退居正常国家,尚待今后美国人的智慧。

总之,从以人为本出发,以广大人民的福祉为标尺,“大国”排行榜的名次,只能表现暂时的兴衰。

例如,北欧诸小国,廉政、福利都居世界前茅,小小芬兰教育高度发达,且国家全包,这不也是一种排行法?

是兴奋剂还是清醒剂?


此片一出,在国内外都引起某种躁动,普遍认为,这是中国为自己“崛起”为下一个“大国”作准备。

《纽约时报》有一篇专稿,题为“腼腆的巨人不再故作谦虚”有一定的代表性。

文章说,现在中国不再否认企图很快成为这样的“大国”了,要放弃邓小平制定的“韬光养晦”的策略了——“韬光养晦”的英译文再翻回中文就是“藏起野心,掩饰利爪”(!)。

通篇文章内容无甚新意,无非是列举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一些举措,暗示或明示“中国威胁论”。

外人愿意如何评论,是他们的事;

国人的心态和反应,才是重要的。

我没有做过调查,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估。

只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隐约感到在某些人中有一股虚骄之气,与国外不论出于何种动机的夸大偏颇之论相呼应,似乎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下一个世界中心的大国已经在望。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这部片子可能起两种作用:

一是作为兴奋剂加强了这种躁动的心态;

一是作为清醒剂,启发国人深思文明发展的规律,从而客观地认识到我国前面道路崎岖而修远。

我希望是后者。

我更希望的是,本片的观众先不忙着联系自己。

多年前,在本人主持《美国研究》时就曾一再强调,以客观、全面、深入弄清楚美国为宗旨,切莫轻言与中国“比较研究”,因为,这种比较只能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而且,一联系自己,就容易主观,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研究对象的国情进行取舍。

例如,前面提到有些关键内容因怕触犯我国当前“敏感”话题而回避。

其实,自己想不想要是一回事,不能因此不承认人家有此传家宝。

且慢联系自己,不是永远不要反思,而是避免急功近利。

中国人需要了解外国,特别是世界发展的历史,过去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这点再强调也不为过。

尽管有关世界历史的书籍,包括国别史,林林总总,但是,耐心仔细阅读者日少。

通用的教科书往往观点陈旧,取材偏颇,而且,常有不少误导,亟待改进。

这部记录片,借助大众视觉传媒来表现15世纪以来先后在世界上称雄的九个国家兴盛的历史。

跨越五百年,覆盖两半球,可谓波澜壮阔,的是壮举,也是创举。

本文前面虽有一些求全之责,总体上还是认为值得大力肯定。

它提供了新的视角,至少比传统的教科书有许多突破,单是普及知识就起到书籍所不能起的作用。

如果进而启发出一批历史爱好者,以此为契机,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作进一步学习探讨,那就功劳更大。

再要强加于它过于沉重、似是而非的使命,就是多余的了

推荐阅读

资中筠:中国教育再不改革,人种都会退化(深度好文)

资中筠:周有光以智慧之光驱赶蒙昧的黑暗

什么样的中国,才会让外国人公认为真正强大?

秦晖:什么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国?当今那国堪称此?

2018国运大预测!“变”字当天,“需”卦来解

目前28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