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发售 | 刘妍特别签名纪念版:《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

有方书店 行走中的建筑学
2024-09-07


《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
(刘妍特别签名纪念版)
作者:刘妍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尺寸:17 x 23.2 x 2 cm
定价:168元



这本书,第一次下单是100本,

拿到样书2分钟后,我们决定增加为300本。
许久没有见到这么高质量的中文书了。

这是建筑历史学者刘妍十年田野调查、学术研究之成果,
深入浅出,解读人类文明史上一种奇特又罕见的桥梁形式:
编木拱桥。

这是一部严肃的建筑史学专著,
亦是一程妙趣横生的“寻宝之旅”。
作者历时十二载,
入深山、渡重洋,挥斧子、扛木头,
涉猎多语种文献古籍,穷极各种学术手段,
去寻找编木拱桥的答案。

点击图片选购
《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

(刘妍特别签名纪念版)

*现货余37本,书店将依照下单时间即时发货。补货200本,将于8天内发货。


每一本书均为作者刘妍亲笔签名,签名来自一句德国谚语:“造桥,别造墙”。



内容简介

——

本书聚焦于“编木拱桥”,一种用木材交织起拱的结构形式,一种在人类历史上罕见而非凡的桥梁建筑。尽管特异,编木拱桥却又不断闪现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间、不同角落。它“普世的独特性”,是一把理解人类建筑文明的钥匙。

本书将探讨来自不同时间与空间的编木拱桥,讲述它们的故事与历史。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前篇,上篇及下篇。上篇讲述了编木拱桥的四个故事,分别涉及意大利、日本、中国宋代和明清以降的桥梁案例或学术史。下篇则专注于中国闽浙地区的编木拱桥建造,从历史到测绘、实地建造、匠人传承,内容兼具实用与有趣,非常值得细读。

以编木拱桥作为引路的红线,读者将深入踏足于多种不同文化的腹地,观览众多通常的“旅行指南”不会提及的异常景观。当我们把这些从不同目的地发掘的宝藏放在一起,它们将构成一幅更为宏伟的视图:一张以构造思维为核心的人类历史地图、一部特殊的技术史与社会史。


目录

第一章:从凯撒到达·芬奇

第二章:汉庭顿圆月桥

第三章:追寻中国木拱桥

第四章:桥与匠的故事


作者简介

——

刘妍,建筑历史学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专业工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著有专著Woven Arch Bridge: Histories of Constructional Thoughts(Routledge, 2021)。现执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下篇:闵浙编木拱桥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种特别厉害的桥梁,它结构之奇特,哪怕是今天的结构工程师都很难计算明白。

 
编木拱这个话题非常独特,它出现在每一个文明中的时候,都曾被当地认为是特殊的构造,甚至被认为是独创的。但是这种独创却又孤立地出现在那么多不同的文明里面。
 
至少有若干个案例,可以让我们确定它是没有被影响的,是从自己的文化土壤当中长出的。它既普世又独特。它不是中国的独创,却有着非常强烈的中国性,因为只有在中国的闽浙山区,它才发展成为一种真正成熟的技术。它把这种游戏性质的建造变成了一整套有效、有序的构造,并且有相配套的施工措施。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历时超过400年的匠作传承,在匠人当中形成了传统。
 
这个题目看起来非常地小,在建筑学的领域里也非常地边缘,但是假如我们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切入,可以切入很多个不同的文明。我们在其中深入挖掘的话,可以揭示背后非常丰富的文化差异性的问题,去更深刻地认识中国自身的建造历史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
 
——节选自刘妍2019年发布于一席的演讲“编木拱桥”

第五章:营造木拱桥:地方性知识

第六章:如龙桥考古

第七章:技术的流传

结论篇:反思



点击图片选购
《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

(刘妍特别签名纪念版)


常见问题
如何支付、退款?
挑选商品,进入【我的订单】或【购物车】即可结算。
退款前请先联系客服告知原因,非质量问题有方商品不予退换。如有特殊情况,请与客服协商。
关于特殊情况退货:
退回的商品请您包装好,不影响二次销售。如退回的产品由于包装发生破损,导致商品损坏,本店在收到该退回的产品时检查发现不符合退货的要求条件,则本店有权拒绝退款。

如何开具发票、更换快递及运费、更改收货信息?
有方书店仅支持提供【电子普通发票】,下单时备注【发票抬头+税号+电子邮箱】。
本公司发票一经开出,拒不退换,请仔细填写开票信息。
不包邮商品,发票金额不含运费。
注:电子发票可长期保存,是税务局认可的有效收付款凭证,与传统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直接打印电子发票用于单位报销。

店铺默认发顺丰陆运。港、澳、台地区不包邮,运费需联系客服更改。
订单地址或电话有误,请拨打客服电话或联系卖家及时告知。

由衷感谢您对有方书店的支持:)



视觉 / 李菁琳  校对 / 李菁琳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图片版权归有方所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行走中的建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