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大家谈】关于对“精致精细精益”管理的思考(一)
编者按: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理念。立足新时代、新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粗放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建筑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与此同时,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倍增、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建筑央企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进一步压缩。特别是近两年来,全球疫情的持续爆发与蔓延,让本就负重前行的建筑施工企业雪上加霜。
后疫情时代,通过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那么,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如何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如何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集团公司年初系列会议上,将2022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年”,发布了以团结务实、守正创新、包容进取、精致卓越、执行担当、奋斗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六种文化理念”,“精致精细精益”管理成为当前企业管理提升和管理模式探索的方向。
究竟何谓“精致精细精益”?(以下简称“三精”)如何准确把握“三精”内涵?如何结合自身工作落实好“三精”要求?如何将“三精”管理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各系统、各环节,进而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中铁上海局五公司官方订阅号特开辟“企业管理大家谈”专栏,诚邀公司各系统、各战线的管理人员畅所欲言,用一场场头脑风暴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共同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以“精致精细精益”管理引领
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吕羿宏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今年年初系列会议上,中铁上海工程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营提出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追求精致、精细、精益管理,释放发展潜力,把中铁上海工程局打造成中国中铁系统王牌局、明星局。这不仅体现了中铁上海工程局人“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开路先锋文化传承,也体现了中铁上海工程局党委应对疫情下建筑行业微利时代的高瞻远瞩。
一、凝聚“三精”管理共识
1.建筑行业变革呼唤“三精”管理。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建筑业产值利润率自2014年达到最高值3.63%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为2.92%,跌破3%,为近十年最低。建筑业发展粗放,行业门槛太低,即便净利润跌破3%,依然有大量的企业涌入这个产业,行业竞争激烈。工程建设招标中普遍采用的“最低价中标”游戏规则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同时,建筑业从业人数已连续三年减少。2021年比上年末减少83.98万人,减少1.56%。随着产业工人的减少,建筑业的用工成本也急剧上升,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但工程定额一直没更新,导致利润一降再降。这些行业现状呼唤我们必须推进精致、精细、精益管理。
2.企业生存发展倒逼“三精”管理。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活少利薄、资金紧张、要求严苛、监管严格。部分项目以经营创效和二次经营的成效,掩盖了成本管理的无序失控;部分项目亏损后,项目团队和经营团队相互推责,形成“糊涂账”。凡此种种,都给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空前的压力。面对艰难困阻,唯有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加强“三精”管理,让自己、让企业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3.强企富工使命需要“三精”管理。我们作为国有企业,本质还是要以追求利润和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都需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离开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就无从谈起。因此,推行“三精”管理,既是提升企业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团结带领广大员工继续推动企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查摆“三精”管理难点
1.认识上有“偏差”。中铁上海工程局在年初系列会议上分析了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倡导推进“三精”管理、提升“六种能力”、培育“六种文化理念”,以先进文化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既指出了“三精”管理的必要性,更指出了其中的挑战性。这是一项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大”工程,也是一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条不得不执行的“战斗指令”。当前,一些员工存在“躺平”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些项目负责人认为自己有一套管理项目的方法,取得的效益还不错,形成了固有思维,守正创新意识不强。归根结底,这都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嫌麻烦,怕难事,导致推行“三精”管理有阻碍。因此,我们要端正思想、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三精”管理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2.行动上有“温差”。目前企业规章制度执行上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一些项目管理人员由于经验、能力、素质等原因,对上级下发的规章制度,还是凭着以往的老经验、老方法、老套路来做,不知道如何落实新制度、新思路、新要求。还有的只是对上级的规章制度传阅一下,应付检查,导致规章制度成为了“稻草人”,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在各系统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中均有体现。
3.成效上有“落差”。企业管理遵循着“木桶效应”,管理的短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在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的情况下,当前各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只干不算、重干轻算、干后再算”等做法,导致项目效益流失,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项目管理想要成功,就必须让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掉链子”,这样才能实现“优揽、精管、细算、足收”的经营生产目标,赢得市场主动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明晰“三精”管理路径
1.意识培养是“前提”。提高对“三精”管理内涵和规律的认识,是推进好“三精”管理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职工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发动和组织职工树立“三精”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追求“三精”管理成效,正是激发职工潜能、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全体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推动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推进“三精”管理的重要意义,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营造“人人谈‘三精’管理、人人懂‘三精’管理”的工作氛围,把中铁上海工程局打造成中国中铁系统王牌局、明星局。
2.建章立制是“基础”。制度建设历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如果将“三精”管理的观念和思路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制度创新必然能够走出一条新路。“三精”管理对制度的要求应该是苛刻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都要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和考核。制度到位与否,直接影响“三精”管理的成效。因此,制度创新是实施“三精”管理最为核心、最为细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要下大功夫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和补充完善,通过“废改立留并”,分层分步推进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层面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实现全集团企业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
3.管理软件是“利器”。建章立制是推进“三精”管理的基础,但如何确保制度执行中不出现“走样变形”“打折扣”“搞变通”,各种管理系统软件就是提升“三精”管理的“利器”与“法宝”。当前,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软件来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趋势所在。推进“三精”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破信息壁垒,推进系统融合,实现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避免各系统数据失真失实、各自为政、九龙治水等问题的出现,并确保管理软件不断升级更新,切实让管理软件发挥“管家婆”的作用。
4.党建融合是“沃土”。强企先强党,党建工作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战斗力、做细就是凝聚力。在推进“三精”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党建引领,紧扣企业中心工作,发挥党建融合优势,建立“四大机制”。健全宣传机制,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三精”管理工作,广泛营造“盈利光荣、亏损可耻”“价值创造、人人有责”的创效文化,并转化成全体员工普遍认同、自觉遵守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评督查“鞭子”“镜子”和“指挥棒”的作用,给想创效的人以机会、给能创效的人以舞台、给真创效的人以荣誉、给不创效的人以危机。强化奖惩机制,注重考核结果科学合理运用,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畅通监督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对巡察、审计、稽查等各类监督渠道反映的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及时堵漏纠偏,切实把“三精”要求内化为管理习惯和行为规范。
精彩回顾
审 核:侯 杰
责任编辑:温柏杰&彭文金
主办单位:中铁上海局五公司党群工作部